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妻谋略(160)+番外

杨娥讽刺一笑,忽地将镜子反扣在桌面上。

卢氏挺着臃肿的腰身顶着寒风步履蹒跚地到达流云轩时,看到得就是这样一副情形……杨娥穿身月白色中衣,浓黑的头发披散在身后,面前散着数不清的大红色布条。

诡异又可怖。

旁边仍有半匹布,杨娥用剪刀剪下一块,然后又一条条地撕。

屋子里响着无休止的“嘶啦”“嘶啦”声。

采茵与采芹悄没声地站在墙角,大气都不敢喘。

卢氏心底直犯嘀咕,默默停了会,强挤出个笑容,温声唤道:“二妹妹,我来晚了,还请赎罪。”

杨娥转过头,目光扫过卢氏脸庞,落在她已见隆起的腹部……

作者有话要说:很抱歉天使们,一直拖到这么晚,本章正分留言的妹子都发小小红包以表歉意……时间截止到明天晚上12点

第101章 成亲

这里孕育着杨家第四代, 备受杨家上下瞩目的长房嫡长孙。

杨家既然愧对于我, 那我也要让杨家不好过。

杨娥紧紧攥着手中剪刀,脑海里突然显出一个可怕的念头——只要用力捅过去, 不管是魏氏还是钱氏, 她们肯定再也笑不出来了。

也不知她们会不会后悔轻视了自己,忽略了自己?

杨娥盯着卢氏“呵呵”笑了。

笑容浅却诡异。

卢氏只觉得毛骨悚然,双手不由往腹部掩了掩,笑道:“明天是妹妹大喜的日子, 母亲本该过来的,可婶娘情况不太好, 那边脱不开身, 就打发我来看看。”

明天她就要成亲, 嫁给二表哥, 完全脱离这个冷漠无情的杨家了。她会成为世子夫人, 然后成为武定伯夫人, 到时候谁还敢小觑了她?

何必现在做那种傻事, 毁了自己大好的前程?

杨娥一个激灵清醒过来, 将剪刀放下,含笑迎上前:“天寒地冻的, 嫂子身子又重,快请坐……对了, 母亲那边孩子生下来没有,怎么不太好了?”

卢氏扶着丫鬟的手小心翼翼地坐下,“具体我也没多问, 好像是崩漏。”

杨娥低头窃笑,没福气就是没福气,即便生下孩子又如何,还不照样看不到?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该让她的孩子尝尝有个后娘的滋味。

卢氏瞧不清她面容,却直觉地不想多待,从身旁丫鬟手里接过本册子,红着脸道:“这个,妹妹待会儿好生瞧瞧,里面都画得清楚,一看就明白。女子头一遭总会有些疼,忍一忍也便过去了。若真疼得厉害,就让姑爷缓着来……你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问我便是。”

杨娥脸上这才显出几分新嫁娘独有的羞涩,接了册子,小声道:“劳烦嫂子了。”

卢氏完成差事,立刻站起身,“天色已晚,就不多耽搁妹妹了。你早点歇着,精神养得足足的,明儿且有得折腾。”

杨娥点点头,吩咐采茵送卢氏出门,她径自回到内室,翻开册子看了两页。

头一页便是一对赤身男女,女的横卧在床,男的覆在其上,股腹紧贴,关键处却被挡住了,根本不像卢氏所说那样画得清楚……纵是如此,杨娥仍看得面红耳赤喘息不已。

不由就想起毛氏私下跟她说的话。

毛氏说,即便魏璟不乐意,她也有法子让两人成事,只要度过头一夜,第二天就是顺理成章了。让杨娥只管忍着别怕疼,她自会吩咐得力的嬷嬷帮她成事。

想象着第二天洞房夜的情形,杨娥禁不住红了脸色……

此时的二房院,气氛却是分外紧张。

院子里支了药炉,府医亲自守着煎药,而太医则站在西厢房门口一步一步指点着稳婆用针。

西厢房又加了两盏灯,照得屋子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稳婆并不懂医,但对女子下腹与至阴几处穴位略有了解,而且张氏若不能好转,她也担着干系,于是临危受命,手拿两寸长的金针,哆哆嗦嗦地根据太医所说穴位往里扎。

先前的气定神闲早已不见,细密的汗珠顺着满脸褶子汇成一条,啪嗒啪嗒往下滴。

旁边桂嬷嬷怕汗水落在张氏身上,忙不迭地给她擦。

好容易二十余根金针尽数扎了进去,稳婆长舒口气,等了约莫一炷香工夫,将针起出。

正好药煎好,杨妡自告奋勇端了进去,一掀帘子,浓郁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张氏面无血色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地下堆了一大摞被血染红的细棉布,看上去触目惊心。

素罗怕杨妡烫着,忙上前接过药碗,用羹匙小心地搅拌着。

杨妡趁机到旁边榻上瞧了瞧刚出生的小弟弟。

婴孩正睡得香,脸色有些红,眉毛鼻子紧紧皱在一处,像是没长开的猴子,半点没有张氏精致的容颜和杨远桥儒雅的气度。

杨妡轻轻触一下他柔嫩的脸颊,“真难看。”

“哪里难看了?小孩子一天一个样儿,过不了几天长开了,肯定相貌不俗……而且多懂事啊,一点都不闹腾。”钱氏说着,尾音便带了颤意。

果真是这样,屋里人来人往声音纷杂,他却睡得如此香甜,似乎明白大人们的忙乱。

杨妡忽觉眼眶有些湿,侧转了头。

门帘外头,太医的话清清楚楚地传来,“此方意在止血,二太太失血过多,若能以人血哺之,会大有裨益。”

杨妡听得明白,熬出的药是止血的,可单止血不行,还得补血才是。

因见素罗已伺候张氏喝完了药,杨妡接过碗,抓起旁边适才用来剪脐带的剪刀,用力划破了腕间血管。

顿时血流如注,很快就盛了小半碗。

屋里人都吓呆了,还是素罗反应快,一把攥住杨妡的腕,“姑娘,别!”

钱氏也回过神来,扬声朝外喊“快,快拿伤药。”

府医带着药箱,里面药粉药膏倒是齐全。

钱氏问明那些是止血药粉,一把拔开塞子,不要钱似的洒在杨妡腕上,边洒边道:“你才几岁,瘦成这样,身上能有多少血?你得把我吓死……屋里这么些人,就用着你了?”

杨妡轻声道:“我娘怀胎十月生下我,又费尽心思养我这么大……我的血都来自我娘,肯定比别人的效用更大。”

钱氏一听就红了眼圈,泪水簌簌往下落,望着杨妡道:“你这傻孩子,既然知道你娘费尽心思养大你,怎么不体恤体恤她,要是她醒了看见你这样,心里不得难受死?”

杨妡指着那半碗血对素罗道:“快喂我娘喝了,待会儿怕是要凝了,那我岂不白捱了疼?”

素罗想想也是,咬牙端起碗,尽数喂给张氏。

钱氏叹一声,另外吩咐了丫鬟往厨房要来鸡汤,逼着杨妡喝了一大碗,又催她赶紧回去歇着。

杨妡摇头不肯,“上次我差点死了,我娘在观音像前跪了一夜把我唤回来,今天我也得替我娘祈福,恳请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娘安然无恙,保佑弟弟平安康泰。”

话音刚落,熟睡着的婴孩像是听懂了她的话似的,突然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