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帝难得上回大朝,也是被气蒙了:“你说什么?你要弹劾谁?”
“臣说,臣要弹劾当朝宰相许仲康,道士许氏,还有陛下您——”
“朕原来没听错啊!”隆昌帝怒极反笑。
他听说许仲康被需和警方还幸灾乐祸呢!可后头听到许道士的名字就有些不快了,等听到他自己也在被弹劾之列时,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耳朵出问题了。
大周的言官不是没有厉害的,可这个厉害多是针对同僚,还真少有敢弹劾皇帝的。
隆昌帝都没想到自己居然还会被弹劾,这要是被记在史书上……
猛地扭头,他一声暴喝:“不要记了!”
正在记录皇帝起居录的史官笔锋一顿,竟是躬身一礼:“请陛下恕罪。”
言外之意,就是他是史官,绝不能不做记录了。
隆昌帝大怒,顺手抓起案上茶杯砸了出去,正中那史官额头。
史官立时头破血流,却是闷不吭声,振笔疾书。
隆昌帝气得身子发颤:“这是在记朕某月某日掷杯砸破史官之头吗?”
气大发了,他却反倒不管史官是不是在记录了。
转身看着玉阶下,他怒喝:“你真要弹劾朕?”
李大人目光忽闪,没有退缩却委婉了些:“臣愿以死劝谏。”
“劝谏?弹劾!还不是一个样?”
隆昌帝挥了挥手,沉声道:“许相,你可要自辩?”
许仲康越众而出:“臣不曾做出李大人所弹劾之事。陛下,与臣同姓之人多了,不见得每个都与臣是宗亲。臣也绝无与许真人结党营私之举,还请陛下明鉴。”
隆昌帝点点头,“许相已经自辩了。许真人是方外之人,不便上殿。朕也自辩,朕养身修道,服食丹药是有,却绝无伤害无辜之举,你所弹劾绝无此事!好了,退下吧!”
李大人身体微颤,却没有依言退下,很久之后,他的身体也不抖了,面色也平和了,沉声道:“陛下,臣愿死谏!”
“死谏?你这是在逼朕?”
“非也,臣愿死谏!”
隆昌帝怒拍玉案,沉声喝:“你还说不是在逼朕,你——想要什么?”
“请陛下收回成命!送返入宫童女!处死妖道!绝了丹药之道!”一声声,一句句,声声清朗,却都是踩在隆昌帝的底线上。
隆昌帝面色越来越阴沉,也不知在想什么,忽然就一笑:“好!既然爱卿要搏清名,朕成全你!你——死谏吧!”
李大人合了下眼,慢慢跪下身给隆昌帝磕了个头,“陛下珍重,望臣之死能令陛下悔改……”
“呸,朕有何错?为何悔改?”隆昌帝怒骂。
李大人低叹,没有求饶,转身往殿外走去。
就在他转身的同时,群臣中有人站出来:“陛下,臣愿死谏!”
第511章 生死
随着这一声,又有人越众而出,一起跪倒在玉阶前:“臣愿死谏!”
一半的言官俱跪倒玉阶前,朗声道:“臣愿死谏!”
甚至还有不是言官的,也跟着一起跪在那。
只是这个时候,隆昌帝气极,哪管这些人都是什么官职了。
“好、好、好!你们可真是朕的好臣子!”
武将们这会也发蒙,看看盛怒的皇上,看看跪在玉阶前的十几个文官,再看看对面文臣队列中沉默的,眨巴眨巴眼,大多数都低下头去,也学对面的保持沉默。
也有不沉默的,直冲许仲康使眼色,那意思你是文臣之首,就那么干站着干什么?还真让同僚这么死?还不劝劝?
许仲康半垂头,眼观鼻,鼻观心,一声不吭,只当没看到对面武将冲他使眼色。
没法子,那位也只能咳一声,笑着打圆场:“陛下,他们这群家伙猪油蒙了心,您大人大量,就宽恕他们吧!”
又喝:“你们这群家伙,领着陛下的俸禄,还敢如此——真是不知死活!”
那位老大人抬起头:“陛下,臣等正是因领了俸禄,这才忠于职守,冒死劝谏!请陛下收回成命,送返童女,处死妖道,断绝丹药——陛下,请您悔改吧!”
隆昌帝脸都白了:“好,好,太好了……”
他干笑了两声,突然怒拍玉案,“你们这群混蛋!想以死邀名,不惜损毁朕之清名!如此可恶可恨毫无为臣之恭顺!朕今日还真就不成全你们了!以死相谏,不就是想清史留名吗?朕还就不让你们死谏了!来人,把这些混帐拖下去,立斩于午门!你们,是因冒犯天颜而被朕处死,不是死谏留名!”
刚才说死谏面色未改的众言官面色大变,在侍卫上前拉人时纷纷挣扎:“陛下,你如此行事,是为昏君!”
“陛下,你这样做难堵天下悠悠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