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厨娘与俏郎君(94)

作者: 阿萨满 阅读记录

案在京城犯的,案是朝廷查的,想要接近当年此案的始末,唯有入仕为官。混进朝堂,入刑部,说不定能翻看到当年卷宗,从中挖掘线索。

所以尹良正先找他协助单安一案,后邀请他入县衙当差,都正合他意,自没有拒绝的理由。

大概老天爷真赏这碗饭给他吃,凭着直觉,他屡屡破案,心态也狂妄自大起来。直到冯知春被拐,他才发现他也有无法护她周全的时候。直到翠雨案,他才发现自己也会有“不愿相信这是真的”的一天。

知春说她的父亲是被冤枉的,他信她。可……万一真相与之违背呢?

自己坚信的结果并非结果,这感觉是什么滋味,他很清楚。

他第一次对“真相”有了惧意,第一次对“坚持追查真相的自己”有了悔意。

那个狂妄自大的自己,经历两遭,破碎成渣。

更何况知春呢……

他害怕这样的结局。

杨瑾垂眸,庆幸以现在的姿势,知春并不能看见他是何种神情。依偎在他怀中的人还聚精会神地读着书,也不知听没听懂他话中的深意。

最好听不明白,总不能把自己软弱的一面给她看。他心道,又绕起她的发玩。

……

“夫人?”

“啊!”冯知春猛地回过神来,茫然地看向楚云,“呃,你说什么?”

楚云有些担忧地看她,道:“您叫奴婢与您核对年三十要用的食材,奴婢发现这道‘五味酥肉’好像少了干椒……夫人,你有什么心事吗?”已走神好几回了。

冯知春绕过楚云的疑问,答道:“‘五味酥肉’的五味,是油炸后的酥香、肉的嫩鲜、微微的辣以及沾淡醋或麻酱的锦上添花,我买了鲜椒,到时切圈过油,炸成辣椒油,与淡醋、麻酱一同做蘸料吃。”

楚云点点头,恍然道:“原来如此。”

冯知春问道:“老爷是说什么时辰回来?”

楚云回忆道:“不曾说具体的,只说晚膳前回。”

“知夏知秋呢?又到前院看师傅们打拳去了?”

“呵呵,今日还真不是,师傅们说外头有舞狮舞龙的,他们跟着去看稀罕了。”

冯知春了然地点点头,然后抬头看看天色,白云布天,阳光不撒便无影。穿来几年,她也只学会看影子辨时辰,全然没学会其他人看眼天就知道时辰的绝技。如今起得早,估摸着现在才上午十点多钟吧。

她打哈欠伸了个懒腰,道:“我有些乏,再睡个回笼,午膳你帮着安排吧。哦对,我那份且温着,等我睡饱起来再吃。”

楚云关切道:“夫人昨夜没睡好吗?”

冯知春转转眼珠,噘嘴佯装气恼,“是啊,明明是与我一同歇下的,他倒很生龙活虎!”

昨晚她看书太过投入,一时忘了时辰,杨瑾也不知在想什么,平常都压着她早早歇下,昨个倒很是纵容她。于是等她看完这本《京城奇案录》,两人才吹灯歇下。

楚云却被她故意模糊的暗指拐到别的方向,脸唰下红透了,也不追问她睡不好的原因,反倒心想着为她炖点补身子的汤喝。

冯知春回到寝屋,把门窗关严实,又检查了一遍,才放心地坐到床上。她拿起针线盘里的针,针头对着左手五个手指头比划来比划去,还是没敢下手。

昨天杨瑾有些反常,这是她今日才后知后觉出的反应。

是不是那位“沈永”说了什么话?杨瑾不说,她也不便问。不过……

——“并非所有的真相都愿意被人揭开,并非所有的真相都能让人豁然开朗。”

没来由的,她发呆时这句话从脑海里蹦出来。

总觉得话中的丧意,不太像杨瑾会发的感慨。要知道,这位“中周县的神探大人”,只要案子在手,便一门心思埋在里面,不达真相不罢休呢!

她琢磨来琢磨去,只能把这句话与自己,亦或是说原身的遭遇联系起来。

的确,最开始她是有想替原身一家洗去罪名的念头。

但后来在生死边缘走了趟,这个念头就不知不觉淡了。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原身离开的缘故,原身心中有苦怨恨,若说以前她还会受到原身记忆的些许影响,这具身子彻底归她所有后,日子安稳,这份执念好像也随之放下了。

她不曾把这个念头告知别人。却没想过,杨瑾会不会也产生同样的念头。

冯知春回想与杨瑾重在中周县相识相熟的种种过往,越发觉得很有可能。

想通的一瞬,她心里很复杂。一来感动他对她的付出,一来怕他深陷此案有危险,一来担心他会不会以为她是为了替爹娘平反才嫁给他利用他。

她觉得应该跟杨瑾好好谈一谈。

可谈什么,怎么谈,她也不知道。

思来想去,她只能寄希望于原身的记忆。当初她只回想出抄家之后的一些片段,那只是原身大段痛苦时光中的一隅,仅如此,她触碰一下,泪水便无法控制,心疼得快死了。

现在,她想找个角度切入回忆,却发现很困难。也许不仅是原身的魂魄,还有那些原身不愿回想不愿留下的记忆也一样,会渐渐从这具身体里消失。

这让她很苦恼。

不过很快她又回想起,她第一次无意识切入那段回忆,是刚来到这个世界,躺在床上养病闲的发慌,拿起针线想试试自己记不记得原身一手女红技艺,结果针头顶过布料扎到左手掌心,她眼前瞬间漫出一片血红,剧烈的心悸卷着杂乱无章的轰鸣充斥在耳边,有人在哭,有人在喊,全听不清楚在说什么。

那之后,她很长一阵都不敢碰针线。

“哎!”冯知春苦着脸,,心道:伸头一刀缩头也一刀,总要挨的,怕什么!随即紧闭上眼,捏着细针戳向自己的左手掌心。

作者有话要说:

哎,写太慢,晚了这么久更新,囧……

第81章 回忆

冯知春长至十三岁前,不知疾苦为何物。

身为太常寺少卿家的嫡长女,她自幼锦衣玉食,十指不沾阳春水,只用来抚琴刺绣写字绘画,成长得不食人间烟火。

容貌清雅,多才多艺,加之早早抽芽的身段,使她在同龄贵女中很是显目,早早就有人家托媒来问,最终在十岁时与吏部尚书的嫡幺孙订了亲事。

那位年长她三岁的未婚郎君,天资聪慧,亦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所有人都说这是对金童玉女、才子佳人,是上好的姻缘。

也许老天爷看她这十二年过得太顺利,冯知春十三岁那年,宫中接连三道圣旨,一夜之间,天翻地覆。她拥有的一切,全被夺走了。

先是父亲,再是娘亲,等许多官兵举着火把闯入她家的府邸,禁锢他们的自由时,她才惊觉自己孤立无援,爹娘的纵容,让她在关键时刻连掌家的气势都没有。

深居闺中,她对外事一概不知,甚至连父亲获得什么罪名,她都不知道。

最后一道圣旨从宫中快马传来,“受贿贪污”四个字,压得她当场傻住了。唯一能做的,是护住自己一双孪生弟弟妹妹在身边。被“请”上囚车时,她都不敢回头去看——由仆从和官兵两路“强盗”在自己的家中肆意搜刮的情景。

罪臣之子的身份,使得她和弟弟妹妹并未在牢房讨到更舒服的待遇。

度日如年的日子是怎样熬过来的,大抵只是撑住一口气,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吧。

她曾寄希望于自己的婢女——被捕前,她写了封求救信,让自己的婢女趁乱逃出府去,将信送到吏部尚书府上,给自己的未婚夫君孔承明。

两家结亲后,长辈有意让小辈成亲前多培养些感情。是以,她与孔承明见过数面,还论过诗,合过曲。也许最初是父母做主媒妁之言,到后来,她与他是真心实意喜欢上对方。

若信顺利送达,孔承明不会弃自己不顾。他是吏部尚书最喜爱的嫡孙,尚书他说不定会帮扶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