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妻谋略(29)+番外

杨娇凑近了仔细瞧,见针脚有疏有密,边缘收得毛毛糙糙,远不及她自己的来得齐整,可杨妡乍乍铺开那一刻,远远瞧过去却真的是格外生动鲜活。

一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苦涩。

当年魏明容生下杨娥后,身体受损不能在房里伺候,毛氏给她出主意,在院子里挑个相貌平凡容易拿捏的丫头收在屋里。

杨远桥幼承庭训,觉得男儿该支应门庭放眼外头,基本不干涉内宅之事。再者,纳小收房是当家主母的事情,他尊重结发妻子,便不曾有异议。

这便有了薛姨娘。

杨娇相貌不出众才学又不显,一门心思只在女红及厨艺上下工夫。原想等杨娥出阁后,她凭这个讨了魏氏的好,以便寻门合适的亲事。

没想到,杨妡拿针才不过月余,在绣花上已经显露出天分,真真的叫人不忿。

可心里再难受,杨娇面上也不显半分,老老实实地跟着吴庆家的学习。

而杨婧自打那次闹腾过,就没有再来过得月阁。

此时的她正跟叶姨娘一道染指甲。

摘了凤仙花的花瓣,捏一小撮盐,用研钵捣成糊,堆放在指甲上,再用棉布挨个指头包起来,过大半个时辰,指甲就染好了。

如果碾碎时再加点明矾,可以好几天不掉色。

杨婧张着十指,仰头问叶姨娘,“二姐姐真能让我住进松鹤院?要是祖母不喜欢我怎么办?”

叶姨娘仔细地将手中线头打个结,“二姑娘应了的事情,许是十有八~九。她没两年就出阁了,老夫人那里没人陪伴,你只要好生孝顺她,她怎会不喜欢你?”

杨婧点点头又问,“那我还要不要再学针线?”

“学那个有什么用?”叶姨娘不屑地撇撇嘴,“你看姨娘一辈子没拿过针,还不是照样绫罗绸缎地往身上穿?底下那么多丫鬟婆子,不使唤她们干活,还留着白吃饭?阿婧,你得记着,学这个学那个都没用,最重要得是学会讨好人,讨好那些有用的人,比如老夫人还有你爹……只要有你爹护着,别人说什么都不相干。”

杨婧似懂非懂,稚气地回答:“我知道,爹爹爱听曲子,所以姨娘不管高兴不高兴每天都弹给爹爹听,以后我会尽力讨好爹,讨好祖母。”

叶姨娘启唇低笑,“就知道你是个聪明孩子。你爹这边有我呢,你呀,要多往松鹤院跑几趟,即便没事也得跑,别人问起就说惦记祖母……你年纪小,怎么说都成。”

只要杨婧能在松鹤院站住脚,一门显贵的亲事是跑不了的。

她才不像林姨娘那么傻,把杨婉的亲事完全交到钱氏手里。

钱氏对庶女会有什么好心思?

明明有从三品的武官上门求娶,她不答应,非得把杨婉许配给个落第的秀才。

幸好魏氏看不过眼,拍板应了武官。

否则杨家长女嫁给个没权没势的穷秀才,以后的姑娘还怎么说亲?

个个依样学样地嫁到破落户去?

叶姨娘抿着嘴轻舒一口气,她小时候家里真正穷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姐妹三人就一身稍微体面的衣裳,谁出门谁穿。

街头的马大娘可怜她,带她到妓馆门口,指着里头穿红着绿的女子问道:“想不想跟她们那样穿漂亮衣裳?”

当然想!

回家后,她哭着闹着要跟马大娘去,爹娘没办法,含泪许了。

从此她再没回过那间破草屋。

前两年,有次陪钱氏逛铺子,无意中看到她三妹在街边卖鸡蛋。三妹比她小两岁,还不到三十,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袄子,蓬头垢面,一双手又黑又糙,看着像是四五十岁的老妪。

犹豫好久终于没敢上前相认。

她是真怕相认之后,三妹会隔三差五地来打秋风,被人知道她出自那样的破门烂户,岂不丢死人了?

再说,三妹已经嫁人有了子女,要是让她那些孩子缠上杨峭,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当初爹娘非说妓馆是吃人的地方,死活不同意她去,现在看来,过得最舒心的还是她。

叶姨娘端起炕桌上绘着仕女图的甜白瓷茶壶细细打量番,就这套茶壶茶盅,放在以前,她爹娘不吃不喝两三年都攒不出来。

可现在呢?

叶姨娘轻轻松开手,茶壶落地,发出清脆的“当啷”声。

杨婧吓了一跳,问道:“怎么了?”

外头丫鬟匆匆跑进来,急切地问:“姨娘可伤了手?”

叶姨娘微微浅笑,“一时手滑,这套茶具怕是不能用了,一并扔了吧……”

第22章 惊愕

申正时分,阳光不再像正午那般炽热,而是带了些许温柔,铺洒在地面上,斜斜地拉长了花树的影子。

杨峼手提两包点心,步履轻松地穿过花园往松鹤院去。

还差二十余天就要秋闱,今天夫子找来去年的策问卷子让他们几个准备乡试的学子试答,他做的时文令夫子赞赏有加,还私下告诉他,考试的时候就按照这个水平发挥,中得文魁应该没问题。

高兴之余,他就到了那家点心铺子,除去给杨妡带的花生糖和核桃粘,又给魏氏买了几样软和好克化的糕点。

前头转个弯就是松鹤院的正门,杨峼不觉加快了脚步,忽然听到旁边树丛背后传来女子切切的私语声。

“桂嬷嬷说过好几次,不许私下往外传递东西,如果不出事还好,出了事情岂不将我干娘牵连进去?”听声音像是魏氏身边的碧玺。

另一人道:“我也不想连累姐姐,可实在没法子,我觉得我活不长久了,家里老娘等着银子治病,这半年统共就攒了三两银子还有姑娘先前赏的两根银簪。求姐姐帮我这一次。”

碧玺“呸”一声,“好端端的,什么生啊死的?”

另一人带着哭音道:“昨儿夜里我又梦见绿松了,她看着我笑,笑得特别古怪……应该死的是我,那天我瞧见二姑娘在屏风后头,她把一片绿叶往老夫人的茶碗里蘸了蘸,老夫人就病了……”

杨峼心头一紧,下意识地屏住了气息。

只听碧玺厉声打断她,“你胡说什么?老夫人生病是厨房里饭食没做好,加上绿松手脚不干净,跟二姑娘什么关系?”

“是真的,我正提着水壶要往厅堂走,看得千真万确,吓得我赶紧躲到墙角蹲着,水洒了我一身……我不知道她看没看到我,反正她又进厨房了,我趁机回去换衣裳。后来绿松被打得半死撵出府去,我才想起来,那天就我跟绿松穿的官绿色袄子,可我又换了湖水蓝的,二姑娘可能看到我了。绿松是替我死的,她迟早会找我索命。”

“别说了,绿松死是她身子骨差,没捱过去,”碧玺声音越发狠厉,“你记着,东西我拜托干娘给你送出去,可这事不管真假都要烂在肚子里,谁都不能说,否则咱们两人都得死。”

那人语无伦次地说:“多谢姐姐成全,我不会跟别人说,谁都不会,做梦也不说……可是我怕,每次二姑娘盯着我,我心里都发虚。姐姐有所不知,二姑娘她,她素日看着可亲,私底下极是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