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牛马走(62)

亚男听到这里有些不耐了,因道:“我们一路说话,你们一路哭穷,真烦人!你们这样啰嗦,抬到重庆,我一个钱也不多给你。”抬西门太太的轿夫,便答应道:“是是!李老幺再不要说啥子了,抬拢了,小姐会多给我们几个钱的,别个坐飞机的人,不会在我们苦人头上打算盘。”亚男笑道:“这些人,真是教人家哭笑不得。老是说想加钱,不睬他,他再要说了,我们就不给他一个钱,看他怎么样?”西门太太道:“在重庆坐了两年轿子,家里用的轿班也罢,街上的轿夫也罢,他们都是不好惹的。你不要看他们苦,一块钱一口的大烟,他们还是照样得吸。”那些抬滑竿的,听了她俩人的口音,并非都是飞来的,不大好惹,就不敢多提了。

在当日大半下午,轿子抬到了牛角沱。坐滑竿的人,也觉得曲着身子太久了,筋骨不大舒服,便命令轿夫停下。西门太太在一路上就想好了,这一笔短程旅费,未免太多,自己不能强去会东,因之下滑竿的时候,故意闪开一边,牵扯牵扯自己的衣襟,然后去清理滑竿后身的箱篮,亚男已是拿出那一百五十元法币来,向那李老幺道:“你们在路上支用了二十元,算我们请你吃点心了,力钱我们还是照原议付给你们。”那李老幺没想到钱是由这位小姐手上付出,她可不是飞来的人,便满脸堆出笑容来,弯曲了腰道:“呵呦!道谢一下子吗!我们今天回去赶不拢了”,说着向二小姐道:“这位行善的太太,我们道谢一下子吗!”二小姐见亚男代付了一百五十元,便在轿夫手上取回,另打开皮包取了二百元法币交给李老幺道:“好了好了,拿去吧。”说着,把那一百五十元依旧还了亚男。”

那李老幺向同伙道:“路上二十块没有扣,这里是二百块。”说着,将手上的钞票举了一举。其余五位轿夫一看,这位飞来的太太,手笔确是大,大家互相看了一下,便由一个年纪大些的向二小姐弯了腰道:“太太,再道谢你二十块钱吧。二百块钱,我们六个不好分。”其余的轿夫,也都围拢了来,一连串地道谢道谢。他们站了一个圈圈,包围拢着二小姐。这些轿夫穿着单的褂子,脸色黄黄的,额角上冒着汗珠子,手伸出来,黑瘦的像鸡爪子似的,各掀起一片衣襟去擦抹额角上的汗,一阵阵的汗臭气,向人鼻子里送来。二小姐打开手提皮包取出两张十元钞票,作了一个卷,向李老幺手上一丢,皱了眉道:“现在你们好分了,还有什么话说?”轿夫们笑嘻嘻地点了头,齐声道谢。

二小姐挤出了他们的重围,亚男和西门太太也随了走来。二小姐回头笑道:“不是说句造孽的话,这样大半天的滑竿,把我也坐得疲倦了,我们走两步,松动松动筋骨吧。”亚男是决不怕走路的人,自落的赞同。西门太太又是和二小姐很客气的,自是一同地走着。约摸走了半里路,二小姐向亚男道:“到温公馆那个地方还有多少路?”亚男道:“新修的马路可通,至多一里路。”二小姐笑道:“我还有两小件行李在那里,必须先去一趟拿来,到人家去走得气喘吁吁的,也是不好,我们还是坐车子去吧。”她说着抬手招了一招路边停的人力车子,那车夫架腿坐在停的车踏板上,看了她们一眼,并没起身,问道:“到哪里吗?”二小姐说了地点,他依然坐着道:“五块钱咯!”

二小姐又打开皮包先取出两张十元法币来向他们晃了一晃,因道:“我没有零钱,二十块钱三部车子,要车子干净的。哪个来拉我们去?”作车夫的,却也少遇见这种主顾,连那个闲躺在车上看人的车夫在内共,有四五个车夫,拖着车子过来。其中一个,直拉车子拖到二小姐面前,因笑道:“太太还加我们一块钱,要不要得?三七二十一,我们也好分。”二小姐道:“因为没有零钱,我才出二十块钱坐三部车子,你拉不拉?”面前几个车夫都连说着“就是吗”,伸手作个要扯人的样子。三人坐了车子,车夫自是特别卖力,拉得飞快。

那温公馆所在地,是一幢新建筑的西式楼房,楼下有一亩地大的花圃,铁栏杆门敞开着,汽车水泥跑道,直通到楼下门廊外,那里正停着一辆汽车。西门太太一看这份排场,心里就想着,这年月住这样阔的房子的主人翁,不是银行界的,就是什么公司老板,这种朋友,于今认得两个,总是有益无损的事。心里这样羡慕着,可是立时也起了另外一种感觉。那个拉二小姐的车夫飞跑向前,二小姐说了一声就是这里,他便将车子拉进了大门,顺着水泥跑道在洋楼下停着。其余两辆车子,自然是跟着。二小姐下得车来,掏出两张十元钞票交给面前站的车夫道:“你们拿去分。”西门太太低头看看自己这身衣服,显然是比着二小姐落伍太多,到阔人家里去,是有点相形见绌的,她情不自禁地就退后了两步。二小姐并未介意,径直地朝前走。亚男居次,西门太太最后。

那里门房认得,有一位是和主妇由香港同机来的,便迎向前垂手立着。二小姐道:“二奶奶在家吗?”他答道:“在家,请进吧!”大家转进屋子的门廊,横列的夹道,左角敞着两扇雕格白漆花门,那是大客厅,里面是中西合参的陈设,紫皮沙发,品字形的三套列着,紫檀雕花格子和紫檀的琴台,各陈设了大小的古董,屋角两架大穿衣镜,高过人。在下江,这陈设也算不了什么,可是在抗战首都里,全是鼻子挤着眼睛的房屋,用的都是些粗糙木器,哪里见过这个?大家还没有坐下,一个穿着新阴丹士林长衫的少年女仆,鞠躬迎着说,请里面坐。西门太太看她还穿着皮鞋,带着金戒指呢,把亚男比寒酸了。心想,这人家好阔,未免放缓了步子。可是向旁边穿衣镜里一看,有个妇人退退缩缩的样子,正是走在后面的自己,现着不大自然,便连忙振作起来。

转过了这大客厅,是一个小过道,便是这小过道里,也有紫檀雕花桌椅配着。对过一个小些的客厅,远远望着,又是花红柳绿的,布置得非常繁华。还没有仔细看去,却看到外面走廊上走来一个少妇,约莫三十岁,穿一身宝蓝海鹅绒的旗袍,却梳了个横爱丝髻,头发拢得溜光,在额角边斜插了一枝珍珠压发,真是光彩射人。她笑嘻嘻地迎着人,倒不带什么高傲之气,等着二小姐介绍过这是西门博士夫人时,她是十分客气,伸手和西门太太握着,笑道:“久仰,久仰!”二小姐介绍着这是温二奶奶,她们同机飞来的。二奶奶笑道:“怎么说这话,在香港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认得吗?怎么一下乡去,就是这多久?其实有警报也不怕,我们家里有钢骨水泥的洞子,非常保险。你不愿躲洞子,也不要紧,我们家里有几个人,总是临时下乡的,等到挂了球,坐我们的车子下乡去,从从容容地走,准来得及。”她说时一面走,一面引客绕过走廊,踏了铺着厚地毯的扶梯,走上楼去。一路上遇到衣服穿得整洁的丫头老妈子,她们全垂手站立在一边。那一份儿规矩,却是在重庆很少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