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林记串串香[九零](23)

作者: 梦里醉 阅读记录

林初平经历过后是和平安定的时代,他心里很清楚,有一份工作对人们对社会的安定有多么的重要!

林初平心里甚至在想,就算是真的市场上出现了其他家做串串香的,还是好事。

不过这个理念可能暂时和两个舅舅说不通,林初平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在两个小舅舅紧张急促的鞭策下,他们两家农场的工人很快就学成出师了,小吃车也做了出来。

刚开始林初平还给他们讲几个摆摊位置的要点,后来两个小舅舅自己就能举一反三,剩下的事儿基本用不着林初平操心。

甚至小舅舅为了避免市里串串摊子过多,导致内部影响,他还专门主动提起以后要去县城里也开几个摊子。

现在县城里人还不多,学校也就四个小学和一个初中,过去五六个串串摊子,市场就差不多了。

十天的时间眨眼就过去,眼见两个小舅舅的串串摊生意踏上正轨,林初平最后查了下账,乘着回农场拉菜的货车一起回去了。

回去时正好赶上农场,夏收时节,高继东正在招呼着工人喝绿豆汤。

时间踏入七月,夏日烈阳骄骄,晒在人身上时间长了甚至有种灼痛感。就从农场走到稻田里那一阵的功夫,林初平都感觉自己头上顶着的不是黑发,而是一个正上汽的小蒸笼。

见着儿子,高继东高兴地笑了下,但没一会儿他又去招呼工人继续收粮食。

“天气预报说是后天有雨,你爸这是怕稻子没晒干就淋了雨,发霉糟践粮食。”张叔也在干活。

但他年纪大了,干不了多少,这会他还没能歇过来。

林初平地头找块大石头坐下,想起上次离开时交代他的事儿,问:“张叔,咱们农场后来又找到工人了吗?”

上次林初平把招工这事儿刚跟张叔说了,张叔出门就捡回来个康亮,但光这么一个可远远不够用啊。

林初平这次出门十天时间,眼瞅着都夏收老爸他们都忙不过来了,林初平就又念叨起这个来。

张叔垂头丧气,这十天时间里,他一个人都没能再找着!

张叔只能把村里现在的情况摆在小东家跟前。

听张叔这么一说,林初平挠挠头,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下:“书读多了,倒是把人读傻了,竟然让张叔为难这么久。”

张叔赶紧摆手,但接着他又听小东家问:“咱们村子里找不来人,那往乡里头数数呢?”他忽然就知道方向了!

从行政区划来分,林岗镇的镇子上的这部分是属于林岗镇下属的林岗村,而镇往下数,还有7个村子呢!

平常是因为林岗镇整体都是山多平地少的地况,这8个村子互相交通都很不便利,有的村远,远到村子通往临港村足足得绕过20多个山路大弯。

林岗村村民很多去了古溪镇私家小工厂打工,但镇子里其他几个村子,总有更偏向山区的人们不知道要去古溪镇那些地方打工赚钱的吧!

经小东家这么一提醒,张叔赶紧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粘的黄泥,请示:“小东家,那我现在就去山里边的村子走一遭?”

张叔经验丰富,为人老练,而且长着一张慈眉善目,说话让人容易相信。但山里的路可不好走,林初平思索了下,又叫来个年轻人,交代他俩等这次夏收忙过了,一起去山里面走一遭。

“好嘞!”

第12章

紧赶慢赶地把稻子小麦收了,第三天果然下起瓢泼大雨。

好在粮食已经收完了,也趁着太阳好晾个半干。现在只等大雨过去,把粮食还拿出来摊开彻底晾干就能收库。

而在这两天高继东也时不时地就找儿子商量农场下一步规划。农场里养殖种植两把抓,就那么一千亩的地,就必须得精打细算。

林岗镇地处中部,这里一年能种两季,一般春播一次,还能在秋天再播种一回。

“要不然把之前种水稻的那一块地圈起来,改成种苜蓿?”高继东现在已经很习惯于问儿子的意见了:“我听别人说外国有很多牧场,就种的这个苜蓿草,这个喂鸡喂羊牛什么的营养丰富。”

之前农场种有不少水稻,这些稻子最后打成米都是销售给合作的小工厂食堂。那些小工厂一般喜欢在一家农场买齐好讲价钱。至于大工厂,食堂一般都是跟好几个农场合作的,就算是食堂吃不完,也可以给工人们发福利。

只是现在合作的工厂越来越少,尤其是小工厂破产得越来越快,种这么多粮食似乎确实没有种成苜蓿草划算。

林初平点点头同意了,但又说:“拿出来一半的地去种牧草吧,另外一半咱们种成小麦。”

一般来说,米会比面食要更加耐饥。工厂食堂为了工人能吃饱,下午干活不会半晌饿肚子,一般中午都是煮大米饭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