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是女主角[快穿](106)+番外

作者: 紫羿叶子/项然沫 阅读记录

地不是种下去就万事大吉等秋收就好的。

这时候的地,没有化肥,没有农药,纯纯的看天吃饭。又是刚改没几年的田,杂草长得也快,几天就长起来,不及时除草,就挤了粮食的生长。照看得有一点不精心,就要欠收。

每天都得拿着锄头上地除草,且不能轻松呢。水田更累。草不能锄,得拔。在稻田里养上蟹,养上鱼,还能好点儿。也得看着。

农户都是按一队一组的给分了小旗,各有负责人。

这些也都是做熟了的。不用顾先生与林染一直看着。

“好了,农忙差不多过去,咱也该搬家了。”

顾先生聚餐第二天,就跟林染说要搬家。

搬家?

“你不是说要明年才搬走吗?”

林染看看他靠在软榻上那个弱鸡样子,表示很怀疑。他这体格子,能走吗?

“不走远。你以为这就是家啊?”

啊?“要回公爷府吗?”

那不是走回头路?秋收了再回来?折腾不折腾啊?

“不是。回卫所。你以为大家都住帐篷啊?”

那不然咧?

第三天,到了卫所的小公爷府,林染知道,自己就想当然了。

还以为这边是蒙古旗主的领地,就都是游牧呢。

原来真不是。

纳林河卫所的前身,在元朝的时候,就是大都通往黑河路上最大的驿站,也是整个郭尔罗斯部最大的互市交易市场。每年秋天,牧民们都会往这附近聚拢,购买交换日常物品,等待来年开春,才又到水草肥美的地方放牧。

这里怎么也有中原一个大镇子的规模了。正当中还有一条相当繁华的商业街。大大小小的,商铺酒铺客栈饭庄的林立着,得有四五十家。房子是青砖的或是土坯的。梁都是松木的。

无一例外的,内里都是火炕火墙。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木材。不缺柴烧。

普通的居民家,大部分是土坯的房子,每间房的空间都不大,方便取暖。家家户户的都带着大小不一的小菜园子,现在这时节,园子里种着茄子豆角辣椒、葱、蒜等等日常必须的蔬菜。

很有几分现代十八世纪十九世纪老屯子的风格。

小公爷府离商业街有不到二里地的距离,在整个镇子的最东侧。是一个特别规整的大院子。

最与众不同的,是府里的围墙是红砖的。

大门也是朱漆的大门脸。占里也有十几亩。特别规整、方方正正的五进的大宅子。

带个老大的东跨院,要是在京城里,这就是个花园子。

但在这边,成了菜园子。四五亩地大的地方,种着满满当当的各色蔬菜,林染还在园子里看到了柿子苗。这东西,能在这地方见到,可不容易。

除了茄子豆角那些常见的,什么黄瓜,南瓜,白菜生菜菠菜香菜韭菜的全都有。连油麦菜苦菊都有。还有以前林染都没见过的,水萝卜,角瓜,臭菜,菇娘啥的。

就很神奇,感觉像看到了新物种一样。

府外就是大田,田里种着土豆,甜玉米,还有大蒜,据说大蒜收获以后,还要在蒜地上种萝卜和白菜,就是秋天要收了做冬储菜的。

林染光顾着看地了,都没怎么看房间。

先把周围的地和地里的菜都认了一遍,才回院子。

家里主子原来就一个,人口少。一进的后罩房就给男仆人住着。二进是书房。三进正房才是主子住。四进是给老公爷和夫人留着的,有客人来也能当客院用。后座房是给女仆住的。

成家的奴仆不住在府里。在周围各有住处。

主院正房大五间,带两个耳房。西耳房是小书房。东耳房是茶房兼小厨房。正房是修着地龙,还用好松木铺的地板,上面是羊毛毯子。还有火墙火炕,每一间有个五六十平的大小,取暖到也能保证。

其它的布局。跟京城的府邸到是区别不大。

挺好的。

“这窗子,冬天能保暖吗?”

发现窗子也是油纸的,林染表示怀疑。京城里的冬天才多少度,窗边都冷得不行,这大东北的,冬天零下都三四十度,可不要了命。

“冬天有毛毡子的。”

那不就不能保证光线充足了?

“晚上才会把毛毡子放下来。白天不用。穿上棉衣裳,还有大阳光,没你想像的那么可怕的。”

顾先生安慰林染。

想想也对,他这个体格子,都熬下来了,没理由自己这健康人熬不下来。

对于从来没经历过的,真正的苦寒之地的生活,林染越发的期待起来。

作者有话说:

明天见

第52章 格格吉祥3

“这是什么吃法呀?”

林染在适应东北的生活。

以及东北的食物和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