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等这些果酒酿好了,给他们送上几坛当补偿吧。”赵苏知道,他不能打破平衡。
“只要不提高价格,您爱怎么送就怎么送。”送东西和提高价格是两回事,公子可以送价值一千钱的东西给农夫,但不能直接将收购的价格提高到一千钱。否则就打破了新村的平衡,会对工坊的工人和种粮食的农人产生巨大的冲击。
韩书见公子明白了,并且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自然不会拦着。
从这件事,赵苏也明白过来,提高待遇是一件系统工程,而不是他脑袋一热的事。工人农人还有开荒地的农人,都得让他们有利可图,并且统一的缓步提升,才是行而有效的手段。
樱桃成熟到发酵装坛,小半个月就这么忙碌过去。有了小月和大小钱娘子三个人帮忙,进度飞快。女人一旦掌握了这些精细活,就没男人什么事了。
“酿果酒也不需要重劳力,干脆也收女工好了。”赵苏忽然蹦出这个念头。
“招工都招了一半,您跟我说收女工。”韩书的声音都变了形。
“那就只招少年,干净的,卫生的少年,邋遢的不要。人数不用多,身家清白,全家都在新村做工种地的优先。”
这一点韩书倒没反驳,“那我回头再挑挑人。”
“杏子熟了,不酿酒了,做杏脯。”赵苏又要再办一家蜜饯坊,这回提前说好了,只招女工。
至于掌事,赵苏直接点了大钱,“我看她做事挺细致的,厨房里也没那么多活儿,有得用的人,就得用,留着算怎么回事。”
“您是公子您说了算。”韩书从来不在无所谓的事情上反驳公子。
大钱做了掌事,喜出望外,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就连招工的事也一并包办了。俱都是新村的大姑娘小媳妇,按公子的要求,进门就用肥皂洗手,穿上罩衣,戴上帽子才能进入工作间工作。
做杏脯也不难,之所以秦朝还没有,只是因为现在没糖,只要有糖,赵苏相信很快有人能做出来。毕竟对于吃的热情,哪个种族都没法跟中国人比。
“杏子七成熟就可以采摘,要完整无伤的,病果坏果一律挑出去。洗干净之后自然风干,拿刀切开一个口子,把杏核掏出来。”
赵苏带着蜜饯坊的掌事大钱,还有所有的女工,一起制作杏脯。选果,晒果之后便是切果。
灶台上煮着一大锅水,放下几斤白糖搅均,将切掉杏核的杏子放进锅里同煮。觉得水少了,就继续加水,再加糖,不断熬煮的同时,小心搅动锅里的杏子,不让之沾到锅底,也要小心不要破坏杏子的完整性。
等煮到差不多可以关火的时候,赵苏扔了一丁点盐末进去,再任其放凉。杏子等于在糖水锅里浸泡了二到三个时辰,而扔一点盐末是防止糖多发苦,用于提鲜之用。最后将放凉的杏子小心捞出放到托盘里,送入灶台烘烤。
这是赵苏自己搭建的土灶烤箱,用途颇多,目前又多一样,可以烘烤杏脯。
烘烤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烤的太干,就失去了杏脯绵软的果肉质感。烘烤过后,再放到外头晾晒,喜欢湿润一些的,便少晒些时日,想要保存的时间更长一点,便可以多晒些时日。
赵苏各种时长都晒了一些,然后将杏脯送一半去奇物坊售卖。另一半分一分,大王和蒙家是必送的,其他相熟的人家,多少都送去一些,小东西而已,给大家都尝个鲜。
最近果树一茬接一茬的成熟,除了赵苏人人都是第一回 做这种事,就算学会了,心里难免打鼓,总希望公子在旁边多看一眼压压阵也是好的。于是赵苏在果酒坊和蜜饯坊两边来回跑,呆在别苑的时间便少了许多。
等到他发现公子白不肯吃饭的时候,才觉得问题大条了,一把拎起公子白放到自己腿上,“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吃饭。”
小孩子的活动量大,消耗大食欲也极好,从来没听说有不吃饭的事,赵苏一脸严肃的看着他,心思却百转千回,难道自己这段时间疏忽了身边的事,所以有人趁机对公子白不利?
还是在外头遇到什么事,没人开解,又钻了牛角尖?
小孩子的成长真是令人操心,赵苏严肃的与他对视,心想今天一定要弄个清楚。
公子白压根不敢和赵苏的眼神对视,这更令赵苏起疑了。
等水娘进来,看到这一大一小跟斗鸡眼似的瞪着,赶紧上来把公子白从赵苏身上撕下来,“公子自己吃就是,公子白的饭,一会儿单独给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