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草屋里的童年(16)

作者: 琴瑟琵琶琶 阅读记录

铁蛋儿“啪啪”地用手拍打两下,这个吸血鬼立刻缩成一个小肉球,被吸过血的伤口顿时淌出血来。

水蛭——在农村稻田、小河里很常见,小孩子们都很怕它,听说能钻到人肉里喝血,伙伴们都叫它“肉钻子”。铁蛋儿可不怕它,拣起变成球的水蛭,揉来揉去,它刚要伸展身体逃跑,又被揉回球形。

“我的血可不是好喝的!”铁蛋儿将它放在石头上,用小木棍用力扎它,才几下,水蛭伤口里渗出红色,翻着白色的肉。接着他脱下满是泥水的裤衩子,尿向水蛭。太惨了,水蛭挣扎着,翻滚着,被折腾得像一截无力的橡皮筋儿……

农家的劳作是辛苦的,收获是喜悦的。而对于铁蛋儿来说,苦中还有乐。

正文

25 我真成了小偷儿

[更新时间] 2012-07-19 09:23:13 [字数] 1582

25我真成了小偷儿

真正的农忙时节也就那么十几天,闲的时候,百无聊赖,铁蛋儿便和朴洋整日混在一起,有好几次不由自主要向游戏厅走。戒游戏瘾是非常难受的,但一想到那“第21名”就打消了念头。此后,不再接近老孔家那是非之地。

直到二十年后铁蛋儿回家乡,与朴洋“望孔兴叹”:老孔家与时俱进,电视游戏机淘汰,换成大型街机;大型街机淘汰,换成电脑,美其名曰“网吧”。两人还像当年那样互相调侃着:“这全是骗小孩子们的钱发展的。”“有脸说,不也有我俩当年的赞助吗?”“哈哈!”

转眼就开学了。铁蛋儿上六年级了,决定重整旗鼓,找回以前的状态。不时回忆起刚入学时妈妈的叮嘱:“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语文课上,焦老师让同学们买词典,说是以前的小《新华字典》不够用了。同学们纷纷换了崭新的、沉甸甸的大词典。铁蛋儿看着自己掉了皮的小字典,还是三年级时表哥用剩下的,他非常想换一本词典,但是又不想让爸爸为难,所以连续几日闷闷不乐。

“自己挣钱买一本。”朴洋看出了朋友的心思。

“你可拉倒吧,忘了以前咱俩捡铁被老师罚晒太阳了?”

“小偷怎么了?这回我还真就当把小偷,要不然白冤枉我们啦?”朴洋越说越来劲。

“难道你真想去偷?”铁蛋儿睁大眼睛。

“你说得怎么这么难听呢?这怎么能叫偷呢?这叫为了词典、为了朋友、为了……啊!”朴洋想不出来还为了什么了。

“那就信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铁蛋儿真有点感动。

“听我的,今晚就去学校偷书卖钱,换词典!”

又是夜幕降临。他们来到校门口,校园里一片漆黑,打更老头儿的屋子也黑着,看来是喝点小烧酒睡去了。今晚月亮没出来,两人都看不清对方的脸,这也为行动成功提供保障。

“怎么进去呀?”铁蛋儿压低了声音。

“钻。”朴洋指着大门下面的一个缝隙。

“这也太窄了吧,跳墙吧。”

“你傻呀?从那么高的墙跳下来,摔折腿是小事,咕咚一声,像死猪肉摔在地上,不得把老头儿惊出来呀?”说着趴在地上,艰难地往里钻。

这个缝隙刚好够一个人爬过去,胖一点的都会被卡住。铁蛋儿紧随其后,爬了进去。他们顾不上掸掉身上的尘土,搜索没关窗的班级。

“嗨,这个窗子能打开!”朴洋低声叫着。

原来这扇窗少了一块玻璃,手伸进去把窗闩打开,二人跳了进去。还真翻出一些书本,但都是些破旧的作业本。

“朴洋,我找到一些墨汁,要吗?”这是用来刷黑板的“芳香墨汁”,班级每周末都要刷一次黑板,但一点都不芳香,整个教室全是臭的,这也是周末刷黑板的原因。

“要。”他也不知道收破烂的能不能收。

二人跳出教室,把赃物放在外面窗台,继续搜寻别的班级。

“朴洋,快来看。”铁蛋儿隐约见到四年一班讲桌上摞着好多本子。

“没错,四年一班李老师可能留作业了,外号‘李老狠’,写不完的作业还要加倍,作业本必须多。”朴洋边说边摸索着找入口。

很幸运,有一扇窗没有闩,但被木条钉着。铁蛋儿很着急,用力推了一下,没开,再一用力,“啪”的一声,木条断了,响声穿透静寂的校园。

“哎呀妈呀,你疯啦?完了,完了!”

二人同时向打更老头儿的屋子望去,果然,灯亮了。从里面走出一个人,打着手电筒照来照去。

“谁!谁呀?”

二人撒腿就跑。

“站住,小偷!”

手电筒的光柱像舞台的追光灯一样,照着他们逃跑的背影。哥俩头也不敢回,跑到大门那里,借着惯性,顺势趴下,像泥鳅一样钻出校门。老头儿不肯罢休,扒着门,晃着手电筒,不停地叫骂。他们一口气跑回了家。

“没认出我们吧!”铁蛋儿惊魂未定。

“不……不可能!大黑天的。”朴洋大口喘着粗气。

俩人对视着,突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看你往里爬得那样,笨得要死,出来倒比我快呀!哈哈!”朴洋调侃着。

“有脸笑我,你也身手不凡呀!哈哈……”

“对了,明天,换一身衣服,免得认出我们。”还是铁蛋儿细心。

“嗯,可惜你的词典泡汤了。”

“没事儿,咱没偷成,就不算小偷了吧?”铁蛋儿如释重负。

夜还是那样静,似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不过,他们享受了违背道德的快感。

正文

26 美 味

[更新时间] 2012-07-19 09:23:28 [字数] 1059

26美味

妈妈去世的四年里,爷仨相依为命,为了照顾两个孩子,爸爸没有余力外出挣钱。在铁蛋儿的记忆里,那些年从来没买过新衣服,都是穿别人送的旧衣服。爸爸的头也是自己剃,而且,还是光头。

“爸,你脑形不圆,剃光头太难看了。”妹妹说。

“这就不用去理发店了。”

每年三月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吃了一冬天的土豆、白菜、咸菜,一提到这些东西够了。爸爸想方设法改善饮食,但也只是形式上的改:土豆丝、土豆片、土豆汤、土豆块……

门前那几棵大榆树结出了鹅黄嫩绿的榆钱,一串串的,长得像古代钱币,这可能也是人们叫它榆钱的原因吧。铁蛋儿领着妹妹上树摘榆钱吃。妹妹高举双手,接着树上摘下的榆钱,大把大把撸下来,吃起来很甜。

“今天吃榆钱饭。”爸爸也来了兴致。

“啊,这东西也能做饭呀?”铁蛋儿站在树上问。

“当然,你爸小时候连这榆树皮都吃。”

妹妹用牙撕下一条榆树皮,嚼了嚼:“呸,呸,不好吃。”

“哈,不是这么吃的。那时,粮食不够吃,你奶奶就把榆树皮扒下来晒干,再磨成粉,掺点玉米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