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素手罗衣(32)

“是。真师还提供了便宜的方子,虽不及贵的方子那么好,但我在不少人身上试了,确实好用。”裴旻实事求是。这次腾空敢只带几个仆人就行万里路的跑来边关,就是凭借这几个花费几年才成的药末方子,想来各营主将对此都会有兴致,那么她一路的护卫、食宿甚至采买药材的钱都有了。

第35章 诗作

腾空写给师傅的信,时间不定、内容很杂,只要是京师不大听见、看到的东西,她会挑有趣的、新奇的写下,有时还附上实物。比如每日十颗生吃的枸杞,或是用开水煮了喝的叶子,还有些偏方验方配方,除此以外就是夏令时节需要注意的养生要点。

这次才三张纸,还附了李郎和高先生各一首诗。其实腾空对“李白”二字有种无法解释的崇敬,而且,居然能记得好些句!真乃怪哉!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长长的诗,腾空记住了两句,已算是很不错。其实,明明王郎的诗更优美,可她怎么也记不了超过十句……唉,

晚上,腾空喝了两口有些粗劣却也不便宜的葡萄酒,忍不住提前将密封在瓮里发酵的野莓酒拿出来,果然比劣质葡萄酒强很多,因此她多吃了不少东西——倒是惊得大家一致认为真师本回辟谷修行结束!

莫非,天时节气变了?!大家赶紧四处找书籍寻门道,各种说法纷纷 。

不想,到第二天,她又恢复了一饭一茶的生活规律,并且压根就不知晓自己哪怕是多喝一杯茶,都会引起人们的猜测。

很快的,甘州到了。

他们已走了近五千里路。这几天都在荒原和绿地间交替行走,明显感受到边塞的艰难。

“裴校尉,若是骑兵,从京城到甘州治,最快走多久?”

“一月再多三五日。一般行军二百里,加快一日夜四百里。若是急行,约五百五十里。但走山路会慢很多,掉队的人也多。沙漠中也必须慢,更不能掉队,不然就可能半途死于饥渴,急行一夜、白日躲避日晒,最快只得三百里。”

“那玉门关就得……两月余?”

“最快要一个半月,但会累死几匹马。若中途不换人……够受的。”

“按我们这群人,嗯,按我的脚程,还有两个月才能到安西府。”腾空就事论事。

白日里,越发热了,可夜间依然寒凉。

腾空这回是认真弄了草药汤的,防伤寒、御疟症、袪燥气……药汤的味道再差,无一人敢不喝!看着路边偶然露出的白骨森森,大家不论出身地位、都怕一不小心就死在这无际的荒原了。

甘州算是繁华的,虽然不及京城的两成,可一路穷荒的看下来,乍见到城市、大街、店铺和人群,哪怕人们的穿着实在不好看,众人也是高兴的。

这回大家死活都要住客栈,卖力清洗、认真吃喝。

腾空自然也是喜欢干净舒适、美味丰盛的。吃得起苦不等于就喜欢清苦,既然可以过得好一些,又何必与自己过不去。此外,需要的药材、仆从们的衣物、车辆维修……每一件都要抓紧做。

下一个可以歇息休整补给的大城就是玉门关了。

***

“真师!”

“真师安好!”

“见过真师!”

“……”

所有人对腾空都很尊敬。倒不是这几日喝的东西滋味好了些,也不完全是敬服她不到一月就将队伍里一名嘴歪了好几年的士兵治好。这一路同行的几个月,这位出身、地位乃至容颜都有绝对压制力的县主女冠,不讲究、不计较,如神仙般修行,对所有人也一视同仁……顶多有人嘀咕她不会欣赏诗文,除此之外,大家都是异口同声地赞美。

“真师,五泉大营的军医官派人来信。”

哦?腾空来了兴致。

信不长。讲了之前那个恶肉病患的伤处,除了开始时用腾空自己带的药,之后一直用的她的简易便宜药方,现在伤处已经结痂。其他的就是对简易方子的小建议。

“看来那几个军医倒是不错。”

腾空将信递给闻讯过来听新奇的裴旻。

“真师要改一下方子?”

“是。我看着很好,这几日就去采买来试试。反正半斤药粉也就多花个十几二十文,却可以让一名重伤士兵早两日复原。”

裴旻一辈子没见过如李氏腾空这样关心普通军士伤痛的贵女,何况她比一般贵女又高贵了一大截。“我辈能遇见真师,真,真乃大幸。”

“不过一剂不便宜的药罢了,当不得大幸。”腾空无法解释自己为何对伤患如此尽心尽力、感同身受,干脆以修道之人的仁慈心肠一笔带过。事实上,她取人性命时,才不会有任何仁慈可言!

腾空最终还是上了街。

以方子换药材过程并不顺利,于是她就转成买。既然这家店的掌柜没有眼光,那她也真不会吝啬那一小片金子。当然,兴许掌柜觉得,既然知晓了她采买的种类数量,就能推断出她用的方子。只可惜,这些里有外用药末所需,有路上所需药汤的材料,还有的则是用来浸酒——不会有人本事到能把这些都区分开。

此外,就是裁剪些“普通”的布料,让两个仆妇自己缝制。仆人们的夏季衣物不够,而她的行囊里最差的料子是缎……

“铺子里能做的,就让他们连夜做好送来,多付工钱便是。”腾空一贯的冷淡,在不熟悉的人眼里就是高贵风范。

“是是——”布店掌柜和东家连忙应下。他们并非没有见过权贵,但这样年轻却必然极为高贵的女冠是头一回遇到,事实上这个城百年来也不曾有过腾空之类的人物出现。加之,女客为仆人们买的东西不是最贵的,倒是最舒适的,如此好的主人委实少见。何况人家女冠虽然不会胡乱打赏,可也不还价,还是可以稍稍多赚些的。

三天后,腾空一行上路时新添了一辆车:装衣物,还有水和吃食。

此去玉门关,近两千里路,并不十分好走,马车也颠沛得够受。

幸而腾空的车外表朴实无华,内里相当精巧,总算是少受了些罪。加之她几乎都在打坐或记诵,日子倒也没那么难过。

夜里听着不知哪种兽类的叫声,大家还是有点担忧的。于是,一路上文士们也少了探访古迹的兴致,只一门赶路,有时坐车烦了换骑马。

腾空的马术也略有长进,可依然惨不忍睹。士人们心底在笑话,表面半个字也不会说的:这位任何时候都镇定沉稳、应付自如的县主真师,对马匹、骆驼甚至驴子和羊……那是一点招数也没有!

第36章 行军

车帘在白日时打开只用一层纱,这样凉爽些。而到了夜间,则必须用厚实的夹帘保暖,当然在夏季并不需要生火。

清洗不易、食物单一,地面倒是平坦,因此队伍行进的速度已经能与骑兵相比了。如此赶路,连腾空这般无所谓的人都感到辛苦,更别说其他的贵族或是普通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