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189)+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当日颜子陵归来之日曾言,婢子阿英因阿青不知所踪,自知罪深,因而自尽。”越璟站起身,垂在身侧的双手攥起,“既是已死之人,怎会再次出现在临安城中?当时掌管塞上军政的州府仍是燕山府路,荥木,立刻着人调取炎和二年燕山府路任职情况。”

“提刑司已查过,炎和二年曾在燕山府路任职的大小官员……”罗旭故意在这里停顿下来,沉声道,“于今,无一幸存。”

第234章震虎

过去燕山府路的官员,有的因病而死,有的因小事被弹劾落职,困窘而亡,还有——炎和二年燕山府路的长官,后调任平江,传言因昼中常见鬼魅而发疯癫,最后于忠烈庙内投缳自尽。

这是南邾年间,第一个在忠烈庙吊死的朝廷命官。

现在回溯看来,此人定与塞上之事有着莫大的联系,只可惜当时无人能未卜先知,此事只当做普通的意外草草处理,连详细记录都难以找到。

越璟冷哼一声,“都死了?难不成家眷、仆从也死得干净?”

“那些大小官吏死后,家中仆役大多风流云散,真要找寻,是件难事。”罗旭抬袖,“提刑司尚有忠烈庙旧案未结,若皇上真要追查,请宽限几日。”

越璟略一思索,“再给你们三个月时间,若一无所得……”

罗旭再拱手,“若届时仍查不出结果,臣自然无颜再忝居两浙路提刑司之首。”

“好了。”越璟瞥到站在最末的几人正交头接耳,“罗大人光顾着说这些陈年旧事,还未将陈府的案子说完,恐怕已有人等得不耐烦了。”

闻言,正交头接耳、掸灰抻衣忙端正姿态,肃然站好。

“方才已说到,根据孔氏的家书、师尹证词,还有皇上确认,失踪的陈三夫人正是十年前随长公主出塞、又在立春时被抛尸在荷花池中的侍女阿英。”罗旭侧头很快地瞥了徐清一眼,唇角浮起一丝笑,“我们暂时还不知道是谁指使阿英,又杀她灭口,不妨将那个人称作‘某人’。”

不少人注意到了罗旭的动作,心中一寒。

“徐大人,不知您可猜过灯谜?”

徐清掀一掀皱起的眼皮,漫声问道:“罗大人为何有此一问?”

“下官一直认为,提刑司办案,与猜谜恰好相反。”罗旭提高声音,一本正经地答道,“案子发生便是结果,是谜底,我辈办案,为的是顺着谜底摸到谜面。”

徐清干巴巴一笑,“这样说,倒也没错。”

“所以,我们将案子往前回溯来看——”罗旭清了清嗓子,开始冗长的叙述,“十年前,这个‘某人’出于某种目的,将侍女阿英安插到长公主身边,必曾通过燕山府,燕山府官员此后因各种原因死去,或许就是因为灭口。且,燕山府长官死于忠烈庙,与三司左计崔明远的情况相似,而十年之前,崔明远恰任漠北军督运,亦在塞上,这恐怕不是巧合。”

徐清冷冷一哂,“漠北江南所隔千里,罗大人能将这两处想到一块儿去,倒有趣。”

“徐大人可别忘了,长公主生于江南长于江南,却殁于塞外,下官怎敢不对这两处多多留意?”罗旭说到激烈处,完全无视了满堂文武,“我着人去江南路调取了卷宗,那些在忠烈庙自尽的官员,十年前恰好都曾在塞上担任过官职。世上的事情若太巧了,下官更倾向于认定那是人为。”

“长公主殁后,阿英辗转回到江南,嫁入陈家。陈芸和陈四娘死后,孔氏在家书中坦言怀疑三夫人身份,恐怕亦在暗指三夫人与两人之死难脱干系。”罗旭摇了摇头,表情颇为遗憾,“不过,这些还仅是司中众人臆测,只能等找到孔氏后再行验证。仵作验得,陈芸与陈四娘均死于一种并不常用的毒物,或许能佐证此事。”

堂上一片安静,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罗旭条分缕析,连越璟都没有出声打断。

“至于子裁负责的两件案子……”罗旭舒一口气,语气缓和下来,“忠烈庙墙内骨骸年月已久,多有十七、八年,调取前朝卷宗,确在南北元年至南北三年之间,平江城内有二十余贵女失踪,所遗发钗等已有各族确认。十年前忠烈庙重修,骨骸多半在那时筑入。”

罗旭说起这案子时,朝堂内响起倒抽凉气的细碎声响。

累累白骨被筑在墙下十年,如今那道墙是被雷劈碎的,如此说来就是天意啊——这案子不论从哪一点看来,都令人觉得脊背发凉。

“这里又有一件极巧的事。”罗旭展眉,望着越璟,“皇上是否知道,自去年春瑶花节,陆家侍女碧兰被杀之后,平江城几大望族中,又有至少十名贵女及侍女遇害,与南北年间情形一般无二。”

越璟面色淡然,随口问道:“罗卿认为,这两件案子之间,联系何在?”

“臣认定这其中关系匪浅,且陈四娘虽身在临安城,亦可归至此案中。”罗旭突然抬起手,向着越璟深深一揖,“平江诸女遇害至陈四娘身亡前后,正当平王妃人选悬而未定之时;至于南北年间,恕臣斗胆一言,恐是选定吴越王世子妃人选之时。”

所有人望着罗旭,片刻后又将目光齐刷刷地转向徐清。

终于、终于说出这句话来。

如果一定要联系起来的话,十多年前的吴越王世子妃徐停云,与如今的平王徐隽,话说到这份上,还不够么?

罗旭终于要将矛头指向徐清了吗?真是令人又激动又胆寒的一刻。

不知徐清会做出怎样的反扑?

徐清似乎才反应过来的模样,将耷拉的眼皮完全撑起,松一松肩膀,挺起肩背,道:“原来罗大人说了这半日,是为了拉老夫下水?”

“下官不过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罗旭以一张冷脸相对,他断案从来讲求证据,在得到确凿的证据之前,他不会草率地下结论。

“罗大人的推断很有趣,让人身临其境,只可惜,全无一点证据支持吗?”徐清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一双老眼中流露出嘲讽的神色。

就算猜到了所有又怎样?桐庐死了,阿英死了,崔明远他们都死了,一个都不剩,没人任何人可以站出来。

罗旭不为所动,语气依然充满笃定,“平江城内最后一个遇袭的贵女是秦十八娘,秦十八娘被一连卷入碧兰和庶妹之死两件案子中,遇袭前曾向人求助。她所知,定不会少。如今听闻她即将醒来,很多事的谜底都会揭晓。”

徐清胡须一抖,枯瘦的手握成拳。

秦十八娘知道的太多了,她绝不能醒!

第235章故园

宫中道路蜿蜒,掩映在草木深处。

许久无人踏足的回廊传来错杂的脚步声,不多时,两道人影转过回廊。

“这个园子,你很久没回来过了吧?”徐隽拨开丛生的檵木,找出一条卵石漫的小径,一直通向门户紧闭的宫殿前。

“十年了。”沈青青信步穿过石径,在阶下驻足,抬头望着挂在檐下花格上空荡荡的笼子,“不过,与从前很像。”

徐隽上前推开门,门内端正地摆放着一双木屐,上面的系带颜色淡褪,但没有一丝灰尘。

屋内其他陈设亦如这般,或多或少有些显旧,但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窗下长案上,断裂的琴被半块绸布覆盖。

徐隽在屋内环顾一遍,笑着看向沈青青,“这里真有那么重要的东西,需要我特意告假陪你来取?”

沈青青低头打量了木屐一会儿,才提步跨过门槛。

屋内陈设一如当日,时间似乎在这里被封存,一点都没有流逝。

片刻后,沈青青转向徐隽,摇了摇头,“没有。”

“没有?”徐隽扬眉,伸手在琴弦上一挑,扭曲的琴弦泛起尖锐的声响,“那来宫中做什么?以现在来看,你若被人撞见,恐怕会很难办。”

“这种事没什么好担心的。”沈青青移到书架前,随手取下一本旧书,侧坐在书案旁,低头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