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医学博士的爱情和婚姻(108)+番外

“辛苦什么,我倒是喜欢做好吃的,看着你们吃得香,我心里就高兴。”婆婆说着说着竟有些伤感,“我也好几年没做这么多了,前几年也没心思,而且就是做了也没有人吃,今年我就把能想到的都做了。”

“妈,你别担心做多了,我特别能吃,今年有我,肯定很快就能都吃光!”文清笑着把话题扯开。

婆婆也笑了,“你看我怎么又提过去的事了,现在看小钢每天脸上都带着笑,我也高兴着呢!这都是你的功劳。”

“我哪里有什么功劳呢?”文清虽然经常被谢钢表扬,但每次都会觉得他有些夸大,于是就很不好意思,现在也是一样,于是便指着一盆丸子问:“妈,这个丸子是什么做的?怎么吃不出来。”

“那个是素丸子,没放一点肉,是几种蔬菜拌的,有萝卜、胡萝卜、洋葱、蘑菇……吃这个不长肉的,你多吃几个。”

早上刚吃了一碗手擀面,肚子里已经饱饱的,文清在厨房转了这么一圈,马上觉得不能再吃下去了,而应该找点事做,便说:“那我准备果盘吧。”

“水果已经切好了,摆在客厅的茶几上。冰箱里还有洗好的,要是不够了再切。”婆婆回答。

文清进了客厅,见茶几上摆着一个由好几样水果拼出来的大果盘,十分漂亮,果盘旁还放着一些糖果、干果饮料等。看来,一切准备就绪,只待除夕的到来了。

“我还什么也没做呢!”文清有些郁闷地说。

婆婆不由得笑了,“那你帮我把这些油炸的东西每样分出来一点吧。”

文清总算有事干了,便拿出食品袋分装,又问:“这是给谁的?”

“小罗和小朱今天回老家,要做一天的火车,晚上才能到,给他们带点路上吃。”

文清和谢钢蜜月旅游前,特别请罗莹帮忙照顾一下婆婆,毕竟婆婆对省城不熟,而他们两家正好在一个小区,不用说,现在婆婆口中的小罗和小朱就是她和朱然了。文清也知道,他们夫妻每年过节都要回农村老家,正符合婆婆说的情况。

“那我给他们送过去吧。”文清将装好的几个食品袋放在一个大袋子里。

“不用,小罗走之前能过来,把她家的钥匙放在我们这里一套,万一有什么事也方便,那时候给他们就行。”听婆婆捻熟的口吻,文清就知道罗莹一定没有辜负自己的托付,经常过来看婆婆。

果然婆婆笑着说:“小罗说你们不但是同学,还在一个宿舍住过,关系特别好。这几天每天都要上来问问我有什么事,又陪我去买菜,是个好孩子。”

正说着,听到门铃响,文清以为是罗莹,赶紧过去开门,结果是一个不认识的中年大姐,提着一兜红红的苹果递了进来,“我是十五楼的,这苹果是朋友从新疆带来的,味道特别甜,给你们尝尝。”

文清有些莫名其妙,但邻居笑着送来,她也只好接了过来,这时,那位大姐笑着向里面说:“阿姨,你炸的丸子太好吃了,我们家那位说从来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丸子。”

原来婆婆走过来了,“快进来坐一会儿。”她很自然地让着门外的人,又笑着说:“喜欢哪一样,我再给你拿,家里有许多,都是邻居,别客气。”

“家里还有事情呢,不坐了,以后再尝阿姨的手艺。”那位大姐客气着,又指着苹果说:“都是糖心的,阿姨尝尝。”

送走了大姐,文清才知道,婆婆昨天给楼下的邻居们都送了吃食,“这栋楼今年才入住,大家都是新邻居,我们要和邻居们相处好,过年送点小吃食过去,是老习俗。”

一会儿又有一个老太太带着小孙女上来回礼,给婆婆带来了自家做的蒸糕,婆婆又拿出很多糖果给小女孩吃,两个老太太在一起聊了起来,“自家做的东西,用的材料都是上好的,吃着放心。”

“这个蒸糕用的糯米粉是我自己用糯米磨出来的,比外面买的糯米粉做的蒸糕味道就是不一样。”

正说着,罗莹来了,果然是把一套钥匙送了过来,“因为是新房子,有点不放心,万一有什么事,放你们这里一套钥匙,总能方便些。”

文清接过来收好,问:“怎么不坐?是不是急着赶火车?”

“正是呢,”罗莹点头,给婆婆提前拜了年,谢了婆婆给她准备的吃食,然后就要走。

文清想起来,“我开车送你去火车站吧,现在肯定不好打车,而且你们一定带了很多东西。”罗莹曾经告诉过文清,每年她和朱然回农村必须给所有的亲戚都带礼物,不但花费巨大,而且还十分辛苦。但农村过年的气氛特别浓重,比省城要有意思得多。

婆婆听了,也十分赞同,“小罗别推辞了,让文清送你们吧,家里又没有什么事。”

文清便与罗莹说好在地下车库见面,果然朱然和罗莹带了好几个大包,朱然带些自嘲地说:“每年都有这样一回,有时还真羡慕你们这些家是省城的人。”

“可是我看你脸上都是笑容呢。”文清打趣。

“是啊,虽然有时也嫌弃农村不好,但那里是我的老家,也是我的根。每年进了腊月就开始数着哪一天能回去了,又算着给家里人买什么,还要早早在网上抢火车票,等坐了一天火车到了家里,见了父母亲人,再坐在火炕上说话,心情就说不出的好。”

“医生的工作就是这一点不好,不管什么节日都要轮流值班,我换了几个班才能在今天走。要不是为了等我,他前几天就可以回去了。”罗莹也笑着说:“好在晚上就能到家了。”

总之,就要过年了,大家都喜洋洋的,只是路上有些堵车,但最后还是提前到了火车站。

文清再回到家里时,奶奶和爸爸妈妈已经到了,正与婆婆和谢钢在一起说话。文清听谢钢正在回答爸爸的问话,讲述着海岛风光,心想,他不过就在酒店前的海岸游了一小会儿,现在说起来好像把全岛都走过一遍似的,见奶奶、妈妈和婆婆都认真地听着,也又不好出言反驳,看看时间便招呼一下进了厨房,准备做午饭。

结果她发现厨房里的东西又多了,看器皿,就知道是妈妈又带来一些半成品食物。还没来得及动手,婆婆和妈妈也都进来了,谢钢也钻了进来,不过他马上就被赶了出去,“做饭的人已经够多了,你赶紧出去吧。”

婆婆和文家人已经见过几次了,而且他们还在温泉山庄一同住过几个星期,关系非常融洽,大家说笑着,因为人多,便十分热闹,文清觉得比以前自家人过节时还要有趣,就忍不住笑着说了。

婆婆也一脸笑意,“可不是,等文清生了孩子,过节时一定会更热闹的!”

文清从来都觉得只生一个就好,可是今天的气氛突然让她的想法变了,她对谢钢说:“我们以后要两个孩子吧!”

“那当然好!”婆婆笑得合不扰嘴,原来儿子对她说只想要一个孩子,她只有接受了,现在倒是意外之喜,“文清若是真的生两个,一个孩子姓谢,一个孩子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