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星际机甲生活(36)

与其说是学术讨论,倒不如说这帖子是珂的粉丝发出,为自己的偶像积累人气的。珂的归属早已经尘埃落定,她也曾经直言,无意公布各个团队的答案,也没有办法提供正确答案。因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可以算是学术性问题,很难说有一个完美的绝对正确的答案。所以珂所选择的乌云只是做到了更接近学术主流,或者说更接近珂的见解。

按照戚玥原来的理解,珂此举是在寻找志同道合之人,而非是纯粹的考核。

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对错总是显得很重要。

这也就是为什么,十几天来,即便珂已经反复说明不会公布答案之后,各方讨论不但没有平息下去,反而甚嚣尘上,越发的激烈起来。一开始若还能算平和理性的讨论,到后来已经显得火药味相当浓厚,有了吵架甚至是互相攻击的味道。

而今天上午,乌云机甲队的发言人站出来表示,在与珂本人进行了商讨之后,决定公布他们的答案以及珂的意见,供大家参考。他们反复强调,这并非是正确答案,也绝对欢迎更多的学术讨论。

但是因为珂的地位和影响力,这答案一出,便被架在了高位之上。

仅仅半天的时间,舆论的发酵就使得一切形势不可逆转。没有人站出来挑战,没有人站出来说一句反驳的话。

不知道是大家真的都觉得这就是标准答案,这就是正确的,还是那些心里有疑惑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已经不敢出声了。

原本戚玥也无意说什么。

乌云机甲队和珂的解答全都是走的加纳波纹不稳定性方向。毕竟珂在出题的时候就提出了这点,所以没有人去考虑题目的正确性,就一路顺着错误的方向走了下去。

之前戚玥在给苏瑞尔解释这道题的时候,并没有说得特别清楚。一来是怕对方不懂,二来也是没必要。她当时说的更像是科普故事,虽然是说明白了基本道理,可是从科学角度并不够清晰。

如果非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叙述。

简单来讲,加纳波纹不稳定性这个概念是存在的,它是广义时空不稳定性在微小极限下的特殊情况。在理论上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解。

可是在实验中,以目前的观测手段一直无法观测到这个问题。

当年的那个教授其实是搞的实验方向。在得到测量数据之后,欣喜若狂,以为自己观测到了加纳波纹不稳定性,甚至未经核实就放言,今后机甲行为动力研究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解决加纳波纹不稳定性的问题,从而才能使得动作流畅,反应更加迅速。

可是最后才发现,他的测量出现了误差。其结果是由机械传动本身的问题造成的。

珂的这道题目也是走的教授当时的方向。也就是在问机甲如何处理加纳波纹不稳定性的问题,使得动作更加流畅,操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不过如果刨除题目误导性的错误方向,他们的答案倒是可圈可点。

只是这样的答案却极其危险。

戚玥本不愿多说,只是看到答案的瞬间有些担忧。

目前完全没有实验数据支持加纳波纹不稳定性能对机甲传动造成影响,但是珂和乌云却似乎认定了,认为其影响确实存在,并且要用他们的理论解决这个问题。

这本没有什么。

打个比方,一个运动员跑八百米,帮助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能力和训练,其场地和当天的风速可能有些影响,但是影响并不太大。现在,组委会为了保证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打算拿一台巨大的吹风机对着风吹,希望能抵消自然风的阻力。

如果做得好了,可能确实帮助提高一点成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不会影响每个人的最终排名。

但是如果这台巨大的风扇除了吹风以外,还往外喷水,就非常可怕的。很可能会导致运动员的摔倒,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如今乌云他们的解,就是那台荒谬的往外喷水的电风扇。

也就是说,除了解决不稳定性之外(其是否能成功也是未知),它会对机甲造成损伤。

根据戚玥的推算,这种损伤并不是一时能立刻看到的,而是一种累积因素。他们每一次启动反加纳波纹不稳定性系统,就会在系统内的扭转参数上造成亿分之一的误差。

一台机甲如果平均一次战斗做一百次的扭转,就会累积千万分之一的误差。直到有一天,误差的累积使得机甲解体……

如果发生在宇宙中,那就是机毁人亡。

她心知肚明,也觉得很多人心知肚明。毕竟他们只是学生,这个学校还有大把的老师、教授、硕导、博导。就算学生们都年纪太小,那这些老师总记得二十年前的事情吧?可是仍旧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戚玥很困惑。

百般思索之下,她终于决定注册一个马甲站出来提出自己的意见,以防止将来可能酿成的惨剧。

若是平时,她在提出意见的时候应该会非常的委婉,也很注意用词。

但是今天晚上,被邢天和影响到心情的戚玥却化身了网络上的战神,连续三个帖子,从问题的历史、解题的正确思路、以及最后乌云机甲队的解可能造成什么样的问题三个方面连番出击。

她使用ID【日光之下】在帖子里口气强硬,毫不留情,丝毫没有想到将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23被讨厌的人

戚玥的三篇长贴每一篇拿出去,都绝对有发表级别。第一篇着重历史,可以成为顶级科普杂志的主打文章;第二篇分析解答,完整详实,引用规范推倒严谨,格式清晰整洁,完全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而第三篇,则可以作为期刊的读者来信栏目,作为引起反驳讨论之用。

很多的用词句子都是纯科学论文中的才会出现的典型,若是圈内人来看恐怕早要看腻,但是对于外人来讲,尤其是普通的非纯理科学生来讲,则是有点云里雾里了。想要看懂,说不得要花点功夫。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她的帖子刚刚发布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太长、太深、太晦涩,就算是做相关学术研究的人要读完也需要点时间,更何况是普通学生?

戚玥的帖子前几个回复甚至有珂的粉丝,比如第二篇的第一个回帖,赫然就是:“大大好厉害!又有一个学术大牛来支持珂宝贝了!”

直到夜很深的时候,戚玥这三篇文章的威力才渐渐展现出来,被无数的顶贴和谩骂蜂拥着,成为了论坛上无可争议的焦点之一。

对这些,戚玥当时并不知情。

三篇文章写完,她就已经相当累了。尤其是当受到影响而烦躁的心情,随着发泄性的行动渐渐平息之后,戚玥更觉得浑身上下都有一种脱力的感觉。

在吩咐了麦兜处理各种信息,登记今天的进度之后,戚玥很快解决完个人问题,歪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