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道长与女妖(24)

作者:受雪流云 阅读记录

行云坐回椅子,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盯着姚华音睡的雕花床细看了一阵,起身过去搬动左右两侧床柱上雕的兽头,纹丝不动。

他单膝抵着床沿,伸长手臂,越过姚华音去拍打床后的墙面,果然发出中空的咚咚声,再继续搬动靠墙的两只兽头,刺啦一声,薄墙向上升起,里面漆黑一片,散发着芳香的水汽扑面而来,隐约能听见水流的声音。

“汤池?”行云喜出望外。

那日姚华音突然出现的书房时刚刚沐浴过,应该就是这里了。

他回身从烛台上拔了根蜡烛攥在手中,冷笑着瞟了眼姚华音的睡颜,从她身上一跃而过。

汤池和书房之间只有一道暗门,根据方位推断,并不难找。

行云推开暗门迈步进去,举着蜡烛巡视了一圈,房门从外面锁着,书房里空无一人。他松了口气,直奔格子架上的俞家军卷宗。

上面的封条是胶糊的,稍沾些水便可开启。

行云心跳加速,把蜡烛立在书案上,小心地揭开封条,里面的黄铜徽识瞬间让他湿了眼眶,上面雕刻着苍鹰纹样,是俞家军主将独有的,父亲俞平阔生前一直佩戴在铠甲上,从未离过身。

细碎的纹路里还残留着早已发黑的血迹,他死死攥着徽识贴在胸口上,一时克制不住情绪,泪如泉涌。

卷宗里还有一支没有封口的纸袋,轻飘飘的,他抹去泪水,把蜡烛凑的近些,一张张翻看里面的文书。

“昭启元年,大将军俞平阔占领金吾城后坚守不前,不尊城主谕令乘胜追击盛王。”

“昭启二年,大将军俞平阔迎击北瀚时谎报军情,恐有不臣之心。”

“大将军俞平阔常年携妻儿出征,若有反心,恐难制约。”

……

“昭启四年,城主亲征盛国遇险,急令大将军俞平阔调兵支援,俞平阔以征讨南陵难以脱身为由拖延,致使城主身受重伤,亲军折损,反叛之心昭然若揭。”

行云怒把公文拍在书案上,泪水再度洒落。

第12章 筑梦 这时候知道害羞了?

行云自幼跟随俞平阔南征北讨,见惯了父亲率领俞家军冲锋陷阵,九死一生,结果却被说成有不臣之心。

年少时,父亲曾无数次教导他要好好操练,将来为韶阳守卫城门,开疆扩土,一生效忠。

父亲把母亲带在身边,除了因为聚少离多,心中实在挂念,也因为母亲同样出身将门,后来听见些风言风语,便不得不让母亲留在府中。

昭启四年,行云清楚地记得,当年父亲在炎城和南陵北城之间的王盘岭上修好了石堡,攻下北城指日可待。

正当此时收到城主姚敏璋的谕令,说被盛军伏击,命父亲尽快派兵增援。

当时俞家军众将意见向左,吵的不可开交,最终父亲不得不下令速战速决,七日内攻下南陵北城,随后连夜行军增援。

结果第五日夜里再次收到姚敏璋的加急谕令,命父亲立即带兵返回韶阳。

送信的差役透露,姚敏璋在与盛国的右将军顾去病对阵中受了轻伤。

明明说是轻伤,当年返程的时候父亲还让副将孙昭寻了最好的伤药,这里却变成了身受重伤,大概是姚敏璋为了防备父亲,不敢据实相告。

行云再次翻看文书,下方署名都是同一个人——辛浮生。

这个人行云小时候见过,知道是姚敏璋的心腹,他略一蹙眉,突然想到了八年前祖三拼死护送他逃出城后,重伤濒死前说出的细节。

俞家军抵达韶阳时已是傍晚,俞平阔不顾副将孙昭等人的劝阻,执意要独自进城面见姚敏璋,命众兵将全部在城外候命,不得擅自进城。

他知道此次吉凶难料,让年少的俞子钦先回府,自己带着伤药直奔城主府,以表诚心,随他一同进府的只有亲卫祖三一人。

不出所料,内堂里摔打破碎声,争吵声持续良久,好在最终平息。

俞平阔一脸欣慰,大步流星往府外走。

祖三松了口气,知道他想念夫人,急着回府,便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毕竟马不停蹄地赶了几天的路,累的骨头都要散架了。

临到城主府大门口,辛浮生提灯追到前面同俞平阔说了什么,俞平阔突然站定,随后满脸怒色折返回来。

辛浮生小跑着追赶,祖三见状来不及问便跟着返回内堂。

起初里面还算安静,一会儿功夫便传来辛浮生的惊呼声,说俞大将军谋害主君,已被正法,守在门外的侍卫一齐冲进内堂。

祖三顾不得许多,也跟着闯入,只见俞平阔已然倒在血泊中,身体被无数支短箭没入,唯有个别处露出不足半寸的箭尾,姚敏璋垂着头坐在宝座上,衣襟处染了大片血迹,不知是生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