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我与郭嘉,天生一对(238)

作者:月照临安 阅读记录

董嫣道了一声“明白”。

其实换人替死这样的事情,在历朝历代都并不少见,多少有权有势的人为了保住自己家中犯了命案都子孙都性命,会花钱买命,找个死囚犯,在刑场上替人挨上一刀。

曹操所说的拿董承的人头祭旗,那当日观刑的人定是极多的,董嫣正在思索应当如何找人替了董承,又该如何在刑场上不露出破绽,让众人都以为,死的是董承时,曹操忽然拔剑出鞘。

董嫣思索之际,面前突然寒光一闪,她抬头,正对上了曹操狠戾的目光,“但是董嫣,倘若你爹没能闭上嘴,在此事过后,可就不是要他的人头那么简单了。”

他的剑从董嫣面前一扫而过,并没有刺向她,也并没有刮落她的一根头发丝,但董嫣明白,这是曹操的警告。

曹操在此事上能够放董承一命,在董嫣看来,无疑有董凌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

还有便是,此番董承在宗庙前谋划的这一场刺杀,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赌命局,若是杀不了曹操,他心知肚明自己也活不成,但他还是去做了。

那便证明了这已经是董承所能做到的,最尽善尽美的杀局了。

倘若董承只是这般手段,那么放他一条生路,给董凌和董嫣送一个人情,将来他们必定会好好看住自己的父亲,而且有此人情,将来也定会对自己死心塌地。

但要了董承的性命,对曹操来说又是有用的。

用来证明想要谋害他曹操的人都没有好下场,用来壮曹操大军的军威,在出征袁绍之前,不仅解决了董承这个内忧,而且将袁绍安插在许都的内应拔了出来。

袁绍,也并非那么不可战胜。

但如果董承在那之后死而复生,那便是在天下人面前狠狠地打了曹操的脸,不仅是让曹操颜面尽失,而且谋划了这样一场刺杀的人竟然没有死,给人带来的感觉便是,若非曹操治下不严,那就是哪怕如董承那般刺杀曹操,也未必会死。

“不如这样,司空。”董嫣思索一番,“将来父亲就由司空的人来看管,若没有司空允许,我们谁也不能去见他,若如此,司空可放心么?”

反正哪怕他们将董承从监牢中带走,带到一个隐秘的地方,让人好好看着他,不让他有机会再出来见旁人,难道曹操就不会派人在暗中监视吗?

与其这样,不如直接将主动权交到曹操自己的手中,将董承交到他自己手中。

“可以。”曹操笑了笑,也许他要的就是董嫣这句话,不论董嫣再怎么保证,再怎么帮他做事,那董承终究也是她的父亲。万一哪天董嫣心一软,将董承放了出来,或者他们没有看住,损失的可是曹操。

“既然你这样说了,那半个月之后的出征之日当如何做,便由你自己来定吧。”

第115章 军前祭旗

许都城南校场,旌旗蔽日,战鼓如雷。

数万曹军整整齐齐在此列阵,铠甲映日,旌旗烈烈,铁蹄阵阵。

大将夏侯惇、曹仁、徐晃、于禁、张辽、许褚等皆披战甲立于一侧,荀攸、郭嘉、程昱等文臣则束带端立在曹操下首。

同往常每次出征一样,荀彧都是那个留守许都,为曹操把控后方的人。

一众文武官员肃立于坛下,皇帝刘协则在禁军重重护卫中,被迫驾临观礼。

他面色苍白,眉宇紧绷,一袭玄黄龙袍衬得他身形愈发孱弱,在风中几乎站不稳。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曹操身披金甲,从容踏步而出,他站于高处,俯瞰着这支即将出征的军队。

身后烈风鼓荡,他的声音却穿透风云般清晰,引数万将士无不肃穆昂首,“袁绍挟中原之地,收聚冀青幽并之兵,百万虎狼之师,意图颠覆社稷!然吾等,岂能坐视奸贼横行,社稷覆灭?!”

将士们如山呼雷动般齐声高喝:“愿随司空,讨贼袁绍!”

曹操的目光往坛下扫去,待众将士喊声已毕,他高举手臂,示意众人安静。

“今日,我曹操誓率诸军,踏平邺城,诛灭袁氏,还天下以朗朗乾坤!出征之前,需以忠奸分明、血祭旗鼓!”

曹操一挥手,早有铁甲士兵押出七人,跪于高台中央。

首者鬓发斑白,从前梳理整齐的头发早已凌乱不堪,短短一月之间,丛生了不知多少白发。

为首者正是车骑将军董承,而其余六人,皆是曹操先前抓住的、袁绍安插在许都的内应。

刘协见状,脸色愈发惨白,他眼中闪过极力压抑的怒火与惊惶。

曹操是真要杀了董承,要当着他的面,杀了为他尽忠效死命的董承。

他再也忍不住,踉跄着向前一步,对曹操道:“曹司空!董将军忠心耿耿,护朕有功,为何要杀他祭旗?你......你怎敢当着朕的面斩忠臣?!你眼里可还有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