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一斗只顾拎着酒葫芦喝酒,没有做声,行云穿上道袍,认真道:“当日我孤身潜入王盘岭,有幸得赵冲叔相助才得以脱身,他说有人让他助我一臂之力,那人想必就是一斗兄吧?”
柴火烧的噼啪作响,铁锅热气直冒,卓一斗直起腰朝墙边看过去,挑唇一笑,“小子,聪明人命短,你若是死了我可亏大了。”
他没有否认,行云毫不意外。
可按他的年纪,既然与赵冲相熟,十有八九也是南陵军中的人,偷袭王盘岭这等机密他又是如何得知?看他对姚华音的态度,不像是她的心腹之人。
“一斗兄与俞家军有何渊源?”
卓一斗满脸不屑,把仅剩的一捧粟米倒入锅中,添了些雪水,“渊源?我自小到处漂泊,受够了忍饥挨饿的日子,只想多赚些钱过好后半生,渊源值几个钱!”
行云抿唇,还是无法猜透他的身份,却肯定他不仅是受辜同离的托付才来救他,他与俞家军,甚至与他和姚华音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关联。
“带我一起走吧,去你要去的地方,我可以帮到你。”
卓一斗抱着肩膀哂笑,“你小子为情所伤,打算背叛你姐姐了?”
行云笑意赧然,低声回道:“今生永不辜负。”
卓一斗哭笑不得,“你才多大,就敢提今生,真是个傻子!跟着我也好,免得你欠钱不还,偷偷溜之大吉。”
行云伸手抚弄道袍里的银铃,听着隐约的铃声。
有些话的确不该轻易说出口,除非将来有一日,他真的为她拼尽最后一分气力。
他在心底郑重地道出承诺:
姐姐,不论你今生是否会原谅子钦,子钦都会拼尽全力保护你一辈子,也会为你护好整个韶阳,不为赎罪,只为真心,今生今世永不辜负。
第61章 涉险 “看看在座的,下一个打算对付谁?”
转眼三载,清都山上春花盛放,姹紫嫣红。
时至清明,百姓们冒着蒙蒙细雨,三五成群地上山踏青,山下的河面上,数只小船悠悠荡着,伴着春风拂过的涟漪缓慢前行。
韶阳城内,街市上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小童不顾大人招唤,相互追赶打闹,有的冒失掀翻了摊子,被摊主举着扫把追赶,也有的围着草把子打转,争吵着到底要买哪个糖人,说不上富贵繁华,却比三年前添了些市井中的喧嚣热闹。
弘文堂里陈设如旧,姚华音正伏案批阅韶阳六城官员呈上的信折,门外守卫来报,说盛国使臣已经进了城主府,请她立刻出门承接盛王谕旨。
这三年,寿雍只与她书信往来,像这样公事公办的还是头一遭,姚华音面色平静,放下笔,出门相迎。
弘文堂外,盛国使臣恭敬地捧着一卷谕旨,称盛王命她半个月内赶往盛王宫,不得延误,所为何事只字未提,姚华音屈膝接过谕旨,再回到桌案前时,眼底流露出一丝冷笑。
三年前,她写信给寿雍认下杀了槐安的事,之后便放曲南楼回盛国奔丧,寿雍疲于与西齐征战,一直没有任何动作。
时至今日,西齐已经被盛国吞并十之八九,攻占全境指日可待,寿雍才以盛王的身份命令她去盛都相见,此行的凶险可想而知。
姚华音早就料定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竟达三年之久,派人去军中找季震过来,谕旨摊开在桌案上,转向他。
堂内没有外人在,季震坐在侧面的椅子上,看她的神色分明是已经有了决断,皱眉道:“主君打算去盛国?万一被寿雍扣下,韶阳岂不只能任人宰割?”
姚华音眼尾微挑,“父王旨意,焉能不去?”
眼见季震更急,她靠回椅背上认真道:“西齐还未全境覆灭,寿雍未必会在这个时候与韶阳为敌,你放心,我会见机行事的。”
季震读书不多,脑海里突然蹦出小时候听过鸿门宴的故事,冷眼凝着谕旨,想想姚华音只身前去怎么都觉得不妥,坚持道:“到了这份儿上,还不如彻底与盛国翻脸,眼下韶阳兵强马壮,又不缺钱少粮,硬碰硬也未尝不可。”
休战这三年来,南安持续丰收,即便减征了百姓的粮税,府库里依然屯了不少粮草,三年来韶阳招募新兵,季震日日亲往校场督促操练,从不敢懈怠,如今姚华音又得百姓拥戴,韶阳早已经不是三年前贫弱松散的气象。
姚华音不以为然,反问道:“南陵王呢?我与成然结怨已深,他如今公然与寿雍结盟,万一二人联手,我们如何打得过?这两年我与王叔成化虏暗中联络数次,但人心难测,到时候他肯不肯出兵相助还未可知。”
季震心焦的难受,习惯性地握住刀柄,“就算那个王叔不肯出兵相助,一旦开战,他必会趁机给南陵王使绊子,只用顾着寿雍一头儿就够了,到时候末将拼死一战,未必没有胜算,非要跑去盛国送死,何苦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