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公主种田记(138)+番外

作者: 竹叶溪 阅读记录

沈青青静静看着,忽然想起越璟的话来。

她永远也不会切身地知道,父母失去儿女的痛苦,到底是如何的。

所闻所见,比起心中的痛苦,根本不足道。

第169章通融之心

沈青青走向薛麟,低头细看验尸的记录。

死者为余杭桃林镇周平,新科进士,八月初四日获礼部特准归家探亲。八月初八夜,被人发现浮尸江中,验得死亡时间在一日前。

手臂、肩背、面部都有多处青紫挫伤,前额、后颈有砖石砸伤共三处,凶器为桃园西南墙外一块青砖。

“你回来了。”薛麟搁下卷宗,侧眼看向一旁将脸埋在双手中的周老大,“真想不到,这位船家……”

因不愿沾染晦气而没有打捞的浮尸,竟是自己离家半载的儿子,这样的巧合,真令人可叹可悲。

“就好像上天在作弄人一般吧?”沈青青将卷宗翻过一页,后面夹着几张草草记录的问讯单子,是桃园中的居民的陈词。

薛麟摇头,“我虽看不过船家那事不关己的模样,可这样的作弄,太严重了。”

“是啊,罪不至此。”沈青青放下卷宗,走到周老大身边,“船家,你还记得那些渡河的书生说过什么话吗?”

周老大放下双手,露出布满血丝的眼,粗糙的手掌猛地抹了抹眼角,才哑声道:“是昨日那位小娘子啊,多谢你们。我已告诉方大人,那会儿是半夜,看不真切,船在对岸,也听不清他们说的是什么话,听着应是平江那边的。”

一匹快马停在驿馆外,朱启山大步跨进大门,“大人,查清楚了,八月初四离开的临安城往平江方向走的试子有数十人,其中一半是平江人,另一半都家住临安城外。”

“经过桃花渡就是平江的地界,家住余杭的试子途中各自归家,多半不会行至桃花渡。”方扶南点头,“也即是说,前夜,周平与其余平江试子行至桃园时,或与同伴发生口角、或遭遇山匪之类,遭到杀害,后被抛尸水中。”

“大人,应是如此。”朱启山想了一想,又道,“死者所受的皮肉伤极多,且面部尤多,是试子们口角进而打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方扶南铺开一页空白的卷宗,点头,温和道:“我知道。”

“那大人为何不下令追回前日渡过桃花渡的试子?定还没走远。”朱启山一撸衣袖,急道,“不管是哪一个杀的,先都逮回来慢慢讯问,不怕他们不招。再说,这一瞧就是打群架,依下官看啊,跑了的一个都脱不了干系。”

方扶南看着他没说话,朱启山是他部下,与雷疏一般初入仕途,但与雷疏的生疏软弱不同,朱启山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恨不得一日就办完一桩案子,好在年末的考核上压过同僚一头。

朱启山绕过桌椅,将一沓纸放在方扶南面前,催促道:“大人快传书江南路的秦大人,请他封锁道路,搜捕逃窜的试子。”

“哎,我说你这人。”薛麟推开围在一旁看热闹的驿官,挤开朱启山,“你这人怎这么没耐性?事情还没弄明白,你就嚷着抓那群书生。读书人谁不想留个好名声?现被你抓去蹲了大牢,你叫他们往后怎么混?”

朱启山虎起脸,垂首作了一揖,不卑不亢地答道:“这是提刑司查案,薛侯爷还是不要插手为好。”

薛麟怒道:“你这人怎不讲理?我与你好好说话,你倒拿出什么公务不公务……”

“麟郎,不要动气。”沈青青拦住薛麟,看看朱启山,道,“朱大人追凶心切,我们旁人看着也动容,更不说死者的父母,只是我朝律令一向仁厚,的确不该冤枉不相干的人。”

周老大是个粗人,向来敬重读书人,也道:“那些小囝读书不容易,咱只希望抓到杀害我儿的凶手,大人千万不要为难其他囝。”

朱启山哼一声,转过身去,只向方扶南道:“方大人,昨日皇上得知新科进士遇害,特意关照定要彻查,大人难道也要违抗皇命?”

“懂得通融亦是查案之法,否则即便事事得以查清,也只得后世一句‘酷吏’之称。”方扶南起身,拍拍朱启山肩头,“你看你,这么点小事,也值得争得面红耳赤,还抬出皇上来?”

朱启山抹一把脸,低下头不说话。

他是极佩服方扶南的,年纪轻轻,断案缜密,而且从未有错判,办案结果人人敬服。

他自己空有一腔热血,就是没方扶南那么好的头脑,每每急着做出点功绩来,方扶南却说他心急。

“可是,大人,人到底还是要追查的。”朱启山还是不肯放弃。

方扶南道:“我已修书江南东路雷大人,请他留心。”

朱启山急道:“那位雷大人我也识得,当年在临安为官,不识好歹得罪了人,被调去平江,只怕是个靠不住的,大人还是嘱托秦大人才好。”

“我与他共事过一段时间,他那不着调的性子已好了许多。”方扶南温声道,“我们也不能事事都烦秦大人。”

朱启山不服气地揣起文书,将余下的事情禀告一遍,道:“大人,属下先回宪司处理其他事。”

周老大也道:“我回去看看浑家,她哭得不成样子。”

说罢,他佝偻着背行过礼,叹口气,慢吞吞往桃园方向去。

“啧,真是个难缠的角色。”薛麟看着朱启山离开驿馆,揉了揉手腕,问方扶南,“对了,昨日渡口旁捡的桃子和桃叶,你也看到了吧?”

“看到了。”方扶南无奈笑道,“多半是试子们经过桃园时溜进去摘桃,周平因父母看守桃园,上前制止,与同行试子口角甚至相斗,因而丧生。”

“这样说来,也很难说清究竟谁是凶手吧?”薛麟摸摸下巴,皱起眉。

有句话叫做法不责众,打群架死了人,总不能将打架的都定罪偿命,可不抓凶手,似乎又对不起死者。

“这可未必。”方扶南一笑,却不说下去,叫来驿官询问,“往来平江和余杭之间的渡口,除了桃花渡,还有几处?”

“再没有的。”驿官连忙摆手,“桃林镇这处码头很大,到平江的客人都从这里走,再没错的。”

“还有一处,你们不知道。”沈青青摇头,推开东侧的窗,遥遥指向连绵的群山脚下,“那处与天平山脉交界的山下,还有一处渡口,名为太平。”

第170章不太平

驿官摸了摸鼻子,看着沈青青不解道:“我们桃林镇只桃花渡一处渡口,娘子说的什么‘太平渡’莫非是个野渡?”

江南水流众多,为了方便往来,小渡口多得数不过来,但这些渡口只有附近居民使用,往来客商并不会特意走那里的水路,许多年轻人更是根本不知这些小渡口。

薛麟望着草木葱茏的山麓,想了一会儿,猛一拍额头,“太平渡,在翠微山下,河边有一株歪脖子枣树的那个,是不是?”

“不错,但那不是个野渡,而是个废弃的渡口。”沈青青走出驿馆,慢慢道,“当初,徐家军和薛家军共同建造了那处隐匿的渡口,以抵御北羌,战事结束后,渡口就不再有人用了。”

“难怪。”薛麟摸摸手腕,“去年经过山道遇上那伙奇怪的山匪,老太君便带着我们从这处渡口进了天平山。”

“果然如此。”沈青青眨了眨眼,正因那一次薛老太君途中遭遇袭击,解甲归田的薛家军重又聚集起来,并在天平山一带暗中活动。

驿官笑笑,忙将话来将自己的尴尬遮掩过去:“小娘子和薛郎君说笑了,方大人问的是试子们会经过的渡口,一个早已废弃的渡口还提它做什么?”

沈青青摇头:“若真有人从那里走了呢?渡口虽已废弃,但还可以用,知道那处渡口的人不少,有时或许也还会经过那里。”

驿官皱眉,现如今的年轻试子,哪会知道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