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医学博士的爱情和婚姻(109)+番外

对于孩子姓什么,文清并不很在意,但婆婆这样说她还是很感动,就看向爸爸。爸爸显然也没想到能听到这样的话,但他其实也不在意,所以很从容地说:“谢谢亲家的好意,其实不管姓什么都是我们的外孙和外孙女,我们都一样疼爱的。”

“对,亲家说得对,其实我也没有太多的老思想,不管生男生女我都一视同仁。”婆婆也赶紧表态。

“我想要个听话的小女儿。”谢钢也露出了一脸的想往。

“要是孩子像文清一定是个懂事听话的。”妈妈肯定地说。

“谢钢小时候淘气是淘气,但其实也不是不懂事。”婆婆努力找出谢钢懂事的例子。

文清只不过被家里的气氛感染,不假思索地说了要孩子的话,没想到大家就真的讨论起来孩子的问题来,她倒有些脸红了。

作者有话要说:

☆、拜年

除夕的午夜快到了,谢钢笑道:“我买了很多烟花,我们去露台上放吧。”

顶楼虽然建了很大的阳光房,但还是留了一块不小的露天平台,大家进了阳光房里,就见外面已经是一片的火树银花,隆隆的鞭炮声不断了。老人们便坐在透明的阳光房里,而谢钢和文清都换上了厚衣服,拿出各色烟花,也加入了放烟花的行列。

谢钢先用竹竿挑了一长挂鞭炮,从下面点燃了,辟里啪拉地响了一会儿,然后放了几个二踢脚,这种东西声音特别大,文清躲在后面,觉得耳朵还是被震得嗡嗡响,便用手捂住了耳朵,只专心看谢钢点燃手中的鞭炮,待引信燃了一小会儿再扔了出去,觉得他的动作那样的洒脱,有无限的活力,就连周围的的烟火也不去看了,只一心看他。

没多久,谢钢将一个大方盒子礼花摆在露台中间,走回来将文清带到礼花前,将手里燃着的香递给她,示意她点燃。

一波又一波绚丽的烟花升到了空中,美丽得让人炫目,午夜的钟声传来了,文清转头去看谢钢,他也正看了过来,还向自己喊着什么。在这亿万人同庆的时刻,成千上万的鞭炮齐鸣中,无论什么声音都不可能听到,但文清却知道他在喊什么,她也一样大声喊道:“我也爱你!”

反正不可能有人能听到,文清回屋里时大大方方的,将刚刚包好的饺子煮了,端上来大家每人应景都吃了几个,就准备休息了。

文清帮着奶奶洗漱,将她送到床上,“奶奶,已经很晚了,赶紧睡吧。”

“高兴。”奶奶拉住文清的手用力握了握。

文清懂得奶奶心中所想,她是觉得又能与自己在一起过除夕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奶奶。”她陪着奶奶轻声细语地说了半天话,看着奶奶睡着了,悄悄回了房间。

谢钢正拿着一本书翻看着等她,见她进来便掀起被子,“赶紧进来。”又随手灭了灯,“今天家家都要团圆的,我们也一样。”

文清紧紧地和他抱在一起说:“我觉得今天的幸福与以前的不一样,是没有一点缺憾的幸福,所以特别的甜蜜。”

前两年文清过节时,一身不能二用,身在刘家,却想着奶奶和父母,有时科里又有急诊手术找她回去,节日的快乐就要打上几个折扣,可今天,家人团聚,又没有去加班,真是十全十美了。

“今天是很幸运,”谢钢原本想到了文清可能被突然叫走做手术,这样的时候他也遇到过几次了,可没想到骨科竟然没有电话过来,“就是你被找回去加班,也都是难免的,不算什么,我一定陪着老人们开开心心地过好节,这也是完美的,你说对不对?”

“是,你说的都对。”事在人为,文清说:“只要我们努力,一切都能是完美的!”

第二天,文清和谢钢起床后,就见两位妈妈坐在餐桌旁正在说着话,“明年我们还一起过春节吧,大家都高兴。”

“那当然好。”

见他们过来,婆婆就笑着说:“怎么起得这样早?”

文清一笑,“你们不是比我们还早?”

“我们年纪大的人睡不了那么多,倒是你们总睡不够。”正说着,爸爸和奶奶也过来了,两位妈妈把准备好的早饭端了出来。

文清和谢钢是新婚,要到双方长辈家拜年送年礼,吃过饭他们就一起商量起来。最后定下来,初一和初二先给文家的亲友拜年,初三初四则去看谢家亲戚,当然那需要去钢都。至于礼物,他们早就委托婚庆公司帮忙准备了,已经分装成礼品装,只要按份数送出去就行了。

省城内跑了两天,有时文清爸爸和妈妈也陪着他们,但文家亲戚并不多,还算轻松。可回了钢都,就是另一番景象,婆婆带着他们一家家走,她的独子有了出息,又结了婚,她想显示一下的心意非常明显。

到了第二天吃过晚饭,谢钢有些不愿意了,“妈,像三堂伯这样的就不必去了,多少年也不来往了,而且我结婚时他也没过去。”

“那是我没通知他,因为车子的位置已经满了。”婆婆坚持说:“你忘了,你小的时候,他每年都来看你太爷爷,还给你买过糖。”

谢钢早就没有印象了,还是躺在床上不动,文清倒是理解婆婆,她年青起守寡,把儿子养大,现在儿子成家了,怎么能不自豪呢,当然愿意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便上前拉谢钢起来,“妈说要去就去吧,新婚第一年去各家拜年是老风俗,我们还是遵守的好。”

“礼品也没有那么多份了,婚庆公司是按参加婚礼的数量准备的,多备的几份也都送出去了。”谢钢又找借口。

“超市早就开始营业了,我去买礼物。”婆婆马上说。

文清用身子挡着,在婆婆看不到的角度狠狠掐了一下谢钢的腿,“我们先去买礼物,然后再回来接妈一起去,你快起来吧。”

谢钢吃了痛,又不敢表现出来,便咧着嘴坐了起来,仍有些不情不愿地问:“妈,还有多少家没去的,算算数目好买礼物。”

“你三堂伯家、五姨家、还有你陈叔叔家、王阿姨家……”婆婆数了数,又数出十几家来,“差不多就这些吧,哎,也不知道能不能忘了哪一家。”

看着谢钢不耐烦的脸,文清拖着他出了门。果然坐在车上,他就抱怨起来,“我被退学后,三堂伯一直瞧不起我,也就不和我们家来往了,还有我五姨,那时候妈妈去她那里借钱,她一直哭穷,拿几百块钱应付,然后没多久就上门要了回去,也不知我妈怎么还想着她,还有什么陈叔叔王阿姨的,我都不知道是谁!”

谢钢是个记仇的人,文清早就知道了,于是便拦住他的话说:“也没有什么大矛盾,就忘了吧。”看他还是沉着脸,又说:“你以为我喜欢去这些人家里拜年吗?我也不喜欢,而且我原本不认为他们啊!现在,妈妈让我们去,我只当是哄妈妈高兴了,就去一次吧,反正妈妈说只去这一年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