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有许多妻妾,他的儿子们也有妾室,包括奶奶嬷嬷,各等级的丫鬟、内侍、侍卫、小厮,多如牛毛。
而花闲至今连秦王府的亲属都没有认全。
在座的众人以秦王为尊,为了讨好他,大家点的都是热闹的打闹戏文,十分吵闹。
一轮明月当空,银河斑斓,照得大地犹如白昼。
花闲看着这汪晶莹的月亮,在梦中这月亮很快就会变成红的。
宴会到了高潮,内侍们把准备好的烟花炮仗放好,点了火折子,小心引燃了火线,飞快地跑开捂着耳朵。
一道道锐利的尖啸响起,火蛇蹿上九霄后便炸开,无数朵绚烂的烟火把下头如蚁的人群印成了彩色。
吵闹的戏文还在唱着,蓦地,天上的冰盘竟一点点染红了,像被吞噬了一般。
不知是谁先尖叫出声。
大家皆陆陆续续看向了天空,妖异而巨大的红月亮低垂,吵闹的人声一时竟全停了,人们皆安安静静仰头看着月亮。
人群诡异得寂静,大家面面相觑,天地间只剩下烟花的啸声、炸裂声。
直到天上飘下了雪粒般的星光点点,人群才重回吵闹。
有人尖叫、有人兴奋、有人好奇去用手掌接这点点星光,有人还在发愣。
花闲想,这星光是灵气还是魔气?
秦王和几个心腹,还有儿子对视了几眼。秦王立即遣散了众人,他则带着心腹和几个儿子去了书房。
女眷们则都要回各自的院子。
赵琮寅除了正妻花闲,还有两个妾氏,分别是邱姨娘和阮姨娘,她们二人害怕得一人挂着赵琮寅的一条胳膊,不停地撒娇,恨不得吊在赵琮寅身上。香云见了银牙都差些咬碎了。
赵琮寅看了一圈,没有看见花闲。
他安慰邱姨娘和阮姨娘一番,让人送她们回去了,他则去了秦王的书房。
.
这一去就是一晚上,秦王和心腹谋士们、几个大些的儿子们商讨了一晚,期间又收到很多快马送过来的信笺,还有皇宫传下来的信息。
天降异相。这血色红月实在太过诡异,过于巨大、低垂,压得人喘不上气,仿佛搭个梯子就能够得着。实在看着不像祥瑞。
而外头的百姓确实也乱套了。
那些大人物皆失眠了一宿。
.
立秋第三日晚上,花闲在院子里等殷真经。
她那日吩咐了他,要他这一日夜里来找她。
第6章 读书少年
殷真经这晚站在秦王府高高的城墙外出神。这么高,他能爬上去吗?但主人那日嘱咐了他,告诉他,相信他能做到。
这城墙少说有十几个他这般高,他从那日天降异象后,力气变得很大,还能够夜视。他伸出十指压在墙壁上,竟能牢牢地吸附。
他竟然还能在墙壁上攀爬,充满力量感却又轻巧,端的是十分神奇,他不由玩心大起。
他在墙壁上攀爬,在屋檐上跳跃,像一道残影。
.
三更了,秦王府前院的侍卫已然受不住,坐在椅子上靠着墙壁昏昏欲睡。后院守夜的嬷嬷们刚刚偷抹完骨牌,喝了些小酒,吃了点小菜,也锁上角门,提着一盏残灯回屋睡了。
殷真经找了好一会儿,才在后院一处长满了芭蕉和鲜花的小院里,发现了花闲。
黑夜中,他的绿眼睛泛着幽光,看见花闲躺在院中的摇椅上,盖了条薄衾,闭着眼好似睡着了。
殷真经忍不住心中喜悦,呆呆看了她一会儿,拿着一块小石头扔在她脚下。
小石头咕噜咕噜在花闲脚下滚了一圈。
花闲迷迷糊糊差点要睡着了,听见声响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向四周看了看,屋檐上瞧了瞧,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她提起脚下的小豆油灯,回到了房中。
关上了门。
把灯放在小桌上,坐在靠椅上。
果然殷真经像一只猫般无声无息地从后窗跳了进来。
殷真经不敢乱看,屋子里头床榻洁净、帘笼潇洒,里头装饰雅致秀美,只怕是神仙也住得。
一阵好闻的说不出的幽香,让他自惭形秽。
“主人。”殷真经低声喊道。
花闲点点头,看着单膝跪着低头的殷真经,想着,这人果然是有造化的,红月之后便能飞檐走壁了。
殷真经从怀里小心地掏出一本书。
花闲接过了一看,一本陈旧的书,封面上只写着了一个字“符”,随意翻了翻,都是一些繁杂的奇怪符文。
“做得不错。”花闲表扬道,她把书小心地放进盒子里。
殷真经没有做声,他在从西域和马堂主来到长安城后,一直被拘在飞凤楼,从未出去过。
那日被花闲买走之后,他像个无头苍蝇一般在长安城乱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玉皇庙,用银子和里头的一个小道士换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