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142)+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一道的人压低声音,“可不要乱说,自从长公主死了,谁还敢再提这些话?”

“嗨,他们官场上的人不敢提,咱们私底下说说,又没什么。”说话的人满不在乎。

“你这个舅舅,出手果然阔绰得很。”薛麟坐在马上四下望一望,见街道那头运送各类家具的车还在不断驶来,不由感慨道,“看这个架势,都以为他要在这里长住下来。”

沈青青扶着帷帽的沿儿,轻声笑道:“我看,只要老太君一日不回去,舅舅便不会回去的。”

当今之世,孝字当头,沈双全可不会犯这么简单的错误。

“那我……”薛麟拉了拉马缰,“青青,我会住在皇上安排的驿馆内,有事只管来寻我。”

“好。”沈青青静立在门下不动。

薛麟策马走远,不久又调转马头,跑回来,“对了,青青,有事千万知会我一声,别自己一个人行动,这儿可不比平江,不是你一个人应付得过来的。”

“知道了,我也是一样的话给你,别一个人贸然行动。麟郎回去吧,宫里晚上还要传召你呢。”沈青青对宫中习惯了如指掌,“你该落座在平王下首,文武百官之上,不必过谦,至于那些总喜欢挑薛家的刺儿的老东西们,不理也罢。按着我告诉你的座位,绝错不了。”

“放心,聪明我不会,装傻倒很在行。”薛麟冲她眨了眨眼,露出一口白牙,“管叫他们碰了这个钉子去,臊一鼻子灰。”

沈青青走上台阶,轻轻笑着。

身旁仆从如云,真真比她当初还前呼后拥,进了二门,仆从换过一批,清一色换成仆妇和丫鬟,花团锦簇。

“表姑娘,老爷在正堂候着姑娘,老太君也在。”

“好,我这就去。”沈青青拿下帷帽,身旁有人接过去,“你们都退下吧,我不喜欢这么多人跟着。”

身旁的仆妇答道:“可是,老爷吩咐我们,一定要好好服侍姑娘。”

沈青青侧头笑笑,语气中带着不可辩驳的气势,“不妨,先退吧,我亲自去跟舅舅说。”

仆妇和丫鬟们这一回乖巧地应了,齐刷刷地退下去,“是。”

顷刻之间,偌大的庭院一片安静,只有一道墙外传来车马辚辚的声响,仆从们无声地搬运着家具物什。

两道鬼魅一般的影子出现在沈青青身后。

沈青青手搭在雕花门上,回过头,冷淡地道:“廿五,廿九,你们两个不用跟进来。”

“殿下恕罪,这是皇上的意思。”廿五低下头,“皇上吩咐了,要让沈双全知道您的身份。”

“知道又怎样?”沈青青环顾这所大宅子,笑盈盈地道,“金枝玉叶,前呼后拥,娇生惯养,这样的日子我也过过的。这位舅舅的排场,可一点都不输皇伯父呢。”

沈双全挥金如土,已将她当做公主一般供着了——或许是颜晗透了口风给他,又或许他表达对于女孩儿的喜爱的方式只在于此。

总之,富贵已极,就算不告诉沈双全她的身份,沈双全也不会亏待了她。

廿九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廿五又说了一遍,“这是皇上的命令,属下们只知道执行,不敢违抗。”

“好无趣。”沈青青皱了皱眉,“算了,随你们。”

她推开浮雕着百样花草的雕花门,大堂内提前笼起火盆,木柴在火中“哔啵”作响,松木清新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沈老太君一身大红绸衣,四平八稳地坐在主座上,龙头拐杖斜倚在一旁。

沈双全坐在左首,脸上带着商人独有的亲切笑容,一看到沈青青,急忙起身相迎,“我的好青青,舅舅一路上最惦记的就是你了,这两位可是薛家的小哥?我说薛家真是太客气了,还派两个小哥保护青青……”

廿五向沈双全抱了抱拳,语气平得如一条绷直的线,“皇上命我们随行保护祁连长公主。”

“哈哈,这位小哥,你不要这么紧张嘛,我租下的这宅子很安全。”沈双全捋须笑着,突然一顿,捻着胡须的手指一错,险些将脸扯到变形,“什什、什么?!”

他猛地跳起来,原地转一个圈,目瞪口呆地看着沈老太君,又立刻转过身,愣愣地看着沈青青和她身后的护卫。

“皇、皇上?”沈双全张大的嘴好半天才动了一下,“不对,不对,重点是……祁连长公主?!”

桐庐公主殁于塞外,后追封祁连长公主。

“我的妈呀!”沈双全由衷地长叹一口气,接着说出一句令人意外的话来,“这么说来,颜晗那小子可算不用整日愁眉苦脸,寻死觅活了!”

廿五和廿九拉下本就不怎么好看的脸,公主的婚事最要紧的还是皇上首肯,这事现在还没影呢,怎么人人都默认他们公主就和颜晗是一对?

沈青青向着沈老太君盈盈施礼,“不论如何,是老太君救了我,舅舅也总还是我的舅舅。”

沈双全拍拍心口,这日子过得太刺激,他有些受不住啊,忍不住颤颤道:“好孩子,别的且不说,你若真是公主殿下,那陆家的老爷才是的你正经舅舅,我这一个生意人,当不起啊。何况……”

怎么一眨眼,自己就成了国舅老爷呢?太刺激了,做梦都没这么刺激。

沈青青冲他霎了霎眼,轻笑道:“我说是,就是呀。哥哥才不敢说一个‘不’字。”

她回头看了看廿五和廿九,“你们说是不是?”

廿九低下头,廿五点头如捣蒜,“殿下说的是,沈家营救长公主,悉心照料,封侯亦不为过。”

“你倒乖觉。”沈青青一笑,“所以说,大舅舅,不必担心的。”

第175章甥舅

沈双全愣愣站在原处,直到大门被关上,才回过头看着沈老太君,迟疑道:“老太君,这些都是真的吗?”

沈老太君眯着眼,慢条斯理地吹去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头也未抬,“不必猜疑,万事顺其自然就好。”

“可是,老太君,这实在……”沈双全很不淡定。

他到现在也没想明白,怎么出门跑一趟生意,外甥女就成了金枝玉叶?

可是许多人都这样同他讲,好像这是一件极自然的事——不是他在梦游,就是旁人睡迷了吧?

“不记得你云妹子当年带回来的东西了?”沈老太君睁开一只眼,“是她的,不论如何总会是她的。菱丫头,本就不是简单的。”

“……可老太君明知道,外甥女绝不可能是长公主,只说年纪,便对不上。”沈双全长长叹口气。

当初沈云带着幼女和腹中孩子归家,随身小心收藏着半枚龙纹玉佩,当时老太爷便说,这两个孩子的出身不简单,可沈云却死守着那个秘密,到死都没有提起过。

后来老太爷与沈云先后辞世,沈老太君是嘴紧的,不爱搬弄这些是非,宅子里的人渐渐将这事忘了。

沈老太君拄着拐杖站起来,拍拍沈双全,和蔼一笑,“你许久没有见青青了,去和她说说话吧。”

“哎,我这就去。”沈双全应下来,埋头就走,为今的办法,也只有亲自去问沈青青了。

错落有致的小院中摆满了盆栽的月季,翠芽披着秋袄,一手提一把小巧的水壶,一手拿着小剪刀,细心修剪月季枝条。

见到沈双全,翠芽含笑一礼,“大老爷来了,娘子和小郎君方才还在说呢。”

沈双全笑眯眯地问道:“怎不多叫些人来伺候?”

“娘子不喜许多扈从,她说这样就好。”翠芽用小剪刀绞下一朵花,磨去枝条上的硬刺,回身打起厚厚的毡帘,“大老爷随我来,娘子在书房。”

小客厅内收拾得干净齐整,中堂的字开阔大气,下面垂着一幅设色清雅的岁寒三友图。

书房在客厅西侧,用青漆的帘子隔开,里面传来七零八落的读书声。

翠芽将竹帘掀开一角,支在门框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