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魂(624)

白色恐怖弥漫着根据地,而与之相反的是,在与高平邻近的河江、原平两地,随着中国人的大量进入,展现出了一种新的气象……

由于中国商人和地质勘探队的进入,两地大量的越南人得到了工作机会,与高平以及法国人控制的地区相比,河江和原平呈现出了难得的和平迹象。

高平地区的越南人,宁愿冒着被抓住当场格毙的风险,也要进入河江和原平。

1933年1月8日,“1.8枪击事件”发生。

事件的起因非常简单,一支大约有数百人组成的高平难民,拼死穿过“革命军”防线,就在即将进入原平的时候,尾随追来的“革命军”军官下达了开枪命令。

子弹击中了逃亡者,同时也击中了两名原平的越南人,致使两名越南人当场身亡。与此同时,还有一名中国商人也被流弹击中受伤。

这一来,事件当时起了变化,生活在难得一见和平环境下的河江和原平的越南人,当即感觉到这样的和平气氛很快将被打破。

越南人推举出了代表,找到了当地的中国商人,恳求他们请求中国政府,派出军队保持当地的和平稳定,而中国商人也迅速把越南当地人的请求汇报给了国内。

全权负责越南事宜的蒋介石,很快做出回应,派出军队绝无可能,但鉴于目前事态的紧急,以及有中国人在“1.8事件”中受伤,中国方面将组织一支由退伍军人和退伍警察组成的“中国商人保安大队”进入越南执行保护当地中国商人安全任务……

1月10日全副武装的“中国商人保安大队”进入河江以及原平地区,中国方面充分利用了“1.8枪击事件”,让自己的武装力量开始进入越南。

而邓春区也在第一时间对中国方面表达了对“1.8枪击事件”的歉意,并表示愿意惩办肇事凶手以及对受伤之中国商人进行赔偿。

失望的或许是法国人,在得知了“1.8枪击事件”之后,雷诺很是高兴了一阵,认为中国方面一定会有报复措施,但很快雷诺先生就失望了。

中国方面以“中国商人保安大队”,成功的让中国武装力量开始进入越南,尽管这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越南方面可以让越南人和法国人先斗上一阵了。”萧天对回到北京的蒋介石说道:“让他们互相攻击,而我们则确保在河江以及原平的利益,并逐渐把势力向周边扩散,最终让中国势力在越南站稳脚跟,形成中、法、越三足鼎立之态势。”

“是的,我也是这么想的。”蒋介石很快接口说道:“目前谁也没有力量尽快把对方消灭,除非我们主动挑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而在越南人方面,邓春区通过各种手段,已经稳固住了自己的势力……”

“邓春区这个人要用,但也要防止他的权利过分扩张。”萧天在那沉吟了会,说道:“适当的时候可以压一压这人。介石,越南的事情一切就全部拜托你了。”

现在自己可以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到即将到来的风云动荡的世界局势上去了!

第549章 希特勒的上台

经济危机和政治怨恨,几乎把德国变成了战场。

“柏林处于内战状态……仇恨刹时从天而降,时时处处均在爆发:在街头巷尾,在大小饭店,在电影院,在舞厅,在游泳池;在午夜,在早餐后,在中午。有刀对刀的,有刺环或啤酒瓶对棍棒的,也有椅子腿对镶铅棍棒的;子弹射穿了广告牌,从厕所的铁房顶上弹了回来……”

这是当时德国最好的记录。

仇恨像瘟疫一样在全国扩散。经济危机的受害者把矛头对准了比他们幸运的人。被迫关门大吉的小店主们诅咒大百货商店;数以百万计的失业者对仍有工作者和“老板们”仇视;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发现前途被堵,把绝望情绪发泄在各类用人单位上。经济危机几乎打击了每个阶层。农民之税收负担,如牛负重,而农产评价格又低。他们鄙视城里人;而数量庞大的失业“白领”,又嫉妒农民——他们有庄稼可收。在许多大城市里,失业工人成群结队地在郊区风餐露宿。在街头巷尾,乞丐比比皆是;至大选时,登记在册的失业者全国已达600万——还有数百万人只有临时工作,或不愿去登记失业。

在众多因经济崩溃而受打击的人看来,出路在阿道夫·希特勒身上。由于希特勒从未向魏玛政权妥协,且开诚布公地反对凡尔赛条约和赤色威胁,尽管谣言四起,说希特勒与工业资本家来往甚密,他们也满不在乎。他的口号非常简单:“为了自由和面包。”在全国的一起混乱中,他有如中流砥柱,坚持为德国找到一条最佳出路。

兴登堡到处立起牌子,号召选民们念他先日之好处:“他曾相信你,你现在相信他。”戈培尔则用“尊敬兴登堡,选举希特勒”予以反击。

元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被打翻在地的中年人和理想主义的青年身上。他不辞劳苦,到处游说,号召这两种人起来,与他一起和各种用人单位作斗争。戈培尔冥思苦想出来的宣传运动,可说是具有创造性的杰作。没有张贴纳粹口号的墙壁是罕见的;用飞机向百姓散发传单;向尚有留声机的人们寄出了五万张宣传唱片;于晚间在公共广场上放映希特勒和戈培尔演讲的“有声映画”。然而,这项计划的核心却是令人累折腰骨的讲演日程。在3月上旬的十天里,希特勒和戈培尔几乎每天发表重要讲话,通常二次或三次。

与此同时,兴登堡营垒内阵脚大乱。他们一开始就闹分裂,人们又在嘀嘀咕咕,说总统的儿子奥斯卡秘密地成了天主教徒,还当了社会民主党的党员;分裂进一步加深。更加荒谬的是,有人攻击说,兴登堡的两个已步入中年的女儿,是社会主义大学生联盟的领导人。他们花在澄清谣言上的时间,比花在攻击希特勒之政策上的还多,而每次否认都使虚构显得像是事实。兴登堡的支持者们彼此争论不休,而兴登堡本人也未为争取选票作出多大努力。他只在选举前三天公开露面一次,且还宣称,他之所以同意参加竞选,是因为许多带不同政治色彩的德国人都劝他留任,以防止政权落入左派或右派的手中。

希特勒与心腹们一起,在一周的空隙时间内,对地方长官,国会代表和党报的编辑等,作了多次演讲,大大地鼓舞了斗志。凡出席讲演会者均相信,在下一次选举中,希特勒必胜。

在这严峻的竞选运动中,希特勒很少暴露自己的感情……

1932年7月31日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获得了37.3%的选票,获得230个议席,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1932年8月13日,总统兴登堡召见希特勒并试图说服他与佛朗茨·冯·巴本共同组成联合政府,但希特勒予以拒绝,声言作为最大政党的领袖,要得到“包括一切方面的整个国家权力”,但兴登堡也发表声明加以拒绝。就在这时,巴本和施莱歇尔为了一己私利,互相拆台,宁让第三者上台,也不让对方执政,通过政治上的交易,把希特勒推出来,搞了一个以“保守派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总统、国防军和钢盔团”为一方,以希特勒的纳粹集团为另一方的联盟,组成所谓“民族团结”的联合政府。

对希特勒的得势,被推翻的霍亨索伦王室的支持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33年1月22日,皇太子就曾致函兴登堡,敦促其授权希特勒组阁,威廉二世还给纳粹党提供了200万马克的援助。就这样,希特勒终于在1933年1月30日通过“后门”交易登上了总理的宝座。从这时起,魏玛共和国也就正式死亡了,第三帝国由此诞生。

“我们赢了!”阿道夫·希特勒对等候在旅馆的心腹们趾高飘扬地喊道。人们蜂涌围了上来;他与女佣男仆,与大亨和富人,热烈握手每个身强力壮的冲锋队员和党卫军成员都穿着制服外出。不少人原以为又会与警察发生麻烦的,可他们惊奇地发现,连警察也面带笑容,有些人还佩上了卍字章。

上一篇:强明 下一篇:都市之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