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荣锦路(230)+番外

沈皎看着眼前的晋王妃, 她还记得天和帝让卫皇后给晋王选妃的时候, 那个时候还是安乐侯府大姑娘的晋王妃, 在那场赏花宴上大放异彩,显然本身就是奔着晋王妃的位置去的。不过,这也是她极为不明白的地方, 既然打算嫁给晋王, 那又为何和晋王的选择立场不同,这不是互相矛盾吗?

沈皎看着下方的晋王妃, 虽然因为天和帝的这几句话, 身子颤抖起来, 但却始终没有失态。

晋王妃听到天和帝的这几句话,心中颤抖,连忙叩首道:“回禀父皇,这三纲五常, 先是君为臣纲,才是夫为妻纲, 这顺序不可乱,儿臣先是陛下的臣民,其次才是晋王的妻子。”天和帝问她的这些话, 她知道只要她面对帝王揭发自己的丈夫,就必须处理好这个问题, 所以她想了很久才想到这个答案。

不过,即便有这个答案,她也终究只是站了个大义,若是被外人知道,恐怕会被旁人说她背弃丈夫。而这样的做法,在民间估计浸猪笼都是轻的。但是,谁让她嫁入了皇家呢?这天下的纲常还能大过君纲不成?

至于她从宫中出来后,会不会背后遭人谩骂,这首先要让她有命能活着从宫中出来不是吗?至于她的做法会不会败坏安乐侯府女儿的名声?晋王妃想到这,内心嗤笑,她从被送进宫被要求得到晋王妃的时候,就已经还了安乐侯府的生养之恩了。

晋王妃看到自己说完这些话后,天和帝没有说话,心中缓和了些许,继续道:“晋王生出忤逆之心,身为臣子,儿臣怎敢不报。儿臣这辈子不敢奢求其它,只求自己的两个孩子能够平安顺遂的长大,安乐一声,儿臣万不敢有其它诛心的心思,只求陛下几日后能够看在血脉亲情的份上,饶过两个孩子。儿臣任由陛下处置。”

沈皎知道晋王妃孕有一子一女,女儿碍于宗室女的规矩,一般要到出嫁前,最早也是要在十岁之后才能请封,当然皇帝宠爱,令赏的不算。至于这位晋王和晋王妃所出的嫡子,却是至今都没有爵位,没有请封世子。要知道,这位嫡子可是晋王的嫡长子,如今已经年满七岁,请封世子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满面有人传言,晋王之所以迟迟不立世子,是因为他的宠妾章氏前两年也生了一个儿子,晋王极为疼爱,据说是想要立这个宠妾的儿子为世子。对于这件事,沈皎觉得以晋王那个偏听偏信的性格,倒是极有可能的。据说,当年章氏撺掇晋王为自己请封侧妃,其中有一点就是仗着自己已经有了身孕。但是晋王的子嗣不少,论资排辈,怎么也到不了章氏不是。

如今看来,晋王妃是一个极为能够看清楚局势的女子,最起码比晋王要能看清楚的多。晋王身边如今没有燕王给其出谋划策,可谓是昏了头,连逼宫这样的蠢招都能想出来。以为联合一位禁军副统领就能逼宫成功,当真是愚蠢至极。

禁军统领的英国公世子谢离统领,掌控禁军十几年,一个副统领能控制多少人?晋王若是指望着这些人发动宫变,显然不太现实,晋王毕竟在朝堂上历练多年,便是再差劲,也不可能这么天真,所以,她倒是觉得晋王应该还是有别得准备的。

正当沈皎再想这个问题时,天和帝看着下方的晋王妃恭谦的跪在地上,道:“你先起来吧。”

“谢陛下。”晋王妃心中一喜,虽然天和帝没有许诺她,但是最起码也没有继续怪罪她,也没有再继续怀疑她说晋王逼宫的话,认为这是荒唐之言,如此,与她便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她来之前最怕的情况就是天和帝不相信晋王会逼宫,索性,在这个上面她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关于此事,你知道多少?”天和帝问道。

晋王妃起身后,听到这句话赶紧答道:“儿臣知道晋王想要与禁军副统领安源,安乐侯还有京城副指挥使黄绩等十余人三日后在子时发动宫变。”晋王妃说完这句话后,天和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厉光。

沈皎也是一愣,她如今算是知道为什么晋王敢有这个底气发动宫变了,原来除了安源这个禁军副统领外,还有一个京城副指挥使。不过,她记得京中的指挥使应该是天和帝的心腹镇南侯才是。镇南侯战功累累,可谓是天和帝的心腹大臣,其和英国公世子谢离一个为天和帝守京城,一个为天和帝守宫门。并且,和谢离一样,京城的兵马应该不会能让一个副指挥使控制的机会才是。

“他倒是会找好时候。”天和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嗤笑一声,语气中含着无限的寒意。

“陛下,这是儿臣所知道的和晋王密谋的官员名单,请陛下查验。”晋王妃看天和帝看向自己,连忙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东西递给天和帝。

一旁的胡喜接过后,呈给一旁的天和帝,天和帝将名单看完后,对着一旁的沈皎道:“元嘉也看看吧。”

“是。”沈皎接过后,仔细看了上面的名字,上面的人员名单没有任何意外,全都是原本晋王一系的支持者,不过,令沈皎稍微欣慰的是,上面没有看到她那位舅祖父的名字,看来她那位舅祖父还没有昏过头,只是不知道她这位舅祖父没有参与的原因是什么,要知道那位可是舅祖父对晋王信服支持的很。但无论因为什么原因,梁家之事不让她父亲忧心就是了。

“具体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天和帝对着晋王妃道。

“是。”晋王妃应道:“晋王打算,让黄绩在宫变的时候控制京中的兵马不发生异动,另外派出五千兵马配合安源。三日后,正是安源值守,由他派出亲信,来守宫门,放那五千兵马进宫,然后这时宫中黄绩的亲信在里面接应,而京城的大门这个时候由黄绩看住,任何人不得放出,而前往京中大营报信的官员也应被安扣押,安源定会对此事置之不理,京中大营的兵马并不会护驾,皇宫便全部落入晋王的手中。”

“除此之外,黄绩还会派出兵马前去太子府,赵王府中,也是如此。”派去兵马干什么,不用想都知道。没有道理在发生宫变后,还留个太子妨碍自己继位的道理。

“他倒是好胆量。”天和帝面上全是寒意,说完后,却是看向一旁的晋王妃,“这些事我随后会查证。”

还不待晋王妃欣喜天和帝相信自己,耳边却又想起的了天和帝的问话:“不过,此事你是如何知道的?”晋王和晋王妃的关系又不是特别亲密,比起晋王妃,据他所知,他的这个儿子似乎更加信任自己的宠妾章氏,虽然安乐侯是他的左膀右臂,但是这位儿媳和安乐侯府的地位也并不高,所以,即便安乐侯有参与,也不会告诉晋王妃,至于晋王,就更不可能了,

“陛下恕罪。”晋王妃听到天和帝的话后,赶紧下跪请罪道:“儿臣不敢欺瞒父皇,此事是儿臣从章氏那里得到的消息,她的院子中有几个儿臣的耳目,下人言到章氏最近几日很是高兴,甚至妄言自己不日便会成为……贵妃。”说道这,晋王妃有些颤抖,她和安乐侯关系不睦,和晋王之间即便孕有一子一女,但是夫妻之间的情分也是少得可怜,能得到这个消息自然不是晋王和安乐侯告诉她的,那么,只能是她自己打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