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朝月夕(264)

“原来如此。”沈劭点点头,“我这回请四爷来,只是想问一件事。”

“大人请问。”

“四爷知道,晏小姐前阵子还在扬州的时候,曾查过当初正气堂丢镖一事,当时就知道,这一切的幕后黑手乃是公子。起初,我一直以为江东王和公子是同一人,后来察觉并非如此,公子另有其人,且就在扬州城里。我说的对么?”

沈劭徐徐说着,目光一直定在刘四脸色。

不过他也知道,刘四向来不显山露水。

只见刘四露出讶色,道道:“这却不知。大人明鉴,刘某只是殿下身旁一个跑腿的,什么公子不公子的,从不曾听说过。故而大人此问,刘某恐怕回答不上。”

他的神色恰到好处,回答得也四平八稳,不出沈劭的意料。

沈劭并不着急,只继续道:“这阵子,我一直秘密追查公子的真实身份。这个过程很顺,只因有人时时暗中相助,最后终于让我查出了公子的下落。我思来想去,这位朋友的身份并不简单。他既得明白我的用意,还得知晓公子的行踪,这个人,恐怕非四爷莫属。”

刘四的眼中并无波澜,他回道:“刘某方才说了,刘某只是替江东王殿下跑腿的一介武夫,旁的一概不知,大人猜错了。”

“果然,四爷不会回答。”沈劭微笑,“罢了,我自年少时认识四爷,便知道四爷做事自有章法,四爷不说,我也就不问了。”

刘四不置可否,只拱拱手:“既然大人问完了,刘某是否可以告退了?”

沈劭却不答话,突然问道:“四爷,阿絮究竟何在?她那宅子错综复杂,我遣人去抓捕,但终不得果。此番扬州城乱,损失重大,我既为父母官,必不能轻易放过她,还请四爷指点迷津。”

刘四听了这话,目光终于定住,不过也仅在一瞬之间,而后,又恢复了原本的平静。

“大人是父母官,关系苍生疾苦,无可厚非。但恕刘某浅薄,大人关心的始终与刘某无关。再者,刘某再说一次,刘某不认识公子,也不知道什么阿絮,大人要是问完话了,还请放刘某离去。”

沈劭心中叹口气,知道时机未到,终究白折腾一趟。

不过他不打算为难,颔首道::“四爷慢走,沈劭不送。”

刘四起身,行至门前,却顿了顿脚步。

“此番祸乱,是否已经结束了?”

“暂且告一段落,但我忧心仍有后手。”

刘四点点头,道了声“大人保重”,而后,径直离去。

范齐送走刘四,在门口小吏手上接了份文书,又回头送去给沈劭。

他进了书房,只见沈劭仍旧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似在深思。

“公子,”他忍不住道,“方才四爷临走时突然说了那番话,是什么意思?”

沈劭回过神来,道:“没什么,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是公主府的卫煌卫大人遣人送来的。”范齐道,“今日流民闹事,有人浑水摸鱼,暗杀公主,被公主识破,亲自擒获。这是卫大人亲自审问的供状,请公子过目。”

沈劭目光一动,随即将供状接过。

那供状上的字不多,显然由于初审,犯人还在嘴硬,说出的话颠三倒四,不知真假。

犯人坚称那箭不是自己射的,自己无辜中了公主的刀,是被误伤;而那煽动暴乱的事,他也坚称是别人污蔑,坚决不认。

沈劭将供状仔细看了几遍,忽而起身。

“备车。”他说,“我去公主府一趟。”

范齐讶道:“公子过去做什么?”

沈劭道:“自是要商议此事。今日的动乱,须得向公主细细问清,才好将那幕后之人揪出来。”

范齐脸上有些讪讪。

“公子,”他说,“卫大人那手下还说了,公主已经下令,不许公子上门。若公子非要去,进门先打三十大板再扔出去。”

他看着沈劭错愕的脸,继续道:“故而公子要议事,可给卫大人那边递个话,他亲自过来。”

沈劭:“……”

他想起凌霄离开时那盛怒的模样,一时无语。

*

卫煌来到的时候,已经是午后。

“沈大人转运粮食救济万民,一路奔波。如今又马不停蹄为公主府之事操心,这般不辞辛苦,卫某敬佩。”照面之后,卫煌拱手,笑嘻嘻地恭维道。

沈劭这些日子与他已是熟悉,道:“分内之事,卫大人过誉。”

说罢,他请卫煌在堂上坐下,又让仆人上茶。

“那供状,我方才看过了。”沈劭道,“不知卫大人接下来作何打算?”

他没有提凌霄不许他登门的事,卫煌是个世故精明的,也识趣不提。

喝一口茶之后,卫煌恢复正色,道:“这也是我要与大人商量的。那贼人的嘴很紧,便是动刑也不肯说。公主的意思,务必要将其背后势力顺藤摸瓜查出来,若轻易将此人弄死了,实为不智。故而就暂且将他押在了牢里,从长计议。”

第二百九十九章 钓鱼(上)

“让我不必再审那犯人?”凌霄看卫煌一眼,“他这么说的?”

“正是。”卫煌向凌霄道,

“公主差点就被那贼人伤了,不审又如何找出背后之人?”春儿在一旁听了,不满插嘴,“沈大人莫不是昏了头?”

“沈大人说,此人不过是三斗教的一个小卒,就算撬开嘴,也说不出多少来。”卫煌忙道,“他手上,已经有了更大的犯人。”

凌霄露出讶色:“是谁?”

“沈大人已将此事写成了一份奏报,令下官呈与公主。”

说罢,卫煌拿出一份文书,呈到凌霄面前。

凌霄看去,只见那竟是规规矩矩写作了折子的模样,仿佛呈给朝廷似的。

她接过,将折子打开,里面的字迹小而俊逸,写得密密麻麻。

沈劭折子里说,早在两个月前洪水泛滥之时,他就已经紧急上书朝廷,请朝廷出面挑拨赈灾粮。后来粮食调来,存在永济仓,可到了开仓放粮之时,粮食却不见了。沈劭前往永济仓调查粮食的去向,查到些踪迹,一路追查。他心里笃定有能耐做下这等事的,除了公子不会有别人。故而,他顺藤摸瓜找到江东王府上的时候,心中已经感到胜券在握,公子必是江东王。没想到,那夜,他遇到了同来打探的凌霄;更没想到,他和凌霄亲眼目睹了公子的真容,竟是阿絮。

有了此事,沈劭确定赈灾粮失踪一事与公子脱不了干系。离开之后,他直接遣人把阿絮的手下盯住。毕竟偷走了几千石米粮,并不好藏,定然会露出马脚。

此法果然有效,很快,沈劭就找到了藏粮的地方。这几日,他正是带兵突袭那处贼窝,把粮食抢回来。

凌霄看着,目光微亮。

沈劭果然不会坐以待毙。

再往下看,据沈劭所述,这运粮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常有贼人袭击,企图抢粮。沈劭也早有防备,见招拆招,并追查出,这伙人正是三斗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