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渊坐在座位上,透过窗户看向不远处的院子,一排少年双腿微微颤抖地蹲着马步,稚嫩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在心里自夸,唉,我真是聪明绝顶,要是不出手,恐怕会酿成大祸。
其实,是因为在双方互相放狠话的时候,贺渊无意中看到夫子从走廊经过,双方要打架,他背后又没靠山,本来不想插手。
可是徐多多眼泪汪汪地看着他,对他不出手帮忙充满了哀怨和不解。
他脑子飞快地转动,想办法解决,最后,大声的呼喊把本来已经走过去的夫子又吸引了回来。
开玩笑,如果不在徐多多求救之前出手,他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让丁字班的小霸王知道他和陈圆在旁边看戏,以后他们就是全班公敌。
如果出手,小胖子胖乎乎的样子,毫不畏惧的气势,傻子都能看出来他身份不简单。
小小的计谋,能让他置身事外,还能拉拢人心,妙啊,妙啊。
第66章
一连数日的雨, 气温愈发寒冷,青石板道上的行人,棉衣裹得更紧了, 缩着脖子, 呼出的气息形成白色雾团。
前日于清找了伢人看房, 结果看了好几家, 都不太满意, 不是价高、地段偏, 就是房子破旧。
贺母原本不同意租房, 但架不住贺渊的软磨硬泡,又因雨天见人上学艰难,也慢慢松了口。
她走到门外,对在食摊忙碌的两人说:“清哥儿,小摊生意交给我,趁阿渊休沐, 你俩一起去看看房子, 天越来越冷,早点定下来。”
于清用布巾擦掉木板上的油渍,笑着说:“那行,正好昨儿时间紧,流云巷那边还没去看。”
他又低头朝正往火炉里加灶炭的贺渊说:“阿渊,你去院里把背篓带上,咱们顺便去菜市买点东西。”
“唉,前几日买的梅菜, 都用完了, 糯米也得买,酱油就剩个底儿, 雨天生意不好,每日都有剩的,我去跟李屠户说一声,日后雨天,少要一斤肉,用不完。”
贺渊见炉内灶炭燃起来了,把火放到一边,拍了拍手上灶灰,回道:“好。”
他刚站起来,突然想起什么,微微皱眉:“清哥,家里没有宣纸了。”
于清一听,马上扯下腰间的钱袋,数了数,懊恼地说:“上次我就看到,书桌抽屉里纸不多了,一忙就给忘了。”
于清歪着头,向铺里喊道:“娘,我钱没带够,您那儿有吗?”
“有嘞,抽屉里我备了点散碎铜板,等等啊,我去给你拿。”
贺渊去拿背篓的时候,顺便接过了贺母递来的钱袋。
两人走在街道上,先去了伢行,也就是伢商,这里做着房产买卖、人口买卖的生意,熟悉各处情况,在买卖双方之间周旋促成交易,靠收取佣金赚钱。
于清带着贺渊走进伢行,穿过人群直接走到一位脸庞狭长、身材清瘦的中年男子面前:“孟哥,麻烦您今儿带我和我夫君去流云巷看看房子。”
孟洪放下手中的算盘,抬起头看了看,目光最后落在贺渊身上,笑着说:“渊小子吧,好多年没见了,眼下真是一表人才啊!”
贺渊愣了一下。
于清见状,解释道:“阿渊,这是孟哥,早些年也是咱们村的,孟哥一家都有本事,十年前就搬到镇上来了,村里的房子也卖了,上次回村还是三年前呢。”
“小时候孟哥还给咱俩送过烤红薯呢。”
贺渊对孟洪作了个揖,说道:“年少的事情已经不记得了,孟哥别见怪。”
孟洪笑着摆摆手:“要不是清哥儿带着你来,就算咱俩在街上碰到,我也认不出你。”
夏时,孟洪听里正说,村里的傻小子,掉水里后竟然好了,他只当是个稀奇事听听,早年他也见过几次,只觉得可怜,痴痴傻傻地来到世上。
孟洪倒了两杯茶,领着人走到长椅边:“你们先坐会儿喝口茶,我把一些账目算完就带你们去。”
没过多久,孟洪忙完了,和管事的打了个招呼,他把一顶四角帽戴在头上,双手交叉揣进衣袖里保暖,一边走一边说:“都是老熟人,我肯定给说实惠的,那房子刚到我手里,还没带人去看过。”
“地段好,就在南边主街后头,老爷子年纪大了,带着小孙女,儿子不放心,非要把人接到府县去。”
“你们看了要是满意,明儿就能签契书。”
走到流云巷,能看到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瓦片盖顶,围墙外堆着一些木柴,晾衣绳从这头拉到那头,上面挂着湿衣服。
这时快到晌午了,巷子里飘着淡淡烟火气,走到一处用石块围起来的屋门前,
孟洪停下脚步,拿出钥匙打开房锁,随着“吱呀”一声,推开了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