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于清和爹娘把折叠圆木桌抬至板车上。
贺母坐上牛车,对于清说:“清哥儿,你看铺,我回来顺便铁匠铺买大盆。”
于清听说地回屋拿针线篮坐木椅上,低头赶制冬衣。
外袍轮廓已裁好,于清正拿袖缘用深蓝丝线绣如意纹,如此玄色外袍才不单调。
给相公做衣服,于清力求完美,有客进店就放下招呼。他能说,价实惠,贺父手艺好,三言两语让人花127文买张小木桌。
绣活细致繁琐,贺母回时,于清半个袖边都没绣完。做衣服费精力时间,不过于清不急。
他轻声问道:“娘,买盆多少钱,我给你。”
贺母端两空铁盆,往小院走说:“拿啥钱,别见外,你赚钱不也是为了供阿渊读书,我出力出钱不也正常,我给你放背篓里哈。”
“那便多谢阿娘了。”
“哟,这花纹真好看,清哥儿手艺好啊。”
“好看是好看,就是费时间,若冬日前能赶出来就好了。”
“做衣裳就这样,好看的费事,天不早了,今日忙,等阿渊散学咱仨先回,留老头子看店。”
于清想到回家还有一堆事,皱起眉,回去得洗肉、腌肉,磨糯米粉,调调料,还答应和贺渊采红蓼花,根本忙不过来。
贺渊一回来,水都没喝,就被于清和贺母喊着往镇门走。
贺渊把木牌给衙役,牵出自家牛。三人把背篓篮子放上牛车,贺渊驾车,走官道回上河村。
路过村口,见贺山还卖鱼。贺母对侄儿婚事没把握,她早嫁来,对林小柔看法从林爹那听的,林小柔家条件差,贺母也怕她拎不清,嫁来还会补贴娘家。
贺母挤出笑,和蔼说:“大山啊,还剩几条鱼?晚上来吃饭,小柔快来了,你有啥想法或家里缺啥,尽管跟二婶说一声。”
粮食入仓,农家手头松点,都想吃荤腥,贺山近日鱼摊生意不错,虽没赚多少铜板,但换了不少粮食。
此时,贺山正拿刀给杜大娘处理一条大鲫鱼,听到贺母问候。
他抬头,憨厚笑道:“二婶,咋回这么早,晚饭不用了,我回去吃。”
贺山知道弟弟做饭难吃,清哥儿做饭好。但二伯照顾他,他也不能总上门打扰。
第60章
贺渊将牛车停靠在路边, 高声说道:“杜婶娘好呀,今儿买这大条鱼,收成想必很不错吧。”
杜大娘眉开眼笑地打趣道:“哎呦呦, 这小后生可真俊呐, 我拿回去红烧, 想吃的话晚上来婶娘家?”
“不成, 不成, 我娘刚还叫堂哥去吃饭呢, 下回一定去婶娘家白吃白喝哈。”
贺渊又对贺山讲道:“山哥, 我娘都喊了,就别推辞了,一会儿把云哥儿也叫上,吃完饭咱兄弟俩还能唠唠嗑。”
恰在此时,贺小云背着一背篓木柴,兴冲冲地跑了过来:“清哥哥, 清哥哥, 今儿回来得真早,要不碰碰运气,去田边捡捡野鸭蛋。”
于清轻轻捏了捏贺小云因劳作而微微泛红的脸蛋:“不去,今儿忙得很,你把木柴先放回家,晚点过来帮我哈。”
还没等贺山说话,贺小云就满口应下:“行,那我一会就过来。”
贺山用草叶包好碎鱼块, 眉头微微皱起:“云哥儿。”
“哎呀, 大山啊,你二婶都喊了, 去就是了呗。”杜大娘接过荷叶包说道:“早年间,你爹和你二伯关系可好啦,你心放宽些,喊你去吃你就去吃,反正等你二伯老了,你不也得尽份力嘛。”
贺母在一旁不停点头:“杜娘子说得在理,大山别见外,今儿忙,不我多说了。”
贺母拍了拍贺渊肩膀,催促着:“赶紧着,不磨蹭啦,咱先回家去。”
于清则笑着朝贺小云眨了眨眼:“云哥儿,清哥哥在家等你咯。”
贺渊听了,和杜大娘简单寒暄几句,随手用树枝轻轻拍打牛背,催促牛儿加快步伐,踏上归家路途。
还没走到自家院前,土小黄就兴奋地摇着尾巴跑来。
于清从牛车上跳下来,摸了摸小狗圆滚滚的脑袋,吩咐道:“阿渊,你把糯米拿去晒谷场那儿有个石磨,给我磨成粉,再拿回来。”
“清哥,咱不上山了吗?早上不是说好了。”
于清直起身子,任由土小黄在腿边蹭个不停:“哪顾得上啊?你磨好糯米自己去吧。”
贺渊心里虽有些失落,但也知晓事理,把牛牵进牛棚,仔细拴好绳索,说道:“我洗了手就去,娘,您把牛喂一下。”
说着,贺渊拎起木桶在井边打水:“清哥,你瞧瞧水缸里有多少水,要不我把水缸装满再走。”
灶屋立马传来于清回应:“没事,我看过了,够用,能撑到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