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混在大四的日子(50)

西藏人民出版社招编辑发行若干,要求身体健康,能适应高原反映,其他不限。待遇从优,录用后按照国家公务员待遇,没入党的立即入党,预备党员的马上转正。希望广大毕业生前去应聘,为我国西部出版事业做出贡献。报名从速,名额有限。

2005年3月1日

(特别提醒:凡是去西藏人民出版社工作的同学可获得由学校提供的西部贡献奖金5000元人民币。)

看完西藏人民出版社的招聘信息,又看到了志鸿教育集团的面试通知,被通知的人一大堆,感觉凡是投过简历的都被通知了。祥善、国民、朕都被通知了。我真为祥善拿捏了一把汗,我还真担心他找不到工作,像他这样单纯的孩子在面试的时候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呢?

这时候,朕突然出现在我的身边,提着一个壶,不用问肯定打水去了。

朕说,在看什么呢?

我说,恭喜你啊,你被志鸿教育集团录取了。

朕说,真的假的?别骗我啊。

我一边笑一边指着志鸿教育的那张面试通知,你看那就知道了。

朕看后,满脸失望,就知道你在忽悠我!是面试哪是录取!我靠,这么多人参加面试,我肯定过不了!

过了一会儿,朕一本正经的对我说,阿文,你觉得我去西藏工作怎么样?

我知道,肯定是朕看到了西藏人民出版社的招聘启事。我说,你为什么想去西藏?你先说说你的理由吧。你就不想留在北京?  

八十一

朕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不想。北京人太多。北京竞争太激烈,我能力太低,肯定适应不了。我已经想好了,我不能一辈子活在父母为我设计的生活当中,我已经长大,我要过独立的生活,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都是他们帮我设计好的,就连高考时填报的志愿都他们代劳的。我老爸还说,我一毕业就要我去他们厂里工作。他们太无理了,太武断了,太不注重我的感受和尊言了,我受够了!我不能总是为他们而活,我也要为我自己而活。反正我已经想好了,不管他们如何反对我都要去。我去西藏的目的很简单,说的难听一点,就是逃避现实。北京、天津的压力太大,我受不了。我不想拼死拼活的去找工作,也不想家人一切都为我安排,我想轻轻松松的工作,稳稳当当的生活。我早就说过,我是一个简单的人,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简单生活就是我要的幸福。

我没想到,朕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感觉这些话一直藏在他的心里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说出来。但我还是吃了一惊,惊讶的问,你刚才说的是你的真心话?

朕越发严肃起来,我说的一切都是我一直想对我父母说的。

我说,可是你认为去西藏就没有一点压力了吗?

和北京、天津比起来,西藏的那点压力根本算不了什么。

虽然朕经常喜欢和我开玩笑,但这次绝对是真的。因为他的表情和眼神欺骗不了我。

回到宿舍后,国民正在宿舍等我,冯鹤也在。

见我来了,国民说,阿文,我跟你说件事。

什么事?

西藏人民出版社不是来我们学校招人吗?我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去试一下。这样一来,学校奖励我的5000块钱还可以还给给你……

我立即打断国民的话,我说,如果你真想去西藏工作,做兄弟的,我支持你!如果你是想为了还我的钱而去西藏,那我劝你最好放弃你的想法。

国民见我有点生气了,赶紧解释说,阿文,我是真的想去西藏。于是国民给我讲述了他想去西藏工作的理由。

我高二的时候西藏这块圣土就已经是我这一辈子最想去的地方了。因为西藏是中国甚至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一块净土,那里有世界上最蔚蓝的天空,最洁白的支朵、最清澈的湖水、最险峻的高山,无论你在生活中遇到多少困惑与烦扰,高耸的神山和辽阔的圣湖,将是你的灵魂得到彻底放松、休憩的最好的地方……以前觉得去西藏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学校给了我这一个机会,我没有理由不珍惜……秦文,你应该明白,我内心深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2

去西藏成了国民和朕的共同的梦想。

朕去搜集所有与西藏有关的资料,图书馆里有关西藏的游记文章和图片全被朕复印了下来,为此朕还特意买了一本《藏地旅行手册》,越看越觉得西藏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我陪国民去系里打听以往西藏人民出版社来我们系要人的情况以及各方面的待遇如何,往届毕业生有没有去,现在情况怎样等等。

系主任听说国民和朕想去西藏工作先是惊讶后是鼓励。系主任说西藏人民出版每年都来要人,但是已经有十年没有人去了。每次他们都是希望而来,败兴而归。我们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现在的学生奉献精神太少了。西藏有什么不好?我们学院的院长在西藏干了八年呢!所以,你们要想去的话,可得认真的想一想,别是凭着一股冲动,等系里帮你一切弄妥之后又反悔了这可不行。

国民说,已经考虑很久了,绝对不是什么冲动。

系主任仔细看了国民一眼,说,你不就是考试作弊被抓住的那个学生吗?想不到你还有这样的奉献精神。如果你真想去,系里还可以向学校申请恢复你的学士学位。

我赶紧替国民回答,他是真的想去!他已经做了好多准备了!

后来系里领导告诉我们,我们系九五届的一个毕业生去了西藏,可以向他打听打听一些具体的情况。国民问这个人当初是什么情况下去的。他们说,他当时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一气之下就去了西藏。他的学习成绩在系里数一数二的,还过了六级呢。对了,那边有个要求,你们必须通过四级,因为你们一去就是公务员待遇。

这倒不是什么难题,他六级也过了。我说。

于是国民就打电话给那个师兄。先是打手机,那边回应是“已关机”。后来就打他办公室的电话,是另外一个人接的。对方很客气的告诉国民,他要找的人已经离开了这里,几年前就走了,去了北京。国民很惊讶,为什么要离开呢?不是说要工作八年吗?这对国民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但丝毫没有动摇他去西藏的决心。

很多同学知道了国民和朕要去西藏工作,可能是系里领导告诉了那帮学生会干部,那帮学生会干部又告诉了他们身边的人,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整个系的同学都知道了。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表示不解,都来劝阻国民和朕,尤其是朕。  

八十二

风哥用了一个词“浪费”来形容朕的做法。他对朕说,你去西藏简直是一种人才的浪费。风哥的证据很充足,他说朕理想主义色彩太浓,西藏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去了之后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接踵而至。西藏只适合做短暂的停留,如果一辈子停在那里,朕的一生就这样毁了。又说,朕不比国民,国民去西藏是一种体验,体验促成他的写作,而朕去西藏能够作什么呢,再说朕的身体那么胖,肯定吃不消,肯定会有高原病,还说一个人在高原呆久了会短命的。最后,风哥劝朕还是现实一点好,不要被理想冲昏了头脑,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