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153)

就这么一个疏忽,顾璋就顺势抽回了白藤。

他腰腹用劲儿传到双腿之上,在姜武背后用力一蹬。

姜武瞬间失去重心,往前狠狠踉跄几步都没稳住,只能顺势跌倒,一个前滚翻直起身来。

局势瞬间反转。

顾璋可不会给他反应的机会。

他轻叱一声,抖动白藤,伴随着嗖的一声破空声,急速冲向姜武,眼看就要打在他命门旁一寸。

姜武神色一变,顺手抽了身旁武器架上的红缨枪,架在身前,枪尖抖动打圈,想要将白藤绞过来。

顾璋黑白分明的眼眸乌亮乌亮的。

能将原本打算赤手空拳对付他的姜武,逼着拿起武器,简直太畅快了。

翻身农奴把歌唱!

再也不是他一个人单方面被压着打了!

趁着姜武不熟悉这种武器,今儿可能是唯一的机会,他要是不抓紧,简直对不起他这几年咬牙放的狠话。

顾璋陡然手指一松,仗着自己身形轻巧灵敏,压低身体如利箭般贴地横插到他身侧。

原本直逼命门的藤蔓似虚晃一枪,随着他手松和动作,在半空中如浮光掠影般形成抖动的诡异弧线。

姜武惊异,手绕红缨枪划出磅礴的大弧线。

顾璋也跟着姜武学过枪,算到了他会有这个应对之策,早就设计好了,就等他挥枪挑藤。

藤蔓在顾璋手里,其形变幻莫测,恰如其名,犹如鬼索。

牢牢套在红缨枪头、不足一米外的一截,则圈在他右侧足踝上。

若不弃枪,则腿受扰,若想用腿攻击,则枪头受困。

这才一会儿,顾璋都没动,他手中的红缨枪就勒紧了脚踝处的粗藤,藤上纤鞭刺破肌肤,霎时间一股刺痛从脚踝传来。

姜武皱眉。

顾璋乘胜追击,仗着姜武对这种藤蔓的特性不了解,对这种长度武器了解不多,想尽招数,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他身上的肌肉又有力量又不扎结,纤薄地贴着骨头,足够灵活,能支持他腾空跃起,如飞翔的小鸟一般灵巧。

又一次成功绊索住姜武,这次是正面的,他顿时当胸一脚,将人踢得倒飞而出。

顾璋吸取了上次被挣脱,还被肘击的教训,直接一个回旋,蹲下单腿横扫,将姜武鞭扫倒地。

随即倾身而上,将其死死压住,藤蔓直接缠上,猝不及防中,就捆住了姜武双手和脚踝,避免他再挣扎起身来给他一拳。

姜武的拳头简直和石头一样硬,他可不想受这个罪。

顾璋眼笑眉舒,畅快道:“我赢了!”

尽管汗水浸湿了发髻,打湿了衣衫,顾璋也全然不顾,他脱力地翻身躺下,就在姜武身边,笑得开心又得意。

顾璋躺在地上,就看到身边的姜武坐起身来,国字脸黑着,双手还被藤蔓缠绕,看起来莫名有些委屈可怜的模样。

“哈哈哈哈~”顾璋侧身捶地,笑得乐不可支。

姜武挣了挣,给自己解绑,想起自己刚刚放的狠话,尴尬地摸摸鼻子。

他没想到,小小一根藤蔓,能在顾璋手里玩出那么多花样。

每每出其不意,他简直防不胜防。

他轻咳一声,然后道:“软鞭还真做不出你刚刚那些奇招,这么看,这个藤蔓挺适合你。就是要硬一些,不能被刀剑轻松砍断了。”

越想越觉得其实这个藤蔓,还适合顾璋这个有脑子的。

顾璋道:“等我炮制好了,肯定不会被刀剑砍断的。”

姜武回忆刚刚的对招,越发觉得那些藤蔓被使得变幻莫测,忍不住道:“等你炮制好了,我再陪你练练。”

他骨子里也是有些不服输的,习武多年,居然败在才十几岁、身子骨都还没完全长开的少年身上,多少觉得有些不甘心,战意都蓬□□来。

顾璋:“那可不行。”

等炮制好了,藤上布满坚硬的尖刺,纤鞭,届时随便一抽,一拉,就能让被鬼索缠住的人血肉模糊。

“为什么不行?”姜武起身,伸手将他拉起来。

顾璋拉着他的手顺势起身,笑得得意又欠揍:“好不容易赢了一次,可不能给你机会,让你把场子找回来。”

“以后我出去逢人就说,姜武叔是我藤下败将,多威风。”

姜武脸顿时又黑又臭。

顾璋赶紧一溜烟跑掉,溜到燕老身边:“师父,你觉得这个武器怎么样?”

燕老递给他毛巾擦汗,答道:“不错,看起来不错,等再练练,像是和你的身体化为一体,攻守兼备,还能出其不意。”

“还是师父有眼光!”顾璋听老伙计被夸了,心里那股美劲儿,直冒泡,他边用毛巾擦汗边道,“我打算找细的,剥开叶鞘和外壳,用内芯做腰带,这样就能随身携带。”

再练一个远距离攻击的武器,应该就差不多了。

即使遇到再险恶的情况,他大不了再给武器淬上点如箭毒木那般见血封喉的毒,也绝对能应付过去。

燕老见顾璋这副英姿勃发的飒爽模样,也觉得亮眼极了。

能文能武,比他当年可强多了。

若遇到危险,即使随侍保护不利,也能自己挣脱险境。

毕竟不是谁都和他一样幸运,能遇到姜武这样武艺不俗,又兢兢业业、尽心竭力的。

“若炮制需要什么材料找不到,可跟师父说,师父若找不到,去信京城也定能找到。”

顾璋抱住燕老手臂:“师父果然最疼我。”

燕老推开他,笑骂道:“去洗漱,一身汗全蹭在我身上了!”

“哈哈哈,我就蹭。”顾璋还真特意蹭了一下,才快活地跑去洗漱。

他跑得特别快。

燕老气得想打人都捉不到。

***

等洗漱完。

就乘着马车回了顾家。

在去燕府前,他特意派人到家里说了一声,好报平安。

这会儿回来,院门大开,简直门庭若市,许多街坊邻居,都在院子里坐着好奇唠嗑。

顾璋在马车上,都能听到里面有人打听。

“秋娘,你怀孕的时候喜欢吃啥?”

还能听到明显苍老的声音,像是对着王氏攀扯:“老妹,你家小石头原来在家下地干活吗?他怎么想出增产的法子的?”

“对啊,给我们讲讲,小秀才公原来在地里怎么干活的?你们家是不是田里遇到啥问题,他一下就解决了?”

王氏和秋娘显然都努力想了想。

怎么也没想起来,顾璋到底干过什么农活。

别说播种、耕地这些累活了,连稍微轻省一点的活计中,唯一做过的,怕就是那年丰收,拿着小篮子,跟着王氏在后面捡遗漏的麦穗了。

秋娘如实道:“小石头在家,真没做过什么农活。”

王氏也没什么心眼,直接答道:“好像也没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小石头解决,这几年地里都没出什么岔子。”

顾璋本觉得这样没什么。

没料到院子里突然传出数道惊呼声。

“这几年都没问题?这可真是小农神保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