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231)+番外

但是这手段终究是有些不光彩,晋王再不是,那也是天和帝的亲子,这段时间,即便是大势所趋,天和帝也在尽全力保他,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看得明白,只有晋王自己看不懂,而他身边的人即便是看懂了,但是也和晋王一样不甘心,晋王不甘心自己失去了夺嫡的资格,而这些人不甘心自己这些年自己投放在晋王身上的心血白费,就算是现在改换阵营,太子那里是不用想了,而燕王那里也是要重新开始,而燕王主意又大,也不一定对他们有没有心生嫌隙,特别是有这样的天赐良机,又都想要捞一个从龙之功的,有退无可退的,都想要搏一把。

“之后两天,儿臣命人打探晋王在府中的动向,又收买了晋王身边的下人,将晋王殿下所见的人和所谈的话报于我,虽是密谋,但是晋王殿下……,”她真的只能说她的那位夫君不知是蠢还是太过自信,真的是在府中一点都不谨慎,密谋时居然会让下人留在身边侍候,自以为都是自己的心腹,不会背叛自己,殊不知这几个人中有两个是她一早就安排好的人,原本是想要在平日里和晋王的一些冲突时,让自己占些先风,但是却也是没有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大用处,给她的孩子争取一线生机。

至于晋王有没有可能逼宫成功?她觉得除非是上天瞎了,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京中尽在天和帝的掌控之中,特别是他们这样的王府之中,天和帝的耳目遍地都是,晋王又是这样的性子,怎么可能成功?

就算是成功了又如何?以晋王的性子,若是他继位,只怕会更加宠信章氏,到时候别说是皇后了,怕是连性命都不保。

第208章 庇护

所以, 比起在晋王继位后, 自己屈辱而死, 倒不如现在为自己和两个孩子争取一线生机。若她真的成功, 那么她的两个孩子即便日后没有什么前程, 但是也会平安富足的度过一生, 这样便足以。

晋王妃后面的话没有明说,但是在场的人哪个不明白。天和帝甚至嗤笑道:“就是这个样子,还敢妄想其他, 若是真将这祖宗基业交到他手上, 估计不出一年,这大齐的江山就要易主了。”

“看来晋王这些年被吹捧的太厉害, 连自己有几斤几两都不知道了。”晋王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但是他要是不清楚, 那他这龙椅早就换人做了。他从没有想过要晋王继承大位,若真是有这么个想法,估计他要愧对列祖列宗了。

沈皎听到天和帝的话,嘴角一抽, 虽然她也这么觉得,但是天和帝身为父亲, 这么嘲讽自己的儿子,可见是气得狠了。她能看出来,天和帝对晋王一开始就没有保有多大的希望, 那些看重什么的,都是晋王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晋王没有自知之明不是一天两天了, 她之前便知道,晋王曾经在私下和一帮拥护他的人说过,天和帝最为宠信他这个儿子,太子之位也属意与他,之所以立皇后所出的三皇子为太子,不过是碍于嫡出这个规矩,天和帝心中更愿意立为太子的是他。晋王自己认为太子坐上这个位置,凭借的不过是中宫嫡出这个身份,和卫家的支持,和太子本人无关。

对于这个说法,晋王自己似乎深信不疑,她却是当作笑话来听的。她有时候觉得晋王不是自信过度,也不是自欺欺人,甚至不是蠢笨看不清局势,她有时候觉得晋王似乎有些妄想症。当然这些说法,不过是晋王自己在酒后私下里说得,但是依旧被传播了出去,因有着之前晋王身边有韩王善后,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她算是一个。至于太子知不知道,她就是不知了。

她觉得即便是太子知道,也不会在意。事实摆在那里,他的能力也摆在那里,只要不是眼瞎,和晋王那般的人,都能比较出来,他定然懒得跟晋王计较,和晋王计较,只会令自己的格调降低,与太子来说,实在是没有必要。

“儿臣只知道这么多,一得到消息后,便赶紧进宫来了。”晋王妃将情况说完后,对于天和帝讽刺自己儿子的话,她丈夫的话,仿佛没有听到,只是给自己的两个孩子求情道:“只望陛下能够看在骨肉亲情的份上,饶过华儿和阿钦。”

说完后,晋王妃便叩首在地上,长跪不起。她不敢奢求自己的性命,她知道即便是君臣大义占据上风,估计也没有哪个人愿意公爹喜欢告发自己的儿子的。

天和帝看到下方的晋王妃,问道:“你是个慈母,若是为臣,也会是个好的臣子,你既是慈,也应当知道幼子没有母亲的苦难。”对于晋王妃,这个儿媳算是他和皇后选出来的,当时王家还没有出事,磨砺太子的话,他选择的是勇王和现在的韩王两个同母兄弟,没有想到晋王的可能,不为别得,当时他真的是瞧不上晋王的性子,实在是太不行了。只是后来没有人了,他才选择了晋王。

所以,一开始给晋王选妃时,他选择了安乐侯嫡长女,安乐侯他瞧不上,但是安乐侯嫡长女的外祖父却是他曾经的太傅,对于这位太傅,一生为他付出了太多,在先帝的刁难面前屡次为他进言。后来,太傅的女儿加入安乐侯府,他曾经听闻,安乐侯府也曾因为他不受先帝宠爱,害怕被波及的缘故,对太傅的嫡女很是冷落。后来,太傅因先皇责难去世,死前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嫡女,曾托他照顾,但是他那个时候正属于最苦难的时候,根本就顾不过来,后来,他听说太傅的女儿因难产去世,所以,他虽对安乐侯府发过难,安乐侯也被降爵,也就不曾理会过安乐侯府。他觉得毕竟太傅的外孙女是安乐侯府的嫡长女,他又给了太傅一家尊容,太傅的外孙女后来也交由他的师母,也就是太傅的夫人抚养。

直到后来为晋王选妃时,他才注意到其的出身,想着跟太傅做个亲家也是好的,太傅家中这一代又没有适龄的女孩,所以便选择了眼前的安乐侯嫡长女为晋王妃,本想着太傅的外孙女,又由师母教养长大,性子肯定好,他只是指望着这个儿媳平日里能够对晋王的性子有所帮助,但是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儿子居然会宠妾灭妻,他已然觉得对不起太傅了。

“你是个好的,和你外祖父一样,忠君之心可见,你不必思虑其它,这些年晋王所做所为荒唐,你也受了委屈。你今日一片忠君之心,朕看在眼里,你放心,你永远是皇家的儿媳,是王妃,华儿和钦儿也是朕的孙儿,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天和帝承诺道。太傅一生为他呕心沥血,临死前唯一放心不下的女儿他没能兑现承诺护好,他的儿子愧对人家的外孙女,他也没有过问,没有道理人家冒着生死危险,一片忠君之心,让他弃之如履。

眼前的这个儿媳,看得明白,识大局,虽然他直到她背后的那些个小心思,但是不肯否认,晋王妃是忠君的,这就足够了。晋王之事,她从没有参与半分,平日里也是谨守本分规矩,他也不会亏待了他。至于两个晋王妃所出的嫡孙,和他血脉相连,被晋王妃教导的很好,和东宫所出的几个孩子玩得也不错,完全没有因为晋王的原因而出现过不和。对于这样的情况,他乐意见到,他一早也就直到晋王妃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