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780)+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关于巴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究竟有多富?卫希颜记得美菲公司打了个很幽默的比方:“巴西和澳国铁矿是田径赛场上的种子选手,别的选手需要一遍一遍的越过1.5、1.6、1.7、1.8、1.9、2.0的标高,而他俩可以直接跳跃2.1的标高……”在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一些铁矿山,铁矿石挖出来以后,可以直接装车运到港口出口;而中国普遍出产的铁矿石需要经过好几道冶炼工序,才能达到这两个国家原铁矿石的品位。

而在大宋这个时代,这两个地方应该只生活着一些土著,还没有建立国家,只要宋商开辟出新航路发现它们,就将毫无阻力成为大宋的天然矿源地。

而澳大利亚所在的大洋洲就在印度尼西亚,也就是南洋水师打败的三佛齐国的南面,因为没有位于宋朝与大食的南洋航线上,所以一直未被发现。后来,南洋水师打败三佛齐,取得柴历亭,更名为华宋州,卫希颜就面向大宋海商悬赏“三佛齐以南的新大陆”,引得有实力的海商积极往南探索新航路,半年之后就发现了澳洲。

卫希颜上奏朝廷,将其命名为“南金洲”。

在她记忆的矿产资料中,澳大利亚不仅富铁矿储量丰富,而且铝土矿储量世界第一,铜矿储量世界第三,陆地锰矿储量世界第五,多是富锰矿,黑煤储量世界前十,还有两个产量排名在世界前十的金矿,矿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很大比重,美菲公司标注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称为“南部金洲”可谓名副其实。

赵构君臣对这块遥远海洋中的蛮荒土地没什么想法,但“勘探新矿源”很有吸引力,之前瑞宋岛发现的铜、金、锰矿已经让朝廷尝到了甜头,立即准了卫希颜的驻兵立州的奏请,派驻两个都的国防军驻扎南金洲,在东北部设金州军驻地,竖碑立旗,并修筑港口。

首先发现南金洲的恒兴商会舶首章夏被赐开阳县子的爵位,并在南金洲西部赐了一块土地作为他的封地“开阳县”,鼓励他雇人发现矿源,朝廷奖励三成利。

章夏成了大宋首位有封地的授爵者,虽然这块封地是在远离大宋本土的海外洲,是宋人眼中的蛮荒之地,但这种赐赏对庶民百姓产生的激励作用却是巨大的,此后不仅有越来越多的海商热衷于探索新航路,发现新大陆,而且还有许多城郭无业者怀揣着发大运的梦想,纷纷上船充当随船的“冒险者”。

至于巴西所在的美洲航路还没有开辟出来,卫希颜并不着急,因为非洲航路已经有了。

早在北宋中后期,宋商的海船就已抵达非洲的中东部,并且绕过南非的好望角抵达欧洲。

卫希颜重点关注的就是南非。

在她记忆的资料中,这个非洲最大国家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似乎占整个非洲矿产储量的一半,居全球第五位还是第六位来着,其中陆地锰矿的储量世界第一,黄金和金刚石等十几种金属矿石的储量都在世界前十之列……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美菲公司那句总概:“南非的土地上除了冒不出石油外,大约地球上已知的矿产资源都能在这里惊喜地发现巨大储量。”

卫希颜着人暗中将这块大陆南岛有很多金矿的消息传了出去,大宋海商们沸腾了,很多商船不再绕道去泰西大陆(欧洲),而是在船员们口称的“风暴角”岬角登陆,组织人手择地驻扎,往北进行铺毯式的长期搜索。其中,有很多失去产业的城郭冒险者加入到商船的“探金队”中,想碰碰运气,说不准就发现金矿发了大财呢!

卫希颜在兵部职方司绘出的《世界华夷图》上,将这个水手俗称的“风暴角”正式更名为“好望角”,意思是“美好希望的海角”。

而这个寓意良好的海角,不仅给大宋探险者们展望出美好的希望,也必将给大宋带来美好的收获。

卫希颜构想的全球资源战略才刚刚起步,还没有见到丰硕成果,但希望是美好的,前景是广阔的,就像她的“箭鱼号”,乘风破浪地前进。

“世界如海洋,广阔无垠,中国之地,不过大陆一端,如海中一岛。”何必为这一亩三分地争得你死我活?

卫希颜打出手中一张牌,语气淡然,说话的内容却含有深意。

雷动看了她一眼,目光深邃如海。

正文 377山海之经

“天下,九州四海,的确广阔。”

雷动缓缓接了一句。

卫希颜知道,雷动说的“九州四海”,是整个天下,而中原神州,只是九州中的一州。

夏王大禹划天下为九州,铸九鼎镇于都城,鼎上刻有九州图,《尚书·禹贡》列为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即为神州中原之地,这是“小九州”。

而《山海经》中的九州是大九州,华夏神州处于九州之中心,故称中国。神州为王土,八州为夷地,又称“八荒”,因此在《山海经》中分别列为《海内经》和《海外经》。其中的“海”为“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而九州,皆有海水相隔。所以,《山海经》中的九州,实为“九洲”。

说起九洲地理,就必须要提《山海经》。秦瑟琳将之雀为“史上第一奇书宝典”,里面有很多关于“九洲”的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宗教、风俗的记载,原本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只留下了徒有文字的《山海经》——而卫希颜在天涯阁千年不断的传承收藏中,见过完整的《山海图经》,那上面的“九州四海”舆图,有被蓝色海水分隔开的九个大陆板块,即九洲,与卫希颜记忆中的世界地图很相近了,而地球在三万年内的大陆海洋地貌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

在卫希颜的那个时空,因为《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神奇的怪兽和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被人们当成最早的神话志怪小说看待,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的描述,很可能在两万五千多年前神州华夏族就进行过全球性的地理测量,足迹遍及各大洲,是一部很有历史价值的地理志——秦瑟琳就是其中一位坚信者,可以说正是为了解开《山海经》的奥秘,这位考古学界的奇葩才选择做了佣兵,虽然危险,但来钱快,而且方便走遍世界各地寻求《山海经》的遗迹。当然大多数学者对秦瑟琳的观点和做法都难以认同,毕竟这种“历史异端”不占主流。

但是,在大宋这个时代,很多学者是将《山海经》当成一部史书看待,并且认为那些神怪和神话都是远古时代真实存在的,只是万年之前神迹已不存,仅流传下了图谶符箓、修道、修武等神通道的末技还显现于当世。而这些宋代学者手中的《山海经》,比起秦瑟琳费尽心血勘定的校古本要接近真实得多,毕竟没有那么多错误遗失的文字。而且,还有更接近真实的《山海图经》存在。

建炎七年灭金战争之后,卫希颜带叶清鸿回天涯阁行祭拜祖师入门之礼,出岛时便将那部《山海图经》带了出来,回临安交给名可秀,书坊版刻时多了一篇序,说明是天涯阁的藏本,其真实性自然毋庸置疑了,刻行后在大宋学者中引起极大轰动,尤其史学者和易学者们——地理和地图起源于易学,是易学的分支——更加激动万分。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