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檐(287)

作者: 阿琐 阅读记录

鄂硕夫人带着女儿退开几步,诸位贵妇人和亲贵侍奉太后和皇帝走出大殿,她便带着孩子,尾随其他女眷同行。

轰隆声里,漫天花火飞舞,五彩斑斓,将夜空照亮。

满人虽然也懂礼花火药的技术,可整个大清为了打仗而节俭用度,奢侈浪费的余兴在福临出生后,便很少看见,即便有,也及不上此刻所见的规模。

福临看呆了,张着嘴巴,半天说不出话。大玉儿见其他孩子,都是蹦蹦跳跳欢呼雀跃,心知儿子是以帝王自律,也越来越失去童真,虽心疼,可这才是他必须走的路。

她将手搭在福临的肩头,含笑道:“皇上,大清越来越强盛,这天上的礼花也会越来越美,皇上想看吗?”

福临抿着唇,郑重地点了点头,转过头继续看烟火。不多时,他又主动拉住了大玉儿的手,虽然儿子什么都没说,可玉儿能感受到从小手心里传来心意,儿子是爱她的,他只是太辛苦,太委屈,除了对自己能毫无顾忌地宣泄,再没有别人了。

大玉儿摸了摸儿子的脑袋,温柔地说:“福临,一会儿宴席散了,皇额娘她给你准备了小烟花,你去启祥宫和姐姐们玩耍。”

福临望着母亲:“额娘来吗?”

大玉儿嗔笑:“来,额娘也来。”

福临立时美滋滋地,一手抓着母亲,一手挽起哲哲,逗得哲哲欢喜,笑道:“咱们福临的手,像小火炉似的。”

似曾相识的话,戳得玉儿心里一颤,但她努力压下那份痛楚,言笑如常。

宴会散去后,亲贵们按着顺序离宫,苏麻喇在这里照应着,务必保证进宫的每一个人都离开,将乾清宫上下查了一遍又一遍。

此刻,正交代值夜宫女今晚守岁的规矩时,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跑来说,出宫的路上,鄂硕夫人跌倒,意识有些模糊,起不来也走不动了。

苏麻喇带人来查看,鄂硕夫人被送到了就近的殿阁里,太医把脉后询问了一些事,告诉苏麻喇,鄂硕夫人可能是怀孕了。但身下有些见红,暂时不宜挪动,倘若送出宫去,不知会不会伤了胎儿。

然而外臣女眷,岂能留宿宫中,这要太后和皇帝点头,苏麻喇想了想,看见守在母亲身旁的小姑娘,便温柔地说:“好孩子,跟姑姑来,姑姑带你去放烟火可好?你额娘要睡觉了,不能看着你。”

漂亮的小姑娘,怯弱地摇头,抓着额娘的手,眼泪汪汪不肯离去。

苏麻喇不得勉强,便留下宫女照看,返回内宫里,请太后和皇上示下。

哲哲听闻后,笑道:“这鄂硕夫人一回两回地生孩子,都和咱们有缘,不过是留宿一夜,不必大惊小怪,指不定将来生个小将军,像他的阿玛鄂硕一样,能为大清保家卫国呢。就留下吧,派人好好照顾着,保胎要紧,鄂硕还在追杀李自成,咱们为他保护妻儿,也是应当应分的。”

苏麻喇得令,就要去安排,才刚走出宫门,却见皇上跟着她出来了,苏麻喇蹲下来笑道:“皇上啊,您来给奴婢送压岁钱吗?”

福临愣了愣,往自己身上摸了半天,把挂在腰头的玉佩塞给苏麻喇,苏麻喇大乐,赶紧给他系回去,笑道:“皇上疼奴婢,奴婢心领啦。”

看着苏麻喇给自己系玉佩,福临便问她:“你方才对皇额娘说的,是那家的人吗?”

苏麻喇笑道:“是啊,鄂硕夫人就是那时候收留保护奴婢和皇上的人。”

福临说:“那个小姑娘,长高了呢。”

苏麻喇道:“皇上也长高了,不许人家长吗?”

福临说:“你去乾清宫拿些点心给她吃,叫她别怕,这是朕的皇宫,在朕的家里。”

苏麻喇领命:“奴婢记下了。”

福临欢喜地说:“我今晚可高兴了,额娘陪我放烟火,就算明天一清早要去祭天地社稷,我也不烦了。”

“皇上真乖。”苏麻喇为小皇帝整一整衣襟,温柔地说,“皇上要体谅额娘,过了年皇上又大一岁,您的额娘,比谁都骄傲。”

福临点头,见苏麻喇要走,他又上前拉住苏麻喇说:“我有些话,不敢对额娘说,苏麻喇,你替我告诉额娘行吗?”

苏麻喇奇道:“您想说什么?”

福临道:“额娘和十四叔的事儿,是我错了。苏麻喇,我让额娘伤心,也让十四叔伤心了,他们现在都不说话不见面了,是为了我对吗?像从前一样可以吗,苏麻喇,还行吗?”

第308章 齐齐格的绝望

福临的话,苏麻喇一字不差地告诉了大玉儿,这是辞旧迎新之际,玉儿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我的决定是对的。”她对苏麻喇说,“所有的事,福临渐渐会有他自己的判断,他被误导和轻信他人时,我不能着急,我要耐心等他缓过来。”

苏麻喇连连称是,又憧憬着:“真盼着皇上亲政的那一天,必定会像天神一样,站在最高处。”

大玉儿却不敢轻狂得意,只道:“愿他善良宽仁,能心胸宽阔地看待天下。”

一夜相安,天明即是顺治二年的元旦,皇帝入关以来第一次接受元旦朝贺,朝廷官员从乾清门一直排到保和殿下,只可惜太和殿修建尚未竣工,不然乌泱泱的大臣站在太和殿广场上,必定更加气派。

朝贺之后,便是祭告天地社稷,赴太庙祭告先祖。

整整大半天,福临就在多尔衮和其他人的带领拥簇下,上香叩拜,再上香叩拜,午后被送回皇宫,累得他在进宫的轿子里就睡着了。

在盛京时,因海兰珠和皇太极接连故世,宫内的节庆好几年都是简简单单地度过,没有热闹喜庆可言,但到了北京,一切都不同了。

接连数日,启祥宫里人来人往,贵族女眷们纷纷进宫陪伴太后过节,阿黛带着小宫女们,连茶都来不及煮。

但玉儿还是过去的脾气,不喜欢人多热闹,现下和姑姑分开独门独院地住着,就更清静了。

贵夫人们也都知道圣母皇太后的性子,不敢擅自来叨扰,由宫女们送来新年礼,就算是拜了年。

初三那日,玉儿在宫内得到消息,福临下旨派多铎带兵南下收服史可法,剿灭南明余孽,她忧心忡忡地对苏麻喇说:“但愿多铎能收敛他的暴虐,可我瞧着悬,就怕这一刀切下去,血淋淋的,往后几世几代都弥补不回来。”

不久后,齐齐格进宫了,她是唯一能随意出入永寿宫的人,不过今日来,是要接鄂硕夫人出宫。

一转眼,鄂硕的妻子在宫里已经躺了三天,鄂硕是正白旗旗下的人,他的女眷出了事,齐齐格这个旗主福晋,自然要管的。

“既然没事了,就接出去吧。”大玉儿已经把这事儿忘了,笑道,“我都没去看过她,你别怪我无情,为了当年她照顾福临和苏麻喇,我是很感激的。可就怕走得近了,当年的事被翻出来,反而害了她和鄂硕,你说是不是?”

齐齐格道:“就是这个道理,其实他们自己也明白,鄂硕家的通情达理,是个聪明懂事的女人,就交给我吧。”

如此,齐齐格和玉儿闲话半日后,离宫时顺道将鄂硕夫人和孩子带了出去。

齐齐格很喜欢鄂硕家的女娃,可惜自己没有儿子来讨做媳妇,至于叔伯家的几个侄儿,齐齐格还没有看得顺眼的,自然不能坑了人家的心肝宝贝。

比起玉儿,齐齐格与鄂硕夫人相熟得多,是能坐下来说说玩笑话的关系,齐齐格将她送到家里后,说到鄂硕南征北战,还能回家心疼妻子,鄂硕夫人脸红不已,赧然道:“只是巧合罢了,福晋别笑话我了。”

齐齐格心内感慨,人家巧合就能生儿育女,可她挣扎了半辈子,也是徒劳。

这日回到家中,想起多尔衮说,汉人的太医好,他们正白旗旗下原先也有投降大清的汉人太医,但后来几年转去做军医,加上齐齐格也放弃了生孩子的事,很多年没上心了。

上一篇:梦殇天下 下一篇:魂中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