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赔罪(2)+番外

菁娘正在检查晒干的药材,闻言向四下张望,见周围空空,唯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在师父那边。”

朝着施绵所指的方向看去,透过密密的竹子,模糊有绰约人影。

这会儿小叠池只余她主仆二人,虽说这一带百姓安居,多年未见歹事,但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有歹人行凶。

菁娘赶忙牵着施绵上了竹楼,匆匆从床头小匣子里掏出两个瓷瓶。

两人口中所说的师父是个医术高超的老大夫,有“东林圣手”之称,具体姓名无从得知,反正外人唤他大夫,小叠池的人皆称他为师父。

俩瓷瓶里是一些迷药,老大夫特意留给主仆俩防身用的。

菁娘抓着瓷瓶,施绵则是扶窗朝东面眺望。

竹楼很高,窗口掩在枯了的稀疏花枝后,她踩着一个小板凳,方能跃过竹稍看见更远的地方。隔着一小片竹林,有座白墙青瓦的简陋宅院,便是老大夫的住所。

此时,宅院前停着五六人,皆是护卫装束,敲门未见人应声,几人静候片刻,分别在宅院前寻了地方坐下。

“应当不是坏人。”施绵说道。

菁娘靠了过来,瞧了几眼,说道:“这么恭敬,说不准是上门求医的,回头万一师父没能救回,就该翻脸了。这种事多得很,你年纪小没见过,可不能轻信别人。”

施绵乖乖点头。

两人挨窗看了会儿,见对方一直没有动静,菁娘算着时间,觉得阿贵该回来了,叮嘱施绵不可乱动,拿着瓷瓶下楼守着了。

施绵继续在窗边盯着那边,她觉得对方不是来求医的,谁家求医会在傍晚时来?而且师父摆明不在家,正常来说,他们该离开,改日再来的。

退一步说,她能看见那边,那边理应同样看见竹楼的影子的,没找到师父,该过来询问一声,或者拜托她们帮忙传话才对。

都没有,为什么呢?

施绵总是有很多疑问,整个小叠池只有师父能为她解惑。

“多读书,等你身体好了,去外面走走看看,就会发现,所有的疑问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师父这样说。

施绵便每日认真读书识字,可整日对着书册笔墨,难免乏味。她想出去走动的,然而她体弱,不能走远。

菁娘怕她出事,难得出去一次,也是瞻前顾后,有个风吹草动就吓得脸色苍白。贵叔是成年男人,不懂她小姑娘的喜好,更说不到一起去。

小叠池就一个十三与她年岁相近,可十三特别讨厌她,根本不愿意与她说话。

施绵想起小时候见过的几个堂兄弟,他们每日呼朋引伴,时常闯祸,也从来不带她。

夕阳已落下一半,从高高的窗口眺望远方,能看见西面满天的红霞,橘色的日光洒落在漫山遍野的红枫银杏与绿树上,构成一副极其瑰丽的画面。

秋风席卷而过,远处的枝叶被吹得起起伏伏,浪涛一般。

施绵喜欢听风声,她闭上眼,听见沙沙的声响,知道风吹到了竹叶上;听见呜呜哀嚎,知道这是秋风掠过了岩洞;若是夹杂着哗啦声,那就是风很大很急,吹得竹楼旁的梧桐叶摇摆起来了。

“咦?”施绵突然睁眼,侧耳细听,捕捉到风中多出的悠扬曲调,比笛声细,比琴声清,是她不曾听过的声音。

她往东面的宅院看去,见门口数个守卫均恭敬站立起来,似乎在迎接什么人。

施绵扶着窗棱踮起脚,隐约看见一辆马车,车顶坐着一人。

声音便是从那里传来的。

马车驶得很慢,偏生秋风时起时歇,刚刚压下竹稍,不待她将人看清,竹子又立了起来,再次挡住。

施绵视线随之移动,忽地,飘渺的声音停住,马车顶上的人一偏头,朝着这边看来。

隔得那样远,施绵却觉得对方的视线好似化为实物,从竹梢跃过,直直落在她脸上。

那是个少年,她没看很清楚,但毫无疑问,她并不认识对方。

施绵轻轻掩窗,动作略微仓促,人藏了起来,发髻上长长的朱红绢带却被风留在了窗外。

后来,整个京城都知道,凶名在外的江北郡王是放下了矜贵的身份,俯低做小,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才抱得美人归。

原来不是常惊月嫁不出去,而是某些人配不起。

第2章 小九

一个小姑娘。

严梦舟没过多理会,一腿屈着,一腿支起,手肘搭在膝上重新将竹叶凑到了唇边。

将吹奏起时,瞧见竹梢掩映下的小窗悄悄开了条缝隙,那条飘在风中的绢带开始往回收。

大概是怕人发现,收得很慢,一寸一寸的。

严梦舟放下竹叶,一翻腕,掌中多了块圆润玉石,就要对着小窗弹出,突然停住。

那里面是个姑娘,年岁很小。

算了,不过是被人偷看几眼。

他将玉石收起,手指一松,竹叶随风飘走,然后单手撑着车顶,身形一矮,隐入车厢。

车厢中有一胡子花白的老者,被突然窜进来的少年惊吓到,无奈地摇头,“小叠池尽是老弱妇孺,殿下这性子需收敛一二,以免吓到人。”

“难怪大人会带我来此。”老弱妇孺,从道义上就对他进行了约束,让他无法如往常那般肆意妄为。严梦舟似笑非笑,“想来这几人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

“非也。”老者道。

老者姓袁,名正庭,十九岁高中状元,多年来在大江南北任过无数官职,后回京委任,官至右相。清廉公正,纠过皇帝的错处,教出许多学子,也处置过无数贪官污吏,一心向民,在百姓心中有很大的声望。

半年前辞官,归根状元镇上。

月前,宫中传来圣旨,送来一人给他管教,便是眼前这位少年,与太子一母同胞的四皇子。

这位皇子幼年曾流落民间,前不久方才找回,回宫不足三个月,就搅得宫中不得安宁。帝后念着他流落在外受了苦,对他多有袒护。

直到前不久的秋猎上,他竟明目张胆射杀了两个官宦子弟,又将六皇子在马后拖行至深山活埋。若非太子及时察觉异样,六皇子就要活活憋死在地下了。

后来虽证实是六皇子指使那俩官宦子弟为难严梦舟在前,但四皇子毫无皇家仪德、出手狠辣的事情,已经流传开。

皇帝狠心教训这个儿子,然而严梦舟桀骜不驯,认定自己没错,被侍卫强押着跪下时,那双清冽的眼眸狠戾如狼,看得皇帝心头发凉。

皇后为这个早年丢失过的儿子忧思成疾,皇帝又不能真的下死手去教训,便将人交给了辞官的袁正庭。

袁正庭已年过耳顺之年,斥责过帝王,斩杀过昏官,树敌无数尚能全身而退,自有一番能耐。只与严梦舟处了数日,就看出了他的本性。

不坏,对老人家还算敬重,只是人惹他一分,他必回以十分。

袁正庭有心教导,奈何他桃李天下,唯独自家子孙没一个成器的,大到宅院分配,小到一餐一饮,每日都在争吵,府中满地鸡毛,他根本无暇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