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956)+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大宋舰队出动了四百艘战舰,穆斯林五国联军舰队的舰船数是一千四百余艘,舰船数量的对比是一比七。但是,依靠冷兵器接舷战的传统海军舰队与拥有坚船利炮的先进舰队在实力上的差距显然不是七比一的舰船数量能够弥补。海战只持续了两个小时,穆斯林五国舰队最终只有七十多艘舰船逃出。

而在大流士海战中,一直藏拙的大周舰队也终于显现出了“先进舰队”的威力,以正面迎战重创塞卡联合舰队,夏国海军舰队侧翼攻击,海战持续四个小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塞卡联合舰队损失了过半的舰船。

这两场海战彻底击垮了大食半岛的穆斯林联合舰队。

西塞尔柱帝国求和。

八月初十,以西塞尔柱帝国为首的穆斯林七国与夏、周、宋三国在兴夏港和谈。

九月初一,签订十国《兴夏条约》。

作为战败国,七个穆斯林国家除了赔偿夏、宋、周三国的战争款外,并开放各国对应的贸易港口为通商优惠港口,给予夏、周、宋三国穆斯林城邦之间通商和居住权等优惠待遇,即谓最惠国待遇。

除此之外,夏国还得到了西塞尔柱帝国辖下的波斯科吉卢耶行省,接近五千一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周得到了阿曼国的索科特拉群岛(今属也门);大宋得到了卡尔马特国的苏哈尔行省。

波斯湾战争的最终胜利对于夏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仅巩固了现有领土,而且进一步扩张,形成了波斯湾东岸的一个狭长地带的国家。

大宋得到的苏哈尔行省,位于兴夏海峡的南部,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与夏国的兴夏港,一南一北扼住了波斯湾进出的咽喉通道。

大周得到的索科特拉群岛,总面积三千八百平方公里,位于大食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是印度洋通向红海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同样重要——卫希颜为柴赟的眼光点一个赞。

波斯湾战争和《兴夏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后续的连锁反应。

首先是阿曼国,不仅赔了款,还割让了一个群岛,对西塞尔柱和卡尔马特国的怨气很大。

然后是萨那、吉达、麦加、麦地那这红海四国,他们没有割让土地,至于优惠港口和最惠国待遇什么的,倒还不算什么,但是平白赔了一笔让人肉痛的战争款,还有海军舰队的损失,以及赎回战俘的费用,这些加起来,国库去了十分之一,对发起圣战的西塞尔柱当然是怨恨不小的——发起圣战没错,打败了就是大错!

卡尔马特国的怨气也是很大的,她的战争损失仅次于西塞尔柱,当即列了个损失单子给巴格达,要求塞尔柱苏丹给予补偿。

红海四国和阿曼也都列了个战争损失单子,递到巴格达。

西塞尔柱苏丹愤怒了。论战争损失塞尔柱是最大的,不仅担负的战争赔款最多,舰船和兵员的折损也最大。战争失败,也因为同盟舰队的无能,现在还向他要补偿?他向谁要补偿去?

裂痕由此扩大,并最终造成了分裂。

同年十月,西塞尔柱因为战败和庞大的战争赔款导致了内乱,忠于哈里发的大食贵族组织军队攻打苏丹皇宫,失败后护着哈里发逃往麦地那。麦地那伊玛目以哈里发的名义号召红海诸国讨伐“逆贼”,麦加、萨那、阿曼和卡尔马特四国相继响应,七万联军攻打巴格达。

叙利亚的赞吉王朝趁火打劫,发兵四万攻打西塞尔柱。

十二月,麦地那五国联军攻入巴格达,俘虏西塞尔柱苏丹。赞吉王朝军占领了巴格达以北地域。巴格达陷落之后,西塞尔柱辖下的波斯九行省宣布独立。

西塞尔柱帝国亡。

从波斯湾战争起始至西塞尔柱帝国灭亡,仅仅半年时间,大食半岛风云变幻,几家得利几家损。就穆斯林.世界来讲,是经历了又一次的内部资源重分配。但是,从总体看,由于夏、周、宋三个东方帝国的得利,穆斯林王国的统治区已经缩水了一部分。而且,这个缩水还没到终止的时候。

“穆斯林.世界既团结,又是一个可能随时引爆的火药桶,”卫希颜在政事堂阐述军事战略时道,“因为宗教分裂不可调和,所以穆斯林.世界不可能和谐共处。……内乱、战争不可避免。”

大宋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合适的推动。

世界风云的变幻,也再次给大宋君臣上了一课:

国之倾覆,内乱为根,此为恒理。

作者有话要说:又搞垮一个国家~

研究中世纪的中东,简直让人头大,比中国的春秋战国和五代十国还乱~~~

☆、大道言政(一)

大宪二十五年二月,距离西塞尔柱帝国的覆灭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报纸让这个世界的距离拉近,即使是大宋京城的普通百姓,也能通过报纸上的“环球时事版”了解到数万里之遥的一个国家的灭亡,当然这个国家对于大多数宋人而言,不过是一个拗口的陌生的名称。

对于仍在帝京城的伊本·路西德而言,这就是大事了,让他震动得一时不能言语。然而,穆斯林王朝的起落对于伊斯兰信徒们来说已经不是罕见的事了,自从大哈里法帝国分裂后,各个穆斯林王朝便如流星一样,各个灿亮一时,没有恒久的。路西德对于西塞尔柱帝国的覆亡并没有多少感伤的情绪,毕竟他是来自安达卢斯(今属西班牙)的大食贵族,对于控制了巴格达哈里发的突厥人着实没多少好感。

但是,路西德担忧巴格达的友人。

穆斯林王国之间的战争往往与教派斗争相伴随,作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派别,逊尼派、什叶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之间的刺杀与武装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又以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斗争最为激烈。路西德明面上是逊尼派信徒,实际上是什叶派,他从巴格达迁到麦地那,就是因逊尼派的排挤之故。麦地那和麦加作为所有伊斯兰教信徒的圣地,汇集了各个教派,更有包容性。但是执掌麦地那政权的是逊尼派,如今又迎回了信仰逊尼派的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而巴格达因为西塞尔柱苏丹奉行教派并存使得什叶派有了发展,如今很可能会面临逊尼派的清洗。路西德唯有寄望同时攻入巴格达的卡尔马特国,这是什叶派掌权的国家,希望能在教派清洗中对什叶派信徒起到庇护作用。

无论路西德如何忧心,但他身处遥远的大宋,对于巴格达的什叶派命运,唯有祈祷真主保佑。

作为穆斯林的一员,路西德对大宋的感觉是复杂的。但是还谈不上仇恨,毕竟他出生在安达卢斯,格拉纳达才是他的国家。而穆斯林联合舰队的战败更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宋周这两个东方帝国在军事上的强大,而军事上的强大与技术分不开。路西德在戒备之时,随之增强的,是更坚定的学习心态。

《古兰经》说:“学者的墨水比殉道者的鲜血更为神圣。”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