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名人理财(出书版)(51)

著名导演尹力用八个字概括了海岩:平波秋水,狂澜深藏。

席殊:书生不怕输(1)

在关于名利场的江湖传说中,我们听到过无数的荣耀与辉煌,却甚少听闻关于失败和坚韧的故事。

其实,现实和传说正好相反。个人创业拓展疆土从来是危险而又艰辛的事,失败的几率远远比成功的高。所以创业者最需要具备的素质之一,就是要有一颗勇敢的心。

今天的故事主人公席殊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资产家业至今算不上什么"巨头",干的也不是如何稀奇古怪的行当,但他的果敢和无畏却是很值得推荐给每一个创业者的。

2002年的8月让席殊又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末的岁月,那充满光辉和传奇的岁月。虽然仅仅时隔十余年,对席殊来讲,却是一个生命的轮回。

那时,寒门布衣,一介书生,曾经仅仅凭借一点梦想赢得了全国性的轰动,如果他再有多一点的商业头脑,也许现在已经是"福布斯"的成员了。

今天,劫尽重生的席殊拥有了512家连锁书店,成了内地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的老板。十年如烟,起点依然,不怕输的书生终于修成正果,变成了商人。

发动"练字热"掘金500万

1963年,席殊出生于江西黎川县。照道理,这是一个出农民而不是出书生的地方,然而特殊的历史时期造就了一个奇怪的文化氛围。

"因为'文革', 这里多了不少外乡人,上海知青、清华老右、中央局办子女,当时县城中学脸碰脸的北大毕业生,中学乐队老师居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所以我们的时间并没被耽搁,该灌输的全灌输了,由那些科班毕业的执教,成绩还能不重要吗?"席殊回忆往事说。

1983年席殊毕业于江西抚州师专数学系。他当时的梦想很,没有一样和后来的职业沾边,最后一一破灭。在师专的几年里,他还想当数学家,直到有一天听完数学家王梓昆的演讲后,意识到那种天赋和才能是一堵不可逾越的墙。失望之余,他翻出了各种字贴临摹,颜正卿、欧阳询、王羲之......最后决定当一名书法家。

师专毕业后,席殊被分配到黎川县一中教数学,他开始幻想当一个教育家。他说:"教学一年半我便搞教改,推行自学教学法。没想到,最后教育家和书法家都没当成,成了'硬笔书法培训家'。"

那时,由庞中华等人推动的硬笔书法学习活动正在国内蓬勃发展,席殊的书法在全国硬笔书法圈子也有点名气,他便在县里组织青年硬笔书法学会,在全省、全国书法展上屡屡获奖甚至夺冠。他开始想到,如果把"习字"变成一套标准化生产的品牌产品,一定能产生不错的效果。

第一次下海是在1985年2月,他和几个人编教材、办函授,在《中国青年报》登广告招生,马上就来钱!几个月收20多万元,"当初若是先知先觉,今日成为中国巨富也未可知。"席殊带点揶揄地说,"我们都没有回报概念,收到钱并不以为成功,而收到几麻袋的赞扬信却觉得格外鼓舞。想搞一个全国硬笔书法比赛,全国有30多万人投稿!真是盛况空前。为了让硬笔书法进入艺术殿堂,我于当年十月被派往北京,务求在中国美术馆搞展览。"

"那时候成功的原因也很简单。当初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我自己去找有关领导,把我们的辞职经历、远大抱负一说,他们就觉得有义务帮忙,没有人怀疑你的满腔热诚,开新闻发布会那天,《解放军报》副社长、《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各大中央媒体,还有一些领导人等都出席支持,当晚中央台《新闻联播》播放了这一盛况。"席殊说来,令人有不能置信的感觉。

然而,事实证明没有管理和规划的活动是不可能长久维持的,这个五六人的团队在运作了1年之后,在声名大振之时突然垮了下来。钱花光了,席殊甚至连回老家的火车票都买不起。

90年代初,席殊东山再起。他编了一套教材,就是后来几乎垄断中国练字市场的"3S硬笔习字法",向亲朋借了6万元,办起了函授教学基地。

像早期获得成功的保健品、家电等行业的老板一样,他的秘诀也是广告轰炸。"要练字,找席殊"、"一生只需60个小时"的广告语当时家喻户晓。如他本人所说,在人和人之间非常诚信的年代,广告的威力异常巨大。

"1992年9月17日我们在《中国青年报》上发广告,9000元投进去,报名者就来了6000人,当时我热衷于报纸直销式广告,篇幅足够长,基本上,登广告第一天就能把反馈人数估摸个八九不离十。"席殊有点得意地说,"那时,我垄断了全国90%的市场,3年发展了100多万学员,赚了500万元。"

梦破大酱缸 书生开书店

巨大的成功给了席殊始资本,也给了他导致以后失败的"原罪":书生意气。他以为,做生意可以一直这样靠大规模品牌扩张和广告轰炸就能财源滚滚。

1993年,席殊投资他半点都不懂的酱油厂失败,把500万元就这样投入下去,居然没有生产出一缸酱油。

1994年,席殊遇到了"英才家教"录像带的项目,当时他创造了一个概念"把全国最好的老师请到家里",凭着这个概念,这个项目做得非常成功。但由于这个产品没有专利,而且技术门槛很低,很快就被别人模仿,最后价格越做越低,整个市场烂掉了,只做了两年,就做不下去了。录像带的项目上,席殊赚了800多万元。

席殊:书生不怕输(2)

1995年,撞了几次墙的席殊还是雄心勃勃,这一次他想独力挑战中国图书业的老大新华书店。

他说:"我对国内图书市场,作出了自己的分析,一、行业运营水准低,市场不规范,盗版猖獗;二、市场潜力非常大,1995年零售达300多亿元,新华书店的市场份额占了95%,但它是只纸老虎;三、未来三五年,图书业一定重新整合与洗牌,我作为民营企业适时进入,首先建起最大的独立零售网络,将来市场全面开放再放开布局,从战略上看是可行的。通过对美的考察,我发现未来书业的主流不外有三:连锁店、网上书店、图书俱乐部,大型独立书店在不断萎缩,所以我决定从全国性连锁店做起,先建品牌,有了品牌意味着掌握资源,而没有品牌就会只剩下资金。"

其实,品牌固然重要,资金又何尝不是企业的命根,席殊快就体会到了这一点。

"我搞函授的时候,投资下去一星期就可赚回来。而零售书店资金周转率太低,一屋子的书一年只能周转2~3次。所以80年代初允许个体进入书业经营以来没有人发财。当时还没有看透这个市场,抢着做老大,便不顾搞连锁经营的客观规律,一上来就铺点,从北京第一家'席殊书屋'开始,半年内全国开了十家店,唯恐失去了制高点。1996年我赌了一把,差一点满盘皆输。"席殊说得有点惊心动魄。

豪赌互联网 遭CEO重创

豪赌产生于一场近乎幻想的预期中。

和当时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家一样,刚刚开了几家连锁书店"席殊书屋",他就忙着大搞扩张。1996年,席殊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今年年底开到20家,明年上半年每月至少一家,三到五年开到300到500家。"

他甚至一厢情愿地要独力挑起重振学术书刊的重任,他觉得如果有500家书店,每种学术图书每家店都进100本,那么学术图书的销量就可以达到50000本......

"1996年时,计划在这上面投2000万元,结果第一年投了400多万元,第二年投300多万元,到了第三年1998年,基本上没有什么资金继续投入了。"席殊说,"回头想想,金融意识薄弱、不会理财是一个很重要的失败原因。目前的席殊集团仍然面临着这个问题,缺少职业经理人,对融资不是很了解,所以经常为'缺钱'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