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以身饲龙(145)

作者: 葛巾 阅读记录

赵朴真深呼吸了一下:“老夫人果然魄力惊人。”这样的决定,太不容易了,只要太子那边翻脸,连山整整一年的货款,都可以一分都拿不到。

韦老夫人苦笑了下:“我也是顶着诸寨长老的压力做出来的,毕竟崔氏乃是庞然大物,我们不做,贵州、四川土司,有的是愿意做的。事实也证明,自从和崔氏合作,连山收入一年比一年丰厚,百姓们有工做,有肉吃,才能安居乐业。你没经历过不知道,咱们连山从前,便是中等人家,一年吃肉,也只有到过年时候才能吃上肉,贫民百姓,娶不上媳妇,穿不上鞋的人家,比比皆是。每年跑进山里逃税的,逃荒的不计其数,抓回来也没用,上上下下都是精穷。”

“如今东阳公主倒了,京里情势如此,诸寨如今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太子很可能朝不保夕,应当要求崔氏立刻结清今年的货款,并且剩下的货不再发货。”

赵朴真淡淡道:“这样你们就得罪死了太子以及太子身后的崔氏,如果太子没有倒,哪怕是一时没有倒,惹恼了的太子,捏死你们就犹如捏死蝼蚁一般,上半年的货款不仅不会给你们,并且你们的八角、桂皮等,也将不会有人收,整个连山的货,都将烂在连山。”

韦老夫人道:“是,也有的长老提出,上半年的货款,就此作罢,找别的世族吃下下半年的货。”

赵朴真摇头:“不可能,别的世族在这个节骨眼,不会冒着得罪崔氏和太子的风险来接收这盘生意,不值当,他们会等到水落石出局势明朗的时候,才会谋算分润,这局势,可能是崔氏和太子得胜,你们落败,换一个太子那边的土司,生意继续是他们的,又或者是崔氏和太子落败,无暇再顾你们,到时候无论那方胜者来找你们合作,你们也只能乖乖听从,这样才是最没有风险的。”

“不错。”韦老夫人面露苦涩:“所以,我们目前面临的局势,只能一直在太子这条船上。但是……连山输不起啊!十船货物,就是我连山十洞三十寨的一年收成,一旦有损,就是根基动摇……大家都要饿肚子的,一旦发不出钱……所有山寨,都会将这损失归咎在土司身上……如今正是骑虎难下之势。”

赵朴真道:“如今迫在眉睫的抉择,就是下半年这六船的货,要不要发,在明年春天货款结算之时,太子究竟会不会倒。”

韦老夫人头一次觉得和聪明人说话是这么的轻松:“是,以赵尚宫之见,一,我连山究竟还发不发这下半年的货;二,如若我们能熬到明春,平安拿到全年的货款,今后,太子这条船,是否还要继续乘下去,一旦我们提出让太子先出一半的货款,那就已得罪了太子了,如果没有稳妥的后路,我们也担不起这个风险。”

赵朴真不假思索:“明春之前,太子不仅不会倒,还会更尊贵,因此老夫人放心发货,我可以作保,你全年的货款,一定能收回,而且不仅如此,三年之内,太子殿下,都不会有事。”

韦老夫人看她斩钉截铁的样子,讶然:“你在秦王手下,此次秦王殿下又有亲卫护送你回来,前几日还在市集上大肆收买香料糯米等物,我以为你应该知道老身的意思,为秦王做说客才是。”

赵朴真嫣然一笑:“我知道韦老夫人的意思,韦老夫人是想通过我,和秦王府搭上线,解了如今的燃眉之急,韦老夫人是不是觉得奇怪,我为什么不立刻替秦王接过你这单利润惊人的生意?”

她看向韦老夫人:“难道我如今说太子明日就会倒,韦老夫人就会相信我,并且将这笔利润惊人的生意,悉数交给秦王吗?”

韦老夫人沉默,赵朴真直接了当:“不会,这个时候将生意交给秦王,和在太子船上,并没有本质区别,因为秦王,同样也有可能是败落者,到时候怎么办?再次面临抉择吗?还冒着得罪了太子的风险。所以您是不会凭着我这样一个侍婢的三言两语,就轻信于我,将事关连山根基的生意,轻易交过来的。您今日,不过是想从我嘴里,多了解一下京里的局势,却绝不会全信于我——就像当年圣后封了您为顺德夫人,支持莫土司为土官,平定了连山,您却没有贸然将生意交给圣后的亲女儿东阳公主,而是选择与更稳妥的太子殿下合作。”

韦老夫人瞳孔缩小,直视着赵朴真,刀刻一样的皱纹使她那常年掌握生杀大权的威压更为明显,赵朴真想起赵灵真之前说的:大家都怕她。

在这南蛮之地,能力挽狂澜,借助所有有利力量成为实质上的女土司,当然不会是一个随意轻信于人,随意做决定的人,她敢冒风险,却绝不是莽撞。

赵朴真眼光一点都没有躲闪:“所以我选择告诉老夫人,京里最有可能的局势变幻,怎么选择,老夫人自然会做主。”

“我的结论就是:太子殿下三年之内,都不会被废,储位反而看上去更为稳固;但太子这条船,并不适合老夫人,有更好的方法,让连山全身而退,继续繁荣昌盛。”

第114章 指路

秋日南方的天,又高又远,蓝得透明,满山的玉桂散发着馥郁的芳香,宴会的人们在足够的酒进入血液后,进入了狂欢状态,山脚下到处都是歌声和鼓乐声。

韦老夫人和赵朴真对视了一会儿,终于不得不再次示弱:“愿听真娘子高见。”

赵朴真道:“今上,春秋正盛。”

不过是短短几个字,韦老夫人却已经瞬间明白了她的意思:“皇帝不急。”

赵朴真回想起当初上官筠在李知珉跟前的分析,不得不承认,那个少女在政治上的天分,是如此的卓绝明敏。

“不错,陛下并不着急继承人的确认。东阳公主有今日,乃是骄狂过度,臭名昭著,独揽朝政,祸国殃民,因此她的倒下,是各方势力都觉得她碍事了,陛下借了一把势,顺顺当当地将心腹之患推倒。”

“然而太子殿下却不一样,他是圣后的嫡孙,名正言顺,背后有崔氏支持,有许多拥护皇室正统的大臣支持,也有拥护圣后的人的支持,人还仁德贤良,名声甚好,陛下要废储,绝不容易。”

“皇上想要在赐死东阳公主之后,巩固自己的政权,稳固自己的地位,只有在明面上对太子殿下更好,才能稳住太子这一系的势力,否则,帝位不稳,谈何传承?”

韦老夫人已经完全明白,眉间松开:“我们地处偏远,对京中局势了解不深,娘子如此分析,老婆子总算放心了些,那么,三年,又是怎么来?”

赵朴真淡淡道:“秦王已迎娶上官家嫡女为正妃,三年内,应会有皇孙出世。”她垂下睫毛,敛起自己的袖子,掩饰自己眼里可能出现的失态。

“三年之内,上官嫡女生出嫡子,秦王和上官家的联盟更为牢固,秦王又有军功,朝中局势,可能会有变化,因此我猜这段时间,两方都会有动作,俗话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太子方和秦王方,都不会坐视对方坐大,因此我说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