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社恐在古代(8)+番外

十五岁那年开春,李暮因为贪玩着了凉,自此落下病根,三不五时便要病上一场,请了许多大夫都看不好。

十六岁那年三月初,李暮因病险死,痊愈后身体好转,人也傻了。

对于李暮着凉生病这件事老太太反应很大,不仅怪罪了自己一向爱重的大儿媳,还把李暮接进自己院里照顾,至于那些疏忽大意的下人,更是能发卖的俱都发卖了。

锦衣卫的暗探飞星便是那会儿趁着空缺被安排到李暮身边的。

李暮能这么顺利用“捉迷藏”跑去李闻道待客的地方蹲点偷听,也是多亏了飞星在暗中推波助澜,因为飞星也需要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打听收集李家的情报。

为了保证李暮不会在捉迷藏时出意外,飞星早早便摸清李暮最喜欢藏在李闻道书房边上那条小巷子里,所以正月初九那天早上,李暮前脚刚从老太太院里跑出来,后脚飞星就找到了李暮。

但飞星没有马上把李暮带回去,因为她也想知道书房里的李闻道和温秉仁会说些什么。

等李闻道跟温秉仁离开书房,她正要把李暮带回去,结果李暮先她一步跳进书房,拿走了那封藏在诗集里的信。

事后也是她放飞信鸽,将李暮偷信这一消息送到了燕王府。

正月初九那天夜里她又另外送了张小纸条过来,纸条上字字笃定,说李暮就是个傻子。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桩发生在六年前的旧事,因是刚打探到的,方才送来,故没能被集中抄录在卷轴里,而是写在信上。

信上说李暮十一岁那年跟老太太去明台寺烧香拜佛,马车行至半路,遇上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和尚向她们讨水喝。

老太太命乔嬷嬷送了碗水,恰逢年幼的李暮出于好奇掀开车窗帘子,那和尚一看见她的面容便愣在当场,随即叹息不止,叹得乔嬷嬷心里七上八下,赶忙询问缘由。

和尚喝过水,也不答自己叹什么,转而说了句“相随心转”的佛偈,把李暮夸得天上有地下无,最后才说了句“待到及笄,便是阖族遇劫,也定可逢凶化吉。”

乔嬷嬷被前头的好话给绕了进去,等反应过来,那和尚已经不见踪影。

老太太将此事告知明台寺的师傅,寺里的师傅也不晓得那落拓和尚什么来路,观李暮面相也观不出什么,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直到两年前李暮开始生病,老太太又想起那讨水的和尚。

此前老太太注意力全在那句“阖族遇劫”上,李暮病了才发现前半句暗藏的意思。

待到及笄,那要是……没法活到及笄呢?

所以老太太才会在李暮生病后如此恼怒着急,又是责备钱氏照顾不周,又是发卖仆从,最后还把李暮挪到自己院里照料。

林栖梧看完,对李暮的印象又多了几分玄而又玄的神学色彩,就连质疑的话语也问得小心翼翼:“这真不是话本子上撕下来的?”

也太离奇了。

而且:“她真是个傻子?”

林却:“你不信?”

“锦衣卫送来的消息我自然是信的,可我总觉得暮姐姐不像傻子。”林栖梧想了想:“要不我请她来家里玩儿,再试探试探?”

多接触几次,总能看出来吧。

“你敢请,李家未必敢放她来。”林却话锋一转:“我听说你与李家另一位姑娘聊得很投契?”

林栖梧:“嗯,她叫云溪,李云溪。”

林却将林栖梧的功课丢到果盘边上:“如今你搬回公主府,不写封信同她说一声?”

“哎呀!你不提我都忘了,我先前还让她去寺里找我玩呢,”林栖梧把卷轴和信放回去:“我这就写信和她说一声,那功课……”

听林栖梧提到功课,林却瞬间又憔悴了几分:“滚吧。”

林栖梧眼睛都亮了:“你说的啊,那我走了,婶婶问起来你可得替我遮掩几句。”

说话间,她又顺手拿走了两个橘子,最后一句话话音还没落地,人已经跑出屋外。

……

第二天一大早,两封来自长公主府的信件被送到了李家,据说都是林栖梧写的,一封给李云溪,一封给李暮。

第五章

那两封信来时,李暮在做热身。

当傻子的好处之一就是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不伤害自己,也不妨碍到其他人,他们就不会浪费力气去阻拦你。

所以除了“玩捉迷藏”和看书写字,李暮每天还会做一套热身操,之后再来一套八段锦,或者两套。

当然她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放飞,刚穿越过来那会儿她很拘谨,什么都不敢做也什么都不敢说,加上面对陌生环境的害怕与焦虑,她成宿成宿的失眠,天天都在发呆,精神状态一度濒临崩溃。

那时的她甚至想过:穿越到古代这种鬼地方,还不如死了算球。

可无论环境有多糟糕,求生始终是人类的本能。

她想活着,至少眼前还没到必须要死的绝境。

经过一番漫长的消沉与挣扎后,她短暂地战胜了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主动且艰难地向老太太表达自己喝了安神汤也睡不着的苦恼,并开始进行一些不那么剧烈的运动,以缓解压力调节心情,同时增加身体的疲惫感,促进睡眠。

不好说是大夫给她新换的安神汤和新添的安神香效果好,还是运动缓解了她的焦虑,又或者是两者相辅相成,总之她的睡眠状态比起最初大有好转。

于是李暮把运动的习惯保持了下来,并在身体适应后又增加了一些运动量,直到去年年底又换成了热身操加八段锦。

李暮做热身的时候,纤云拿了个装着彩绳绣线的小竹篓,坐在一边的绣墩上给一枚莲花玉坠打结子。

玉坠是老太太送的,知道李暮把自己的压岁钱补给赵嬷嬷她们后,老太太把赵嬷嬷和纤云飞星唤去敲打了一番,好叫她们对李暮这个心善的小主子心怀感激,又额外给了李暮这枚玉坠,算是补上她给出去的压岁钱。

李暮热完身打完一套八段锦,老太太也回来了。

此前老太太去了花厅,听说是府上来了位贵客,钱氏那边匆忙唤人请老太太过去的。

李暮不认为这位贵客会和她有什么关系,就没太在意,谁曾想老太太回来后直接到她这,还给了一封写明要她亲启的信。

李暮第一反应便是恐慌。

在现代,李暮不仅不喜欢别人给她打电话,甚至连看到不熟的人给她发文字信息她都会难受,回复起来小心翼翼字字斟酌,因此回复速度特别慢,为了不让对方觉得自己回得慢不礼貌,她偶尔还会撒谎说网速不好,信息发送太卡。

每次和陌生人交流完,哪怕是很寻常的对话她也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平复心情。

穿越过来后,李暮也看到过一两封信,来自原主曾经认识的远房亲戚或朋友,内容是慰问原主的病情。

后来李暮傻了的消息传开,那些信就再也没来过。

上一篇:青云妻上 下一篇: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