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我与郭嘉,天生一对(239)

作者:月照临安 阅读记录

曹操缓缓转头,凝视着他,唇角不动声色地勾起一抹弧度。

“陛下,董承图谋不轨,欲在大汉宗庙之前谋害于臣,证据确凿,臣虽为人臣,亦有守国之责。今日若不斩董承,来日便有万千董承。”

“证据确凿?哪里来的证据,朕不曾看到!”刘协仍然不肯让步。

即便董承当日在宗庙之前欲杀曹操是许多人都看到的,但刘协本以为,曹操将董承关起来审一审也就罢了,至多不过要将董承罢官,便如当年的伏完一样。

可刘协没有想到,曹操竟然真的敢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通知自己,他要杀了董承祭旗。

董承官至三公将军,是朝中的高官!

倘若这样的人一个个都被曹操想杀就杀,他大汉朝廷就当真成了曹操的天下!

“陛下说他是忠臣?”曹操似乎根本没打算向刘协解释什么,“是为了这三年来的君臣之情,为了董妃,还是说......董承谋害微臣,就是陛下的意思,他是在为陛下尽忠?”

汉献帝闻言,瞳孔骤缩,身形一晃,被身旁太监扶住。

难道曹操知道了衣带诏的事情?难道董承招认了?他不在乎董姮和她腹中孩子的死活了吗?

他声音有些发颤,“曹操,你,你到底想干什么?”

曹操却一拱手,“臣只是在惩奸除恶,在出征之前,壮我大汉军威。”

“臣不求陛下称臣为忠,臣但愿百年之后,百姓称今日一战为保社稷、安中原、灭奸贼之战。”

刘协满脸悲愤,却说不出一句反驳之言。

他眼见着曹操转向众人,声若雷霆:“董承受袁绍之命,谋害当朝重臣,欲图天子,以乱天下!人证物证俱在,罪证如山!”

“今日我大军出征之前,便将董承与袁绍所派六名奸细悉数斩首,祭我军旗,壮我军威!”

曹操并没有将衣带血诏的事情说出来,因此刘协也不知道,他方才那一番话,究竟是真的知道了衣带血诏的真相,还是仅仅在吓唬自己。

曹操却没有等皇帝再言语,手一挥,刽子手便高高举刀。

刀起头落,鲜血染红了祭台下的白幡。

七颗人头纷纷落地,董承的人头被人用旗幡高高悬起,示于三军。

将士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诛奸臣!灭袁绍!司空必胜!司空必胜!”

祭坛上,亲眼目睹了一切的郭嘉定定地望着落在血泊中,那颗董承的人头。

随着曹操一声令下,地上的人头和血迹很快就被清理干净,他们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抬出了象征汉室正统的旌旗。

号角声响起,战马嘶鸣,战鼓轰然。

曹操披挂整齐,身披玄铁重铠,踏上高头大马,转身居高临下地望着全军。

郭嘉也翻身上马,他只一袭青袍,身影如墨,他抬头望了眼天空,心中想着,时隔将近一年的光景,又随主公出征了。

郭嘉驾马向前,与曹操并辔而行,“主公,此战虽险,但我军必胜,天意如此,人心亦如此。”

“天意、人心......”曹操冷声一笑,长剑出鞘,直指北方,“我只信手中之剑。”

“启程!”

在曹操率领大军离开之后,本就摇摇欲坠的刘协,终于抑制不住的往地上坐了下去。

他身边的内侍连忙伸手想要把他搀起来,刘协却将他的手拂开,阻止了他。

“有何意义?今日他杀了董承,你将我扶起来,明日他便能再杀,直到有一日,朕彻头彻尾地,成了他掌中的傀儡。”

刘协静静地坐在地上,那七颗人头,早已被曹操的人收走了,那血迹,也被他的人打扫了个干净。

曹操干净利落地处理完的此事,董承今日被斩,王子服、种辑、吴硕等人亦在牢中被他以毒酒杀死,就仿佛衣带血诏这件事情,不曾发生过一样。

对曹操而言,这就是一次助他巩固权力的清君侧,从此以后,还有谁敢为刘协效死命对付曹操,便可先想一想,今日这七颗人头,是如何落地的。

只是刘协不知道,曹操是怎么找到袁绍在许都安插内应的地方,他是怎么将武山也抓到的。武山死了,刘协连跟袁绍通气的机会都没有了。

刘协虽知道,即便是袁绍代替了曹操,他来到许都,或是他将自己在迁往邺城,结果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可刘协不甘心,他如今在曹操手中是个傀儡天子,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了,是以哪怕有一分希望,换一个军阀来做他大汉天子朝中的权臣,或许会有不同。

他就是想试一试。

......

司空府那一间在后院偏僻之处的房门被缓缓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身怀六甲的女子,她起初见外面有人开门,还以为是来给她送饭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要将她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