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医学博士的爱情和婚姻(107)+番外

“我上中学的学校设施特别好,有一个标准的游泳池,所以就开了游泳课,我就学会了蛙泳。等到了大学再上游泳课时,别人还在练习动作时,我就能绕着泳池游好几圈了。老师就专门把我们几个会游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小班,学自由泳。”

两个人不同的生活轨迹,带来了不同的经历,聊起来还满有趣。谢钢和文清下了水,一个是随心所欲地游,一个是标准的泳姿,又是截然不同,但毕竟都是游泳嘛,他们很和谐地游在一起,然后又学着玩冲浪,累了就在沙滩上晒太阳。

回程的飞机晚点了,到省城已经半夜,谢钢和文清回到家里,轻轻地打开门,正准备悄悄地回到卧室,婆婆一直在家中,这时间应该已经睡了。

“你们回来了。”婆婆穿着家居服从客厅走过来,“飞机上的东西越来越难吃,我给你们留了饭,都在锅里温着呢,拿出来就能吃。”

“不用了,我们不饿。”文清赶紧说:“妈,已经半夜了,你快睡吧。”

“白天睡多了,现在一点也不困,”婆婆说着,已经盛了一碗汤出来,然后又端出几盘饭菜,招呼他们俩人,“赶紧洗手,再吃一点。”

文清从来对婆婆做的汤没有一点抵抗力,再说下飞机后感受到外面的冷空气,她就觉得自己饿了,于是先喝了一碗汤,“真鲜!”

“妈,你做菜比五星级酒店的厨师做得还好!”谢钢坐在桌旁也就着菜吃了一碗饭。

婆婆最爱听的大约就是这样的话了,她眉眼都舒展开了,笑意盈盈,“外面的饭菜再好吃也不如家常饭菜养人,可你们也别吃太多了,免得积食。”

然后她又絮絮地说:“明天就是除夕了,文清是独生女,白天回家里陪陪老人,只是天黑前一定回来,结婚第一年不能在娘家过除夕夜的。”

文清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不由得奇怪地问:“为什么?”

“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说是对娘家不好,所以天黑前一定要回婆家,但结婚一年以后就没关系了。”婆婆看来也不甚清楚,只是听说过这个习俗。

“好,我天黑前一定回来。”文清答道,她原本也想明天白天回娘家陪陪家人,把奶奶哄好,晚上再回来陪婆婆,让婆婆也开心。婆婆能想到自己是独生女,过节时家里只剩下老人并让她回家看看,让她很感动。至于婆婆说的风俗,只要没有太过格的地方,她一定遵守。

因为时间太晚了,吃过饭后婆婆就催他们睡下。第二天一早,文清起来时,就见婆婆和谢钢正坐在餐桌前等着自己,“我起晚了。”

“我也刚起来。”谢钢笑着说:“我正和妈妈说我们的事呢。”

“小钢说你现在菜做得很好吃,他每天下班回家,一下电梯就能闻到香味。”婆婆笑着进了厨房,“我今早做的手擀面,现在去煮,等几分种就好。”

冬季的早晨,吃上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手擀面,浑身好像都充满了力量,文清要去洗碗,被婆婆拦住了,“这几个碗我收,不用你。”

“那好,”她笑着说:“我先回娘家了,天黑前一定回来,晚上年夜饭一定要给我留个机会做两个菜。”

“那个小清啊,”婆婆拦住她说:“昨天我回房间后又想了一下,你要是晚上回来了,家里还有奶奶,一定会想你,不如把他们都接过来,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过春节,反正都是一家人了,一起守岁多好。”

谢钢笑着接过话来,“妈妈说得对,把文清家人接过来一起过节,又不违反习俗,又人多热闹。而且家里房间多,住下来很方便的。”

文清迟疑了一下,婆婆已经笑着催他们,“小钢,你陪着文清回家接人,奶奶坐轮椅不方便。”

谢钢摆了摆手,“我自己去接人就行,让文清留在家里给你帮忙。”

文清借口给谢钢找衣服,也一同回房间,“还没问问爸爸妈妈……”一早她给家里打了电话只报了平安。

“我早与爸爸妈妈说好了,”谢钢很肯定地回答:“你就放心吧。”

文清这一代独生子女长大结婚的已经很多了,关于过春节双方家庭的安排一直是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很多人都认为将双方家长聚在一起过节是最好的方法,但文清却从没想象过爸爸妈妈和与刘遥的父母在一起度过除夕的情景。

至于婆婆,毕竟也不大熟,她也没有这样打算。听了谢钢的话,倒是吃了一惊,“你什么时候说的,我怎么不知道?”

“在海岛给家里打电话说的,那时你睡得正香,都流口水了。”

“我睡觉才不会流口水呢,流口水的一定是你!”文清马上被他把思路带偏了,上去捏他的下巴。

谢钢已经换好了衣服,双手放在着文清的肩上说:“我妈心肠很好,不管在哪人缘都特别好,奶奶和岳父岳母又是非常有涵养的人,他们在一起一定能和谐相处的,你就不要瞎担心了,在家里多陪陪妈,帮她做年夜饭吧!”

文清有什么不明白的,谢钢原本就做好了自己家长辈们的工作,就在他还没来得及对婆婆说的时候,婆婆好心地主动让文清回娘家陪老人,然后谢钢就早起与婆婆沟通好了。为了让大家都过上祥和快乐的春节,他花很多心思,而且把家里的事处理得特别好,对于这样的人,她心里涌上无限的爱意,于是她轻轻地探了探头在他的脖子上亲了一下,然后拍拍他的脸,“去吧,我在家一定表现好,让婆婆越来越喜欢我!”

作者有话要说:

☆、畅想

文清昨天回来后只在餐厅吃了饭,还没有进厨房。所以送走谢钢,她便赶紧走了进去,一面问:“妈,我做点什么?”

“都准备好了,开饭前再下锅就行,你到客厅看电视吧。”婆婆跟着进来笑着指着流理台说。

然后文清就被流理台上摆得满满的东西惊呆了,家里的厨房面积可不小,而且在东西两面都放了流理台,可现在却没有多少空闲的地方。

已经是半成品的鸡鸭鱼肉和各种蔬菜整齐地放在盘子里,上面覆着保鲜膜,另一边都是做好了的熟食,有酱猪蹄、水晶肘子、卤牛肉……又有好几个大盆子,里面装着满满的炸枣、炸丸子、炸麻叶、炸套环等等,林林总总,有二三十种。

这些油炸的小吃食,文清小时候也曾见过奶奶在过春节时做,可后来奶奶年纪大了,妈妈也不弄,差不多都淡忘了,现在见了很有亲切感,指着这些盆子吃惊地问:“妈,你一个人做了这么多?”

“是啊,昨天炸了一天才炸好。晚上你们回来的时候,肉丸子还是热的呢,你们不是说好吃嘛,现在再尝尝,冷了味更好。”说着,婆婆就夹了一个丸子放进文清嘴里,“是不是?”

“真好吃,”文清接了筷子每样都尝了一个,“都好吃。”

然后文清放下筷子认真地说:“妈,这些活你应该等我回来一起做的,一个人做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