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承平遗事(104)+番外

这何止是不成体统?纵是太上皇当年都不曾如此嚣张……秦佩下意识地想拒绝,可见了他眼中笑意,想起自己对周琦等人的承诺,还是点了点头,“不过秦府那边,臣偶尔还是得回去看看,掩人耳目。”

轩辕冕笑着应了,秦佩这才想起来意,“路上听周世叔说起,陛下准备过继洛王的长子狗剩作为皇嗣。此事可已定下?可需再考校其余宗世子弟?”

轩辕冕摇头,“此子生而高贵,堪称举世无双,祖父为皇帝,外家为嘉武侯独孤氏,这就牵连上了临淄王,甚至是颍川赵氏;父亲为亲王,外家为义兴周氏,一门便有吴、魏两国公爵位,顺带着也就成了靖西王的姻亲;他自己为嫡长子,外家为武安侯赫连氏;一旦过继给你我,外家就成了漠北突厥阿史那氏,当然这是玩笑之言,不过赵相是你的恩师却是确凿无误……你看,目前世家风头最盛的不过是周氏赵氏,武将勋贵那边,独孤赫连堪称天启双璧……就算我选了其他宗世子,日后能不被他掣肘么?父皇避忌皇兄,朕却反其道而行之,日日将他带在身边教养,如同当日亚父对朕一般,还怕他不能成为一代明君?”

他看的通透,秦佩也便放下心来,“可是赫连雅娴她性情刚烈,将她亲生之子抱来,我怕她……”

轩辕冕也是头痛不止,“所以朕还未与皇兄言明,正是为此。”

两人长吁短叹一阵,就听怀恩匆匆来报,“陛下,洛王妃、洛王世子求见。”

二人还未反应过来谁是洛王世子,就见赫连雅娴风风火火地抱着一个孩子进来,先是上下打量秦佩,确定他安然无恙后,才对轩辕冕道,“皇弟,听闻您要我儿做太子?”

轩辕冕张嘴欲言,就见赫连雅娴将孩子往他手里一扔,转身就走,走前还不忘对秦佩笑道,“明日午时,洛王府一聚,来前记得将我家狗剩铁柱满月满周的礼物都备全!”

秦佩不知如何应对,只好默默点头,再反应过来时,赫连早已没影了。

轩辕冕看着手中哭啼不休的孩子,对秦佩道,“为之奈何?”

秦佩压下心中顾虑,伸手戳了戳孩子粉嫩的小脸,“顺其自然。”

那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这孩子人小鬼大,人见人嫌,顽劣不堪,无恶不作,所以赫连才那么着急找下家出手……

他们只知那么多的纠葛缺憾在此时化成了一个圆,何其圆满,何其团圆。

轩辕冕笑着凑过去,在微醺暖风中与秦佩交换了一个甜腻的吻。

遗憾遗恨如风般散去,承平盛世才方方开始。

------------------------------正文完结----------------------------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到此结束 按照帝策和江南的惯例 还有三个番外 等我回来以后再填那啥 狗剩是肯定要有一个番外的 第二个 应该和太子的尊严问题有关系 毕竟小秦目前觉得自己要一辈子当和尚了……囧 第三个我没想好 回头再说大家觉得这种安排合理咩 有别的想看了么?

第118章 番外一:今日良夜会 (上)

皇帝终是赶在登基满一年前赶回帝京,与他一同归来的,除去荣养的靖西王,还有先前因公北上却生死不明的刑部主事秦佩。

车马劳顿,还未休整,转眼又是太上皇的万寿,礼部诸人忙的脚不歇地,苏尚书更是干脆称病,直接将饮宴事宜交还给中书省。也得亏赵相顾念儿时一同伴读的情谊,不仅无半句斥责,反而亲自接手过来,安排得妥妥帖帖。他位高权重却如此胸襟,实是让群臣慨叹了一番。

“裴大人,太学之事我礼部拟了个章程,可早朝后便不见陛下,你可知陛下去处?”裴行止出身河东裴氏,又是东宫幕僚,故而虽无官身,诸人还是恭恭敬敬地唤他一声“大人”。

裴行止从他手中接过奏本,“陛下今日前往大报恩寺礼佛,恐怕宵禁前是不会回宫了。也罢,我先帮你收着,明日自会呈给圣上。”

那人满脸茫然,裴行止淡然一笑,摇了摇头。

一旦安逸,世人便会无比健忘,就如今日云散月明,人们沉醉于长安城的笙歌燕舞,便会将先前的波云诡谲忘得干干净净。

鲜少有人记得雍王府里少了个身份贵重的亲王,而大报恩寺则多了个法号罪愆的和尚。

怀恩一路小跑,就见轩辕冕正一人冒雨站在山门之外,举着把素淡油纸伞,神情莫辨。“陛下,不好了。”

轩辕冕蹙眉,“哦?”

“太上皇提前进了京,召秦公子伴驾了!”

“速速回宫!”

秦佩曾想过千百种面圣的情景,而千变万化,其中不外乎巍峨阴森的宫殿、面色不善的帝王,还有跪伏在地、瑟瑟发抖的自己。

可他从未想到会是如此场景——被冷落多时的蓬莱殿兽鼎熏香、人声鼎沸,姿色平平的宫婢重拾绫罗绸缎鱼贯出入,捧着轩辕冕所不喜的珍馐美食。

着常服的君王端坐在高台之上,正笑意吟吟地与阶下的嘉武侯独孤承推杯换盏,他下首空着一个席位,想来应是留给未至的轩辕冕。

秦佩木然拜倒,边偷偷用余光扫了一眼,只觉得这位次说不出的古怪——魏国公周玦与录事周琦一席,两人虽官位悬殊,但是同胞兄弟,同席倒也说得通;顾秉与靖西王一席,他二人面上均是云淡风轻,可长了眼的都能看出其间的势同水火;临淄王并未与亲舅舅赵子熙同席,反而和嘉武侯一席,正笑着听嘉武侯与他的皇帝表哥插科打诨……而按品阶本应与顾秉同席的赵子熙却与礼部尚书苏景明坐到一处,正低声耳语,冷若冰霜的面孔此刻犹如数九寒天的第一丝春风,温存的让人不敢置信。

“罪臣秦佩拜见太上皇,恭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霎时间,原先的觥筹交错、朗朗谈笑之声尽数止歇,众人均朝着秦佩的方向看过来,纵然秦佩算得上识尽沧桑,被如此多彪炳史册的大人物看着还是有些吃不消。

轩辕好似未听闻似的,依旧对独孤承笑道,“你们倒是清闲,不懂朕的难处。到了朕这般的岁数,管你是天下主还是田舍翁,都绕不开儿女这道槛。朕的公主们除去骄纵了些,倒是还好,朕的那些儿子……”

此话一出,几人神态各异,雍王宫变当日在场的赵子熙独孤承垂首不语,靖西王周琦临淄王等人自是不明就里,顾秉笑意苦涩,周玦却只是看了秦佩一眼。

“民间那句俗话怎么说来着,‘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可朕如今算是无事一身轻了,可偏偏有时却觉得,此时有子不如无。”

秦佩从未如今日这般明晰轩辕冕与其父皇的差别,至少轩辕冕不管再如何激愤暴怒,也绝说不出凉薄如此的言语。或许也正是如此,太上皇能做个圣君,轩辕冕却只能做个仁君。

“太上皇之语,罪臣万万不能苟同!”

赵子熙闭上眼,对这个门生已然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