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955)+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所以,西塞海军出动的这一千艘战船看似多,其实多数是一千料以下的小型战船,可载兵士五六十人,主要战术是包围后打接舷战。

与西塞海军比起来,夏国海军只有四百艘战船,数量上悬殊得紧。但是夏军的战船除了部分是由当地商船改造的战船以及从海盗中缴获的中小型战船外,其余多数是大宋卖给夏国的一千料以上三千料以下的水师战舰,其装备更是冷兵器战舰的顶端。夏军依靠这样的战舰在波斯湾、大食海和西印度洋清剿了不少海盗,还隐下旗号打劫了不少贩运黑奴的大食商船,其丰厚收获是夏国这些年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夏国海军中就有不少打劫“解救”出来的黑奴,他们对穆斯林王国充满了仇恨,又因为一无所有,而军功能让他们获得财产,都抱着拼死得富贵的心态,而党项族的水兵为了捍卫生存之地,其搏战之心不会比黑人水兵小,还有一部分水兵是波斯的奴隶,与黑奴一样,为了捍卫自由,可以死战之。

西塞海军的士气也不差,为了驱逐占领国土的异教徒,这些穆斯林信徒有着为圣战赴死的信念。

双方在士气上相差无几,双方的海军兵力也相差无几,西塞军在战船数量上占优,而夏军在战船配置上占优,所以,初期的海战双方打了个旗鼓相当,几场海战下来,胜负五五,各有损折,但都没有伤到主力。

所以,这场战争打了一个月,从波斯湾内打到波斯湾外,打到西印度洋,却没有出现能够“一锤定胜负”的战役。

于是,西塞国便拉盟军入场了。

西塞国的盟军来自于是波斯湾西岸的卡尔马特国。

这两个国家因为陆上领土和海上贸易有过几次摩擦和战争,但毕竟都属于穆斯林,卡尔国政教合一的首领伊玛目也是奉巴格达的哈里发为宗教领袖的,西塞苏丹以哈里发的名义发动驱逐异教徒的海上圣战,卡尔国伊玛目不太好拒绝,更何况,夏国占据波斯湾东岸,也有损卡尔马特国的海上利益。

于是,卡尔马特国响应巴格达的“圣战”号召,出动七百艘战船,加入到波斯湾战争。

夏国一下陷入劣势。

就在这时,夏国也有了“盟军”。

这个盟军却不是来自于大宋,而是夏国的覆国之敌——大周。

大周帝国向塞、卡两国宣战。

参战的理由是:塞马联军打劫路过的商船队伍,造成人员损亡,其中就有大周的商船。

卫希颜听了军情司的汇报后,嘴角直抽。

大周这个宣战理由还真不是找的借口,就有那么一伙海盗扯着西塞和卡尔国的海军旗帜,趁着三国海战的当儿趁火打劫,但他们实在太没有眼力见,趁火打劫的对象恰恰是伪装成商船队伍的大周海军,正想经过战场外围造成个“误伤”什么的,结果就有这么一伙“塞卡海军”撞上门来,真是瞌睡有人送上枕头。

总之,大周将错就错,认定了打劫他们“商船队伍”的就是塞卡两国的正规海军。

还顺手给大宋递了个参战的理由——被袭的商队中也有大宋的商船。

“柴赟这家伙有够无耻的。不过,还算上道。”

卫希颜对北周掺合战事是有预料的——即使柴赟不知道波斯湾是“石油海湾”,但是在西印度洋占领海上据点是符合大周利益的。不过,北周抢在大宋参战之前出兵,这一点却是出乎意料的。

既然计划出现了一点点变故,卫希颜就没有按照原计划立即出兵。这场战争延续的时间越长,于大宋来讲,利益越大。

北周的参战让夏国的劣势一下扭转过来。

夏国君臣的心理当然是复杂的,覆国仇敌一下成了同一战线的盟军,这个转变着实有点大。但国与国之间没有永久的仇恨,现实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夏国面临海战的劣势,即使这个主动掺合进来的“友军”让人不是滋味,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掉转船头报国仇。当然,夏军对大周海军也不可能表现出热情的欢迎姿态。

于是,双方就等于是各自为战了。

或许因为夏周舰队没有协同作战的缘故,也或许因为大周参战的舰船并不多的缘故,总之,夏军的劣势虽然扭转,却也没有出现压倒性的优势局面。

但是,几场海战下来,塞卡联军的舰队和人员折损达到了百分之四十,这让两国海军统帅都慌乱了,而让他们最恐惧的是周军战舰拥有比拜占庭人的“罗马火”更为恐怖的武器。

两国海军统帅的报告呈到了巴格达和胡富夫。

巴格达与胡富夫认为必须联合穆斯林王国的力量,才能驱逐强敌,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于是,西塞尔柱苏丹以巴格达哈里发的名义,号召半岛上的所有穆斯林王国和城邦加入圣战,驱逐东方入侵的异教徒国家,保卫穆斯林的领土。

在“圣战”号召下,大食半岛沿海的阿曼、萨那、吉达、麦地那、麦加几个沿海城邦都派出了舰队参战。塞尔柱联军舰队达到三千四百艘战船,参战兵员达到七万。

大宋参战的时机到了。

此前,大宋分别派遣使臣向巴格达和胡富夫传达了严厉的谴责,要求两国赔偿被袭的“大宋商船”的损失,塞、卡两国当然是否认了海上袭击事件。

而袭击事件的真相显然是不重要的,无论大周还是大宋,需要的只是“师出有名”。

当军情司接到塞尔柱发出圣战号召的情报后,大宋即发檄参战。

就在大宋传檄使臣抵达巴格达的第三日,大海战爆发。

塞尔柱联军舰队分两路。

第一路是西塞尔柱与卡尔马特的海军联合舰队,从波斯湾内攻打夏国的布尔什港。

这一路联合舰队在大流士岛屿西南五十海里的洋面,被夏周两国的海军舰队堵截,爆发海战,史称“大流士海战”。

第二路是波斯湾之外的联合舰队,位于红海东岸的萨那、吉达、麦地那、麦加四国的海军舰队从红海出发,在阿曼国的西拉湾会合阿曼舰队,攻打扼住波斯湾咽喉的兴夏海峡之东的夏国兴夏港。

这一路舰队在马西拉岛东南一百海里的洋面遭遇大宋舰队,爆发“马西拉海战”。

参战的大宋舰队是大宪十五年成立的西洋舰队,舰队驻地位于故临国西海岸的华印港(今印度卡利卡特),属于大宋领土——故临国向北征服南毗国后,就将原属南毗国的科泽科德贸易港城市卖给大宋,作为对大宋友好援助的酬谢,大宋在此设立华印县,辖地一百二十八平方公里,是大宋在印度大陆的第二块领地。

华印港与阿曼国分处大食海的东西,大宋舰队从华印港出发,数日就能抵达阿曼海域。宋军探哨舰在西拉湾东北面的马西拉岛屿一带游弋,这里是红海舰队联军会合阿曼舰队后攻打兴夏海峡的必经之路。七月十八,宋军一艘探哨舰发现了敌情。三个小时后,马西拉海战爆发。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