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232)+番外

嫡尊庶卑,嫡子继承,这是他太傅一生坚守的东西,他的外孙女这样也不为怪。

“朕记得华儿也应该有七八岁了吧。”天和帝看向一旁的谢太后不确定道。

谢太后没有回答,天和帝不知道,她也不太清楚,她连天和帝的皇子,也就是她的皇孙,她都记不得每一个具体多大了,更何况一个曾孙女,虽然也疼爱,但是年纪大,记不得也是真的。

“哀家记得华儿不小了吧。”谢太后看向一旁的晋王妃含糊道:“应是有九岁了吧。”

“回皇祖母的话,华儿今年九岁。”晋王妃回道。

“那等这件事了去,赐华儿县主爵位吧,任何人也不会小瞧了她去。”到底是他的孙女,他没有多少感情,但是也是为他们考虑的,“至于阿钦,既然他跟阿铄玩得好,那两个人亲近些也无妨。”晋王是晋王,孩子是孩子,他们的母亲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给他提供了不少有用的线索,省了不少事情,他也会满足晋王妃所求,他给了两个孩子安排,能做到什么地步就看他们日后的选择了。

“儿臣谢父皇大恩。”晋王妃听后大喜,对着天和帝的称呼,也换回了原本的“父皇”。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她感谢自己的外祖父和外祖母不仅给了她庇护,还给了她教导,让她明白什么是必须坚持的,什么是对得。

“起来吧。”天和帝将地上的晋王妃叫起。晋王妃谢恩起来后,一旁的谢太后起身道:“既然这事情都了解清楚了,哀家便带着晋王妃回去了,不打扰你们了。只是阿皎,今日午膳定然要去哀家那里用的。”

“是。”天和帝笑着送谢太后出去,“儿臣定然将元嘉给您送去。”

沈皎又笑着逗趣了几句,一同将谢太后送出殿门后,谢太后不让他们再送,她和天和帝便返回了正殿之中。

“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天和帝看着沈皎有些疑惑的样子,直接道。

“是。”沈皎笑着,也不客气直接问道:“皇舅舅,若是我记得没有错的话,这京中的指挥使应该是镇南侯才是,黄绩一个副指挥使怎么可能让京中大营的全部人马都听命与他?不过,我看皇舅舅似乎并不意外,可是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特别是天和帝说晋王选的是个好时机的时候,显然并不意外。

“确实如此。”天和帝点了点头,“前几日,镇南侯因骑马时摔了下来,腿受了些伤,所以告了半个月的假,在府中修养,所以这京中大营的事物便由几个两个副指挥使轮流代管。”

沈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这京城的副指挥使,除了黄绩外,便是这吴羽的父亲吴辽了,副指挥使的官名是京城都指挥佥事。这些年,吴辽一直担任此官职。

“黄绩善于专营,三日后估计是他值守,所以才敢动的这个心思。”天和帝说道:“京城大营五万人马,他能调动的估计最多也就只有一万人。”

一万人,也是不少了。京城的军队,除了京城大营的五万兵马,禁军有十万,十五万人马护卫京城,若是安源真的能够控制禁军的人不理会,这逼宫倒也是有些可能。

可是安源,真的能控制禁军多少人,以她看,最多也就是一万人,她表舅英国公世子谢离的治军手段她还是清楚的。

“三日后,禁军中可是安源值守?”沈皎问道。

“不错。”天和帝点头,所以,他才说晋王的这个时机找的不错。

如此一来,到也是直到晋王的这个计划哪里来得了。只不过,打量着连个亲信值守,好为自己大开宫城门,为自己省去不少事,又有人接应,才会选择在那一日动手。

“皇舅舅,事情已经清晰。”沈皎对着天和帝道:“不知您打算如何?”现在事情明了,重点在于天和帝究竟是如何打算的?是将一切掐灭在源头,还是让其成为既定的事实再动手?

“朕给了他机会,原想要保全他,可是他自己不珍惜,朕也没有办法勉强他。”天和帝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既带着寒意,也带着失望,“让下面准备好,且由他去吧。”

“至于最后,再说吧……”天和帝说道最后,声音小了很多。

第209章 劝慰

沈皎知道天和帝终究是被晋王伤了心, 虽然天和帝是用晋王来给太子做磨刀石, 但是却也是真的在做个合格父亲。在有这个打算之前, 晋王也是一个极为得天和帝喜爱的皇子。不为别得, 只为晋王是他登基后的第一个孩子, 其意义终究是不大一样的。

天和帝虽然算不上是一个慈父, 但是却也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了。天和帝的几个皇子中,长子身体孱弱,他也是经常召太医垂问, 因着其身体无法参与朝政的机会, 所以存在感很低。但是其余的几个皇子,天和帝真的是给了他们最好的教养, 也是让他们每个人都有进入朝堂的机会, 虽然这个机会带着其它的用意, 但是不可否认,若是真的有能力,只要有机会,就能够翻身。

对于这几个进入朝局的儿子, 虽然天和帝有着自己的打算,看着他们给自己寻找阵营, 引导着他们争夺,抢夺。特别的是对于晋王和和燕王,天和帝看出了两个人的野心, 给了他们希望,让他们去争, 去抢,去夺,以此来给太子做磨刀石。虽然看着是天和帝别有用心,造就了两人的结局,但是这又何尝不是他们心中先有了野望,若是真的没有野心,就会像赵王和韩王一样,定然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他们今日走到的这个结局,不过一切都是他们的选择而已,也怨不得旁人什么。天和帝虽然有错,但是这主要的过错依旧是他们自己。

更何况,天和帝虽然算不上是一个慈父,但是其也算是不错的了。在晋王闯下滔天大祸后,依旧选择保住他一命,她之前听到天和帝对于晋王的处置就明白,天和帝是打算保下晋王的,虽然会降爵,会剥夺他竞争储位的资格,但是也算是给晋王留了个后路,只要他不生事,应会衣食无忧的度过一生,这算是天和帝对这个儿子的愧疚吧。

沈皎看着天和帝有些悲凉的神情,身上少了些帝王的威严,多了些平常人的落寞。这样的天和帝沈皎真的是很少见,正在沈皎想要劝说时,却听到了天和帝的声音:“重光,你说这是不是报应,朕为了保住晋王,背弃了山东的百姓,如今,却是被晋王背弃了。”

晋王造成了山东这么大的灾难,百姓死伤无数,流离失所,而他为了一己之私,保住自己的儿子,换来的却是自己儿子的背叛。

这何其可笑?

对于天和帝这样的感叹,沈皎一愣,她是真的没有想到天和帝会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报应,她不知道。但是天和帝这样的做法,确实是对不起山东的百姓的。不过,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沈皎十分理解天和帝的做法。天和帝既是君,也是父亲,天和帝的想法她多少能猜出一些来,天和帝觉得是自己一手将晋王推向夺嫡的漩涡之中,是他一手将晋王推向深渊,所以对于晋王天和帝带着愧疚之心,所以不愿重处这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