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以身饲龙(144)

作者: 葛巾 阅读记录

赵朴真道:“立储乃朝廷大事,太子殿下贤德仁善,美名远播,朝中许多大臣爱戴的,今上一贯也十分倚重太子殿下,焉会轻言废立。”

莫宝珠原以为她还会如赵灵真一样推搪几句,早已攒了好些刻薄话激一激她,料不到居然如此直接,她看了眼一旁仍然还脸色雪白的赵灵真,心里暗自嘲讽,真是没担当的怂样,又看着赵朴真笑道:“姐姐就这么肯定太子殿下不会被废?”

赵朴真嫣然:“宝珠妹妹不是说说着玩儿吗?我一贯愚钝,也就是随口一说。”莫宝珠看她一双清澄双目并不闪避,坦然看向她,反而心下微微有些发虚,转过眼睛,一时竟不知如何追问下去,赵灵真适才被一吓,早已胆小如鼠,如今只是道:“姐姐您在宫里伺候过,怎的还如此不知轻重?咱们还是别说这些了,今儿还有什么节目安排吗?”

“那边安排了扁担舞和现烤肉的,你们小姑娘枯坐在这儿是无聊,不如过去玩玩,不用在这里陪着我。”这时上头仿佛一直闭目养神的韦老夫人忽然睁开了眼睛说话,满脸笑容:“天有些闷热,我进去歇一会儿喝点茶,朴真刚从京里来,能不能陪我老婆子说说话解解闷?”

赵朴真心下明了,什么龙肝凤腑的话头,不过是个引子罢了,就算自己这莽撞妹妹不撞上枪口,怕也会有人把话头往朝政这上头引,这位老夫人,真正要说的话,还在后头呢,她笑着站起来上前扶着韦老夫人道:“这是我的荣幸。”

韦老夫人扶着她的手起了身,一旁一直装聋作哑的周氏也连忙站了起来,韦老夫人摆手笑道:“你们好好松快松快,我老太婆在你们都不自在呢,让女娃娃陪陪我说说话便好了。”

屋内清凉宜人,壁上悬挂着有芭蕉、孔雀等图案,显示着南国风情的织锦,摆着晶莹剔透的翠玉摆件,韦老夫人看她看那些织锦,笑道:“都是孩子们孝敬的,有喜欢的吗?一会儿送你几件回家摆着。”

赵朴真含笑推拒道:“多谢老夫人抬举,我就是看看。”

韦老夫人坐了下来,伸手拍了拍她的手,笑道:“老婆子南蛮子,带过兵,骑过马,杀过人,一辈子不会遮遮掩掩,我也就开门见山了,今儿请你来,是有些事,想问问你。”

赵朴真抬眼看着这位叱咤半生,丝毫不逊于男子的老太太,微微点头笑道:“老夫人请说。”

韦老夫人道:“你曾在秦王府服侍,听说也很受器重,却没有被荣华富贵迷了眼,饮水思源,回了连山,可知你对家乡,对父母,还是十分有感情的。你从京里回来,对京里形势,应该比我们更了解一些,因此今儿是想问问你。”

赵朴真道:“朴真但有所知,绝不隐瞒。”

韦老夫人含笑:“你阿爹一直忠心耿耿,我和土司大人,都很器重他。你大哥一向陪着世子读书,也是个忠心精干的,如今看来,你也是个好的,宝珠说那话的时候,你说,太子殿下暂时不会废,可是真的?”

赵朴真却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老夫人可是站队了太子殿下?”

韦老夫人眉毛微微一挑,她掌权多年,久居人上,和人说话从来没有被人掌控过节奏,今日却是第一次被个小姑娘反客为主,而偏偏这个问题,她还不能不回答,如果回答得不够诚意,她相信这个小姑娘,一样能编出个圆满而万无一失的借口来搪塞自己。

第113章 牵线

“我们南蛮之地,又是世袭土官,不管哪个皇帝上位,都没什么大影响,站队一说,从何说起?”韦老夫人是绝不肯自己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局面的。

赵朴真冷静道:“土司自然不会轻易裁撤,但是谁敢保证下一个继承者,一定是自己的子孙呢?更何况,若是没有继承者,朝廷甚至可以改土归流,派任流官来治理,税收、土地、农奴,全都归朝廷。这也不是没有先例的,川府彝寨,彤香夫人当年赫赫有名,后代却保不住土司印,只得放弃土司,改土归流,求朝廷庇护,赚一个子孙后代平安罢了。”

韦老夫人眼皮又微微跳了跳,终于又重新上下打量了一下赵朴真,过了一会儿感叹道:“你这样的容色,又是这样的才华,秦王殿下,怎么会舍得放你回乡?”

赵朴真并不理她的话头,继续道:“只有利益才会有合作的基础,东阳公主幌子太大,而且贪得无厌,和她合作,名声不好,利润又少,太子殿下毕竟有崔氏在帮着,为人仁善正直,又有崔氏的人在替他经营,吃相也不会太难看,而一般的小利,怎么可能入了一国太子、和崔氏的眼睛?所以必然是大利。南蛮之地,能有什么大利?”

她看了眼窗外连绵整座山的玉桂:“八角、肉桂、桂丁、花椒等香料、茉莉、毛尖等茶叶……无论是种植、采摘、晒烤等加工,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因为农奴皆是蓄养,唯一麻烦的是从这大山中运出去,售卖。南蛮是土司的天下,天高皇帝远,但是这些东西也卖不出什么价钱,只有运到中原售出,才有利润。然而中原各地,都有着盘根错底的世族把着,岂容你们进来?太子已经协理六部许久,户部那边在税收上稍微抬抬手,崔氏这边再派出人来负责河运和售卖,这才稳了,这其中的利润,即便是分成,也是非常惊人的。”

一个皇子的用度会达到多么惊人,赵朴真是十分清楚的,秦王光是开一个慈善性收买人心的书楼,几乎就已是光出不进了,更何况还有蓄养门客、训练人手、养鸽驯马、秦王后来打仗,又不知填了多少钱进去。也不知他是如何苦苦经营,在东阳公主的戒备、父母亲的眼皮低下,在世族夹缝中求得利益,才赢得那一场大战的胜利,然而一场卑鄙的暗算,却让他失明,数年的苦心孤诣,付诸流水——只能结亲上官家。

反观太子,一出生,就是金尊玉贵的圣后嫡传,有着东阳公主扶助,母族崔氏又是数一数二的大世族,四方利益团体如各地土司、藩镇、节度使,自然而然的聚集到他身边,将利益拱手相送。

世道……何其不公?

赵朴真垂下眼睫,将心底那一丝情愫压了下去,去看面色已经变得郑重起来的韦老夫人,知道自己已然全数猜中。

韦老夫人长叹了一口气,轻声道:“赵尚宫果然明慧过人。”她终于放弃了之前那些利诱威逼的打算,坦诚道:“连山,的确一直在和太子殿下手下合作,每年将数额巨大的香料、茶叶、木材通过盘江运出连山,然后由崔家的掌柜售卖后分成。历年合作还算愉快,不过分成较低,而且……每年在售卖之前的所有本钱,都是我连山垫付,崔氏,可以说是一文不出的,因此,每年在货款流回之前,所有的支出,几乎都可以是透支。”

“今年到现在为止连山却已发了四船的茉莉花茶、毛尖等新茶给崔氏,还未收到货款,按照例年说好的定规,冬季结束之前,我们还将发出六船的桂皮、八角、桂圆干、花椒和糯米,然后到明年开春,崔氏才会将整整一年的货款全交给我们,然后我会根据诸寨交来货物的多少,将利润分给诸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