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结发为夫妻(184)

易楚笑笑,借吴韵婷的丝帕,抽了根丝线一头系在腕间,另一头递给陈芙,“现在再试。”

陈芙已然明白,大笑道:“根本试不出来。”

易楚便道:“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咱们女子瞧郎中都是隔着帐子,望诊就别提了,这种女儿家的事也羞于跟郎中说,闻诊问诊也形同虚设。唯一指望的就是切脉,可六姑娘诊脉时,腕上都搭着帕子,又因男女有别,太医也不可能像我这般抓着姑娘的手半天不放……脉息本就细微多变,姑娘的症状又极轻,太医摸不出来也是正常……姑娘若信我,回头请太医开个治宫寒的方子,吃上三五个月就成,即便不是宫寒,调养一下也无害处。”

陈芙思量片刻,展颜一笑,“我信得过杜太太。”

易楚也回之一笑。

待从萃英园赏了芍药出来,又走到坤宁宫,易楚已经跟陈芙相谈甚欢。

陈芙是高门深院长大的,偶尔出府,要么是随着长辈看望亲戚,要么是跟交好人家的姑娘小姐弹琴作画吟诗作赋,真正的市井生活却从没接触过,便细细地问易楚,“你在医馆不是要经常遇到男子,每次都要回避么?你也坐堂问诊?”

易楚答得也详细,“来看病的大都是街坊,都认识,用不着特意回避,有时候扎针或者包扎外伤时略略回避就行了……我不诊病,除非是年轻女客,我爹会让我诊脉,把脉相告诉他,我爹开方子。”

陈芙又问:“杜总兵去你家医馆瞧过病,那你去他家面馆吃过饭吗,是杜总兵招呼得你?”

易楚认真地想了想,“吃过一次,味道还不错,店里有跑堂的伙计还有掌柜,他平常并不在店里。”

陈芙听得啧啧称奇,“就像话本子里说的那样。”

吴韵婷在旁边笑:“话本子写的本就是这世间的事儿,不过咱们没见识过罢了。”

几人嘻嘻哈哈笑成一团。

皇后娘娘就着意地看了易楚几眼,面上带着笑,问道:“什么事情这么热闹,也说给本宫听听?”

第118章 割袍

陈芙脸色变了变。

她纯粹因为好奇才问这些市井间的事情,要是被姐姐或者其他夫人听到,自己受罚不算什么,恐怕会连累到杜太太。

她又不傻,自然看出来姐姐对杜太太似乎有点成见。

可她平常听皇后娘娘的话习惯了,一时倒编不出什么瞎话来,遂支支吾吾地说:“听杜太太说医馆里的事,觉得很有趣。”

皇后娘娘兴趣更浓,“本宫也没去过医馆。”

易楚寻思片刻,清清嗓子,笑道:“刚才说起开医馆的郎中,有人夜里多梦难眠,去求教郎中。郎中就开了半夏、秫米两味药,因见病患半信半疑,遂道,‘药只是其次,至关重要的是服药后,务必将药碗扣着放,如此便可安睡。’”

隆平长公主有意替易楚解围,插嘴问道:“这是什么道理?”

易楚莞尔一笑,“郎中道,‘《灵枢》里说,目不瞑者,饮半夏汤一剂,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这都不懂?’”

众人齐齐笑了,“真是庸医误人,好在没出大过错。”

这是《灵枢.邪客篇》里的故事,覆杯则卧是说放下杯子就能睡着,形容药效神速。

陈芙暗舒口气,朝易楚笑了笑。

宫宴跟杜仲说的一样,菜式花样很多,卖相漂亮,味道也好,就是分量太少,三筷子下去就少了一半。

易楚平常食量就不小,今早在寅时吃了不到两只花卷,撑到现在早就饿了,只碍于面子不好放开量吃,觉得颇不痛快。

众人都是出身礼仪之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席间倒很安静,只皇后娘娘殷勤地劝大家吃菜喝酒,又特特地问易楚,“杜太太可习惯喝这茶?”

茶盅是绘着海水团龙纹的青花瓷,茶汤澄黄,有股浓香。

易楚真没喝过这种茶,也不露怯,大大方方地道:“头一次喝,尝起来茶香醇厚,不知道是什么茶?”

隆平长公主就笑,“难怪你不认识,我们也极少喝这茶,是小琉球那边进贡的冻顶乌龙,母后赏了我二两,杜太太要是觉得好,回头我分你一半。”

易楚忙推辞,“不用,我喝茶少,有了好茶也尝不出好来,白可惜这好东西。”

便有人“嗤”地笑了笑。

显然是笑话她喝茶尝不出好坏。

易楚循声望去,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女,鹅蛋脸儿,柳眉秀目,穿着桃红色绣百蝶穿花的褙子,头上戴着赤金点翠如意凤钗,颈间挂着赤金项圈,极有派头。

少女见易楚瞧她,示威般昂起了下巴。

易楚微微一笑,掂起筷子慢条斯理地继续吃饭。

吃过饭,众人又吃一轮茶,因见皇后娘娘神情有些懈怠,众人便识相地告辞,独独留下了陈芙。

跟来时一样,仍是先后换了好几个宫女太监领路。

而跟来时不同的却是,这次却是跟众人一同经过长长的甬道。

尽管碍于太监在,大家并没有交谈,可身边有人陪伴,甬道也便得不那么寂寥漫长。

出了神武门,各家的下人侍女忙不迭地迎上来,搀扶着各自的主子。

人群里,身材颀长,意气风发,穿着玉带白长衫,脸上挂着清俊笑容的杜仲就格外显眼。

易楚笑着朝他走过去,“不会是一直等在这里吧,你吃过饭没有?”

“吃过了,守门的军士换值时给了我六个肉包子。”杜仲展臂护着她往对面的树荫下走,大勇正在套车。

除了平常那匹黄褐色的蒙古马,另外多了匹高大神骏的枣红马。

杜仲笑道:“乾清宫的太监出来宣旨,正好遇到我,就禀了皇上……皇上在练骑射,顺便将这匹西域马赏了我。”

马个头很高,只比易楚矮半头,虽然是驯熟了的,易楚仍不敢靠近它。

杜仲将缰绳栓在车辕上,让马随着马车跑,自己仍上了车与易楚一同坐。

易楚便提起在宫里见到的事情,“……圣旨未下,就介绍是宣府总兵的太太,帝后感情是不是很好?太后似乎不太喜欢皇后,对皇后娘家嫂子也冷淡。”

杜仲就道:“皇上登基除了有先帝遗旨外,陈家出力不少,文定伯暗中拉拢了不少朝臣,陈峰跟晋王北征,也是有功之臣,皇上记着这份功劳……太后跟皇后倒没什么嫌隙,我估摸着一来是因为皇后成亲五六年无所出。另外就是,忠王过世不到半年,太后仍为他吃斋念佛,皇后却时常大摆宴席,想必太后心中略有不满。”

易楚深为理解。

皇后的喜是显而易见的,却忽略了太后的悲,或者再过几个月,等过了年再如此张扬也不晚。

不过,这是天家的事,易楚怎么想全无用处。

眼下却有另外一件事让她惦记着。

易楚问起德公公,“……专程让宫女来提点我,你可是认识他?承了他的情,总得找机会还回去才好。”

上一篇:风因爱停 下一篇:金屋藏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