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154)

“你家可真疼他,都没下过地,原来吃点苦,现在可享福了!”

“没种过地也就是光看看,就能想出增产的法子,这脑子怎么长的?秋娘你可不能藏私,怀你家小石头的时候都吃了什么进补,跟我们说说!”

顾璋:“……”

又没什么大灾大难,按照祖祖辈辈的经验来种,不瞎搞,能出多大问题?

也没什么补品,那时顾家也就刚刚日子好一点,顶多就是吃点农家常见鸡蛋、鸡肉之类的。

顾璋走到院门前,差点被这些言论,惊得被门槛绊倒。

刚刚没被姜武摔在地上,这会儿要是平地摔在家门口,那可真是太倒霉了。

“咳咳。”顾璋扶着门框稳住身体,然后轻咳两声,提醒院子里聊得正欢快的众人。

“哟!你家小秀才公回来了。”

“瞧瞧这仪表堂堂、一表人才的模样,不知有多少人想嫁,也到了年纪了,可以开始相看了,秋娘你当娘的,可要看着点,读书人就是粗心,脑子里不想着这个。”

顾璋觉得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他怎么就到相看的年纪了?

他分明还是个孩子!

怎么说也要到十八岁吧?

顾璋赶紧道:“娘,我请了师父来家里做客。”

听到顾家有客,可能还是了不起的人物,院子里笑得开心,聊得起劲儿的人,顿时都紧张起来。

连忙找借口告辞。

“我要回去煮饭了,咱下次再聊,秋娘我说的事你可别忘了!”

“我也要去找找我家小兔崽子,不知跑到哪里玩去了,这么久都没回来。”

很快,院子里就清净下来。

秋娘和王氏原本还是有点怕燕老的,但到府城之后,接触得多了,还被顾璋灌输“没人爱只能孤苦伶仃一个人住在家乡的老头”的凄惨背景,顿时就放松多了。

甚至偶尔看向燕老的眼里,还会带上点怜爱。

秋娘赶紧道:“那你还不快请你师父进来。”

顾璋请了师父进来,又拉着姜武陪他一起搬行李,他家院子小,他也不习惯那么多陌生人在家里进进出出。

姜武无奈做了苦力,把东西都搬进了顾家院子里。

几个村送的东西,都并不贵重,但都是精心准备的,有些人看了不觉得有什么,但是格外得王氏和秋娘的喜爱。

都夸赞,这些是好用、耐用、用料扎实的好东西。

对有乡村生活几十年经验的她们来说,用起来别说多顺手了。

“咱包点饺子吃吧?”

“然后再烤只鹅,我想到了一种吃法,等会试试!”

“师父想吃什么?我再去附近酒楼弄点菜。”

有了顾璋东一句、西一句地,小小的院子里顿时充满生活的烟火气。

无论是为护兄长仕途,孤身一人回家乡的燕老,还是心里惦记着孩子好多天的王氏和秋娘。

甚至顾璋自己,都在风尘仆仆好些天后,脸上浮现轻松又惬意的浅笑。

连姜武都蹲下来,惯着要求颇多的顾璋,宰杀依旧嚣张的大鹅。

“这里口子要小,不能太大了。”

“姜武叔从这边划一刀。”

“切深一点,咱等会往里面塞一只鸭。”

顾璋动嘴指挥,先往大鹅肚子里塞一只肥美的麻鸭、又往麻鸭肚子里套进一只乳鸽。

这还不够,还要往乳鸽和几层的空隙中,放入香菇、冬笋、腊肉片、老葱……

“小心着点,别弄破了!”顾璋拉住姜武。

姜武:“那你来!”

顾璋讪讪一笑,在下方帮忙捧着大鹅道:“还是姜武叔您来,我刀工比不上,也不会控制量。”

姜武手脱不开:“你这脑子什么学不会?就是只记得吃去了。”

顾璋:“……”

苍天有眼,他可能是真缺了点这方面的天赋。

一恢复记忆,他就想着做吃的来着,结果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愣是黏了一手都没做好。

后来在村里还尝试了好几次,只能说是熟了、能吃,嘴巴挑一点的,恐怕都要说他糟蹋粮食了!

“这么说我,我多伤心啊!”顾璋控诉。

姜武已经不吃他这一套了,用手腕把顾璋捧着大鹅的手抬高:“举高点,我要往大鹅肚子下面塞鸡蛋了。”

他边塞还嘀咕:“也不知你怎么想的,往鹅肚子里塞鸡蛋?”

顾璋把鹅举高,方便他操作:“那你等会儿别吃。”

姜武想到上次的教训:“我辛苦做的,凭啥不吃?”

顾璋叹气,哎,连最好欺负的姜武叔都学精了。

倒是他被诓骗来举着大鹅,举得手都有些酸了。

忙活了好久,给大鹅浑身上下涂满了料,腌制了好一会儿,才放入家里的那个小些的烤炉里。

顾璋又赶场子,参和进了秋娘他们和燕老的包饺子局。

这一院子人,也就秋娘和王氏会包饺子,手又巧,包得又快,还漂亮。

顾璋先学,学会之后,又手把手教燕老和姜武。

“这样,沾点水,手往里怼出一个褶子再一捏。”

燕老长这么大,吃过不知多少种口味的饺子,但还真的从没自己包过,有些稀罕。

整个一下午,看着小徒弟在院子里忙忙碌碌,食物的香气逐渐在小院里飘散,心里有种难得的满足感。

秋娘和王氏也高兴,家里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尤其是这段时间顾璋也离开,她们两人在家都觉得家里有些太安静,心里还挂着事儿。

顾璋感慨道:“要是爷在,肯定能包出各种各样好看的饺子。”

秋娘往簸箕里捡包好的饺子,随口问:“你怎么不说你爹?”

顾璋理所当然:“那还用问?要是爹在,这一桌他一个人都能吃了!”

顾大根在远处,狠狠打了个喷嚏,然后咧嘴笑道:“肯定是有人想我了!”

等到比平日饭点更晚一些的时候,顾家已经香得不行了。

桌上摆着丰盛的晚饭,中间用荷花白玉盘盛放的大鹅,看起来最为诱人。

只轻轻刨开,浓郁芬芳的肉香味,顿时被一股喷香的麻鸭香气冲击混合,内里还夹杂着一丝丝清香的果蔬味,闻起来就令人口舌生津。

鸽肉鲜美软嫩,甚至还包裹着没溢出来的鲜浓汤汁。最外层的大鹅已经被烤成脆皮鹅,是顾璋最爱的两层。

秋娘显然更喜欢中间一层:“这个鸭肉喷香,吃起来口感好特别,燕老您试试。”

这样烘烤从外到里层层受热,滋味复合,相宜得章,燕老也喜欢极了,多用了好些。

也许是今日心情格外好,人也轻松,即使稍微吃多了点,也不觉得积食,反而有种身上暖洋洋的舒适感:“你这是从何处听来的菜谱?我原来在京城也吃过类似的。”

“是哪家酒楼,哪位大厨?好吃吗?”顾璋可没自信,自己瞎鼓捣的能比专业人士做的更好吃。

燕老笑道:“各有千秋,等你日后到了京城,师父带你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