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里随波行(153)+番外

舅母擦了擦眼泪说:“可不是,我现在也是老糊涂了,竟然也不知道给外甥女道喜,反倒哭了起来。”

滕琰也笑着说:“我看舅母比在我昌平时年轻了,一点也没老呀!”

又拉了顾岗和顾凌看,这两兄妹俩都是舅母所出,顾凌与滕珂年龄相仿,两年时间长大了不少,外表略逊于滕珂,但气度却好,一直跟着舅母和嫂子在家读书,学习女红,言谈爽利,举止大方。

顾岗还要大上两岁,出落得相貌出众,一表人才。一年前已经与昌平的一个世家嫡女定了亲,现在在半山书院读书,听说一向刻苦,一心要走科举,重振顾家,滕琰考问了几句,觉得他比起同龄时的滕珙还要强些,就笑着对舅母说:“我看表弟的才学要比大哥还好,舅母只等着享福就是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听着滕琰夸奖顾岗,舅母的眼泪不禁又落了下来,滕琰知道她一定是想起了顾岚,那个聪明灵俐的表弟。当初,她与顾岚年纪相仿,小时候两家长辈都有默契,希望她们能够再结姻亲,结果顾岚得了肺痨去了,现在舅母见二儿子也成大了,而自己就要成亲了,自然而然地会想起大儿子。

滕琰装做不知,只是笑着说:“舅母看儿子出息了,该不会就看不上女婿了吧。”

舅母破泣为笑,顾冰儿上前拧了一下滕琰的脸说:“看你这张巧嘴!”

滕琰也和她笑闹,“大哥,你也不管管嫂子,她欺负我!”

滕珙和舅舅、父亲站在一边,一家子亲戚见面,虽然都非常激动,但男人还是不好意思象女人一样凑成一堆。他带着超年龄的稳重说:“你们开心,在一起闹闹也就算了,还找我告什么歪状?”

滕琰笑得更凶了,“父亲,你看大哥只是偏着嫂子!”

父亲温和地笑着说:“都要出嫁了,还这样的胡闹。你舅舅、舅母和嫂子一向疼你,倒把你宠得不知怎样好了。”

舅舅说:“琰儿一向是最明理的,只是你前些时候把你母亲的陪嫁送回来却是过了,让舅舅心里过意不去。”

滕琰与父亲一起清理嫁妆时,想到舅舅一家现在过得清苦,国公府的府第和功勋田等都没了,家里的生意早就没了。她的母亲当初出嫁时,从顾家带了不少的嫁妆,现在只有滕琰一个女儿,退还部分当初母亲的嫁妆给舅舅家也说得过去。只是现在母亲留下的嫁妆也只剩下田庄和一些值钱的小物件了,这些滕琰还是得留着,至少是做个纪念,最后决定折了一万两银子给舅舅。

滕琰不接这话,这应该是父亲才能回答的,“舅兄此言差了,若是原来国公府的时候,我家也不会如此,一定尽数给琰儿陪过去了。现在不同往日,舅兄若是来讨,我们家都说不出什么来,现在只是折了此些银子,她母亲留的物件还都给她带去了,琰儿看着这些物件,也能想起她母亲的一片拳拳之心。”

回想到母亲,父亲不免伤感,舅舅父也黯然,大家都不再象刚才一样说笑,王夫人和顾冰儿也只能站在一旁一吭声,舅母只好出面,也只有她能在这时说上话:“琰儿,你看我这只镯子,还是你弟弟给我送的,这金子上的花纹倒还罢了,只是镶的这两颗东珠,又大又圆,还是淡金色,倒真是少见。”

所谓的弟弟就是滕琰所扮的滕瑾了,舅母这样说是因为小一辈的里面有不知道这其中的秘密,王夫人笑着答到:“那孩子是个孝顺友爱的,家里哪一个长辈、小辈都没忘,所有人都得了,我那里也得了几颗----说起来,南珠虽好,咱们燕地人却还是最看重东珠。”

滕珂也凑上去说:“这样厚重的镯子,原也只有舅母这样的风度能压得住。”滕珂生下来曾被抱到母亲屋里养了几个月,顾而她对顾家舅舅舅母是叫得极亲的,舅舅舅母也对她不同其他的几个弟弟妹妹。

“是啊,你们小姑娘不好戴这样的,像你手上笼的这样的珊瑚串却适合,只是琰儿这丫头,什么也不戴,太素静了。等会儿,舅母帮你选,就是在家里,也总得有几样首饰。”

话题又回到了女人们常说的衣服首饰,舅母和嫂子加上顾凌又要去看滕琰的嫁衣,男人们回了前院,剩下一群的女人进了滕琰的院子。

嫁衣是由皇家的内务府送来的,并不是普通百姓所用的喜袍,而是正红的王妃服饰,还有配套的三凤冠,滕琰对当初同圣旨一起送到滕府的礼服也吃了一惊,速度也太快了,算时间,燕王的折子到了京城,没几天的时间钦差就出发了,那么衣服如何能这样快地赶出来的呢?

直到跟着一起到来的绣娘给她试衣的时候,她才明白,这礼服是早就准备好的,单看上面的金丝纹绣和镶嵌的各色宝石,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做出来,联想到燕王从去年开始选妃的过程,这礼服最晚也是那时候开始准备的。

不过,尴尬也由之产生,礼服不是按她的身材准备的,想来那时候也并没有定下燕王正妃的人选,只能做得宽大些,待试衣时再收一收就可以了,这种礼服本来也不是很随身的,但这打算到了滕琰身上实施却有些困难。

燕地人本来普遍就比南方人要高一些,滕家是标准的燕地人,父亲、大哥都是身材高大,滕琰也高,而且她一直注意锻炼身体,这两年又一直在户外,活动量非常的大,她的个子在滕家女人中首屈一指,据也自己估计,怎么也有一百七十公分。她初见燕王时,基本能与他差不多一样高,后来,燕王又长了些,才堪堪比她高了半头。她能在军中不被人识别出来,身高也绝对是一个有力的帮助,在来自吴国的大军中,她能够得上中等身高。

这件本来是留出了足够的余量的衣服,她穿上却短了!好在,她还不太胖,宽度够用,否则这件衣服就会完全用不上了。

几个绣娘见了滕琰后就变了脸色,等她穿上后,看到下面居然离地面还差了两寸多,几乎面如土色,谁也没什么好办法把短了的衣服接长。

对滕琰来说,却无所谓,反正这不是她自己真正的婚礼,衣服什么的就更不用太挑剔了,她主动给大家出主意,拿同色的料子加上一圈不就行了吗?

虽然所有的人都不满意滕琰的主意,可结果也只能这样办。但这几位绣娘毕竟是这方面顶尖的人物,她们还是想出了好办法,在加上的面料上,用珍珠镶上花纹,并巧妙地掩住了接缝。

现在大家眼前就是这样一件礼服,金丝绣成的凤凰图案,嵌着各色宝石,裙边珍珠璀璨,华贵到了极至。

绣娘们打量着舅母和嫂子的神色,这段时间的相处,她们知道了未来的王妃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挑剔,侯府的女主人因为是继母,也从不多说,现在赶来的舅母看起来还很有话语权,这一关再过了,她们算是彻底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