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基建不易,造反有理(166)

作者: 七安青 阅读记录

也就是说增加赋税是必然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和宣文帝讨价还价,减少赋税增加的幅度。

谢若昭觉得很憋屈,并且知道自己之后想做什么也要受到制约。士农工商,商业税赋之多不少。相比于现代,很多发明比如制糖厂的成本要更高,就怕到时出什么意外,靠此谋生的百姓反而会因此受到更大伤害。

“也不必那么担心,父亲和我都认为这样的时间不会太久,”沈恺之拍了拍谢若昭攥紧的拳头,“只要忍耐一段时间……”

“殿下,世子,丁先生说要要事汇报。”是珍珠的声音。

沈恺之松开了谢若昭的手,后者坐直了,沉声道:“让他进来吧。”

丁秉钧以为只有谢若昭在书房,所以进来之后看到沈恺之愣了一下才匆忙行礼:“草民见过世子,见过世子妃。”

“丁先生今日过来所为何事?”谢若昭淡定地问,其实看到丁秉钧手上拿着的瓶子她就知道,实验成功了。

“是这个,”丁秉钧激动地举起玻璃瓶,“整整三天,玻璃瓶中的柿饼完全没有腐败的迹象!”

作者有话说:

罐头溯源,最初就是用的玻璃

第82章 玻璃的替代品

谢若昭还没有多大反应,沈恺之看到丁秉钧手上的柿饼却情不自禁站了起来:“你是说它三天都没有变化?”

现在是春末,即使是漠北天气也已经彻底转暖,柿饼放三天没有变化实在过于神奇。

“是的,我这三天都是随身携带玻璃瓶的,我可以保证这半块柿饼和三天前相比几乎没有变化。”丁秉钧心情依旧没有平复下来,因为他想到了其中巨大的利润。

不管是什么,只要放在瓶子里都不会腐败,那么这必然受外出经商、长途跋涉的旅人的喜爱。到时候再把玻璃瓶做的大一些,里面放的食物种类多一些,绝对可以成为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

沈恺之却要想的更多一些,比起售卖,它有个更适合的去处。

“虽然外表看起来没有变化,但丁先生确定它可以吃吗?”他问。

“这……”丁秉钧犹豫了,他刚刚光顾着开心,竟然忘记进一步查证了。要是仅仅是外表正常,吃起来依旧会腹泻乃至害人性命也无用。

想到这他不禁看向了稳坐着的谢若昭,此法既然是长公主提出的,其定然对此是了解的。

“按照师父的教导,这柿饼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不过以防万一,最好还是拿下去试试看。”谢若昭解释。

按照《百科全书》的介绍,玻璃罐头是罐头最初的原形。鉴于操作过于简单,现在也有玻璃制品存在,谢若昭就抱着尝试的心态让丁秉钧找人做了,幸运的是结果很令人满意。

“如此真是太好了,”丁秉钧高兴了一瞬,随即又皱眉道,“只是如果用玻璃的话,可能成本太大了。”

他总算是冷静下来了,意识到自己刚刚卖给商人游子的想法根本不可能视线。他猜测这东西是拿来卖的,既然是卖的,成本就是必然要考虑的因素。制造玻璃的成本过于昂贵,这东西便只能高价卖给富商贵族,只是富商贵族为什么要吃几天前的食物呢?

“丁先生暂且先去验证这柿饼可不可吃,剩下的以后再说。”谢若昭道,这便是逐客的意思了。

丁秉钧也意识到自己今天贸然拜访有些不妥,行了一礼后就兴冲冲退下了。至于这东西能不能卖、卖给谁、卖多少钱,想必长公主事先已经想好了。

沈恺之在丁秉钧离开后看向了谢若昭:“昭儿,关于这个东西……”

“你觉得比起作为商品买卖,还有更大的用途?”谢若昭毫不意外地反问。

沈恺之有些惊喜地点头:“确实,我觉得它更适于行军时的伙食。但不管怎么说,玻璃的成本都太高了。”

对于行军之人,比起干巴巴、一成不变的干粮,丰富新鲜的食物更具吸引力。不过考虑到玻璃制造的难度,大规模制作显然不可能。如果仅仅是制造一批玻璃重复利用还可以承受,但是玻璃又是易碎的,一场战争下来不知道会损毁多少。

这就让这个发明处于了非常尴尬的位置,有用但是太贵,无法承担。

“其实我也有这个想法,至于成本问题,有两个解决途径,我不知道该选哪一个。”谢若昭伸出了两根手指。

“哪两种?”沈恺之问。在他看来只要是能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一是改进玻璃的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这一做法的优点是玻璃可以得到更广泛的运用,缺点是在战场上损耗依旧非常大。二是用其他东西代替玻璃,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如果想要更坚固的材料,那么投入也非常巨大。”谢若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