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道长与女妖(128)

作者:受雪流云 阅读记录

姚华音默声看过来,季震方察觉到不妥,起身告罪,“是末将说错话了。”

姚华音看得出他是真的担心她,宁可上阵拼了性命也不愿让她去盛国冒险。

二十多年了,她就像一叶扁舟漂浮在宽广的河面上,心无所依,此时突然有一种被亲情包围的陌生感,暖意丝丝密密地萦绕心头。

“你有几条性命够拼?”她的眼里有感动,有不忍,也有责怪。

季震只感觉到她莫名其妙的质问,眉头一拧:“这话怎么说?将军就该血染疆场,马革裹尸。”

姚华音起身与他对视,“本城主也不惧死在战场上,可是要死得其所,有时候韬光养晦也是一种智慧,不是吗?”

季震楞了一瞬,锐利的目光渐渐放软,“那个字条是你留下的?”

“没错。”姚华音坦言。

当年季震被编入冯堡的军队后屡立战功,十六岁便成为他麾下最年轻的中郎将,姚敏璋也对他颇为器重,几次召他进城主府,给了不少赏赐。

他眉眼称不上英俊,但气势雄浑,与年轻时的姚敏璋颇有几分相像。

城主府中接连有人玩笑着说起,姚敏璋忆起当年战败受伤时曾被一个村妇所救,那妇人姓季名凌尘,算算年纪,怀疑季震是他的亲生儿子,便命人叫他过来,单独问起他生母的事。

季震心中怨恨姚敏璋当年抛下母亲不管不顾,不肯与他相认,自称是金吾人士,母亲姓甄,姚敏璋不信季震所说,暗中调阅他的军贴,又派亲随去当年的村子里查访他的身份,半个月后亲随回城主府复命时,姚华音刚好走到书房外,看见姚敏璋满足的笑容。

不久,这个消息便传到冯氏的耳朵里,碍于姚敏璋的亲随口风极紧,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冯氏的两个儿子都资质平庸,比起季震天差地远,担心季震若真是姚敏璋的儿子,将来威胁到自己儿子的地位,连夜请父亲冯堡进府,向他哭诉。

冯堡虽舍不得季震这样难得的将才,为了女儿和两个外孙,还是对季震动了杀心,派人去查他的军贴,并趁夜召他入将军府商议要事,设法除掉他。

姚华音每日谨小慎微地防着冯氏,对她的一举一动都很留心,知情后当即写下字条,拖姚敏璋身边一个名叫宋七的机关高手带去给季震,提醒他不要去将军府,一边偷偷调取季震的军帖,祖籍改成金吾,母亲甄氏。

季震看到字条后猜到个中玄机,寻些巴豆当零嘴吃,病的无法下床,没过多久冯堡便被姚华音设计而死,他也被姚敏璋收归麾下,彻底躲过一劫。

那件事已经过去十余年,季震至今记得字条上写着“韬光养晦,以保万全。”

姚华音绕过桌案,仰头站在他面前,眼里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温和恳切。

“眼下并非是与寿雍较劲的最好时机,有韶阳军在后方撑腰,我便不会有事,你只管守好韶阳城,等着我回来,哥。”

这一声“哥”叫的季震瞬间乱了方寸,右手在刀柄上握了松,松了握,所有的反对和坚持都悄然消散,认命似的叹道:“听你的。”

两日后,城主府的马车向城外驶去,季震骑着马亲自护送,八个玄衣铁卫围在四周。

韶阳城下,两列随行的兵士手执长戟立于两旁,姚华音命车夫停下,撩起车帘向外看,季震知道她有事要说,忙收鞭下马,阔步走上前。

姚华音语气轻软却认真:“哥,我若真的回不来,韶阳六城就托付给你了。”

季震在心里埋怨她临行前还说不吉利的话,向一旁侧开身,引用她的话道:“有韶阳军撑腰就不会回不来,你是主君,凡事都等着你回来定夺。”

姚华音松开手,车帘垂落,光线随之暗下,听见外面道:“末将生来就姓季,这辈子都不想与姚家有任何瓜葛,但你这个妹子,我永远都认。”

军靴声远去,马车在玄衣铁卫和兵士们的随护下驶离韶阳,姚华音靠着椅背,心里五味杂陈。

临行前,她故意说出当年救下季震的真相,是担心他拥兵自重,借以挟制他,把韶阳交托给他的说辞也是有意试探。

他或许看透她的心思,所以刻意强调她是主君,凡事由她定夺,但以他的性子,绝不会轻易说出打动人心的话,最后的那句必定是出自本心。

她把愧疚深埋在心底,身为主君,免不得要比旁人多些防备之心,但季震的话实在令她动容,她撩开车帘回望,直到站在城下的人缩成一个黑点。

盛国与韶阳相隔不算太远,出了金吾城后,再向西不过七八日的车程。

清明刚过,沿途山峦叠翠,鸟语花香,姚华音难得出门,命车夫放慢车速,顺便观赏山间美景,七日后的清晨方抵达盛国国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