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秋小领主(537)

如今我的丈夫制造这把弓,他为此也够辛苦的了。用作弓臂的主体材料生长在泰山之上,他一天就要山南山北地寻找多次,好不容易才找到。然后用燕牛角制成薄片状,贴傅于弓臂的内侧;用荆麋的筋贴傅于弓臂的外侧;用河鱼的胶,把它们粘合。我丈夫选的这四种物质,都是造弓的最好材料,可君王您却不能用它来射穿一块小木片,这是因为君王您不懂得射箭的技术啊!却反而要杀我的丈夫,这不是非常错误的吗?

我听说射箭的窍门,应该左手握弓,如同推开巨石一样用力向前推;右手开弓,如同攀附树枝一样用力往后拉,右手把箭发射出去了,左手还纹丝不动,如同不知道右手一样,这大概才是射箭的真正诀窍吧!请君上试验一下。”

晋平公按照她的方法摆好姿势射箭,果然射穿了“七礼(七层皮甲)”,于是她的丈夫立刻被释放,晋平公还赏赐给他们三镒金。春秋历史中这段记录,是复合弓制作技术在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而制弓人的妻子则被誉为女子品行的典范,她能与丈夫同患难,共命运。

不过,在这张“大风”弓上,晋平公毕竟受过一场难堪,从那以后,他就不喜欢再看到这张弓箭。稍后,赵武开始掌权,成为第一执政,他在国内改革兵器制作技术,推行标准化作业。晋平公闻讯立刻找来赵武,询问他可有合适的弓箭,以便自己能够替换一下那张“大风”弓。

当时,赵武笑着解释:“我个人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原理,所以,一般制弓师傅知道怎么去做弓(知其然),我却喜欢了解为什么非要如此做弓(知其所以然)……君上还记得那张大风弓么,制弓人的妻子说他在泰山寻找了整整一年,才找到适合制弓的木材,但为什么唯有那种木材才适合制弓?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已经找出了原因。

桑木、柞木纹理直,弹性佳,用这样的木材做出的弓箭,射出的箭比较不容易偏移。而齐国是天下纺织中心,泰山原始丛林里,桑木茂密,那个人走遍了泰山各处,寻找到合适的桑木作为制弓木材。

其实,现在让他制作弓箭,他无需在泰山上一个山坡一个山坡寻找。因为我们已经发现了木材的奥秘。开始在国内有计划的栽培制作弓箭的桑木林、柞木林。经过精心培育的枝条没有斑节,没有叉枝,最适合制作弓。这就是标准化的魅力:我们可以有倾向性的、有目的的,培育各种武器所需要的材料。

材料问题解决了,那么下面就是工序的问题了,制弓的人说他制作大风弓,前后花了三年时间,我反复研究了他制弓的手续,发觉其中有很多可以省略的步骤,比如他“驯弓(将弓臂逐渐弯曲的过程),前后需要一年,而我发明了一件器械:牵引机床,可以将整个工序缩短到两三个时辰。

另外,我反复考究了复合弓的制备方法,发觉复合弓有一个重大的弊端,那就是多种材料粘合在一起,粘合剂需要精心选择,而粘合好的弓身又会因为天气原因,比如在潮湿多雨的天气里,各种粘合材料容易散落开,结果使弓箭成了废品。但如果稍稍牺牲一点复合弓的性能,那么用牵引机床完全可以制作出一个不需要粘合,只依靠本身的木纹材质制作出的简单弓箭。

这就是标准化,我们采用标准的成形弓材,用统一的制作手段,用最简便的工序,制作出制式的弓箭。这种弓箭也许在某些性能上比不上制作精美的大风弓,但它胜在能适应各种恶劣气候,而且简单易行……

君上,你想一想,那个制弓师傅制作一张弓需要三年,而我晋国的将士何止十万,如果按制作大风弓的标准,给每个将士配上一张复合弓,至少需要三十万年,如果非要花三十万年才能装备完我国所有的军队,恐怕我们的尸骨早已经成灰,我们的国家早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大风弓虽然精美,虽然确实无可挑别,但它决不能当做军队的武器来用,因为它已经不是武器了,是一件首饰,是一件艺术品,我们的军队作战,不需要艺术品,需要的只是能够杀人的武器,哪怕它比大风弓稍差一点。”

第二百七十五章 那些闲着与忙着的……

当时,晋平公听了赵武的话,感觉心里特自在,终于找见理由鄙视大风弓了,终于找见理由可以顺利摆脱那张使自己难堪的弓箭,所以,晋平公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用赵氏制作的新弓,替换了原来大风弓的佩戴位置。

此后,虽然大风弓被弃置了,但这张弓依旧放在宫殿里,每次路过,晋平公心里都特不舒服。现在好了,赵武的大胜让他有借口把大风弓(大丰弓)扔进太庙,当他在列祖列宗灵位前放好大风弓的时候,晋平公心中说不出的快乐,他仔细的将大风弓摆了摆,尽量使大风弓放置的姿势优美……

你还别说,大风弓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再经过晋平公的精心摆放,更显得尊贵无比。能不尊贵嘛?!大风弓摆放在大厅正中,安置在一副鹿角形的兵器架上,这个兵器架放置在桌案上,整张桌案用赵武从南方带回来的紫檀木制成,本身就带一点红色,再用春秋时代制作漆盘的工艺,密密的刷上几层漆,整张桌案显得光可鉴人。

桌案上,兵器架旁边,摆放着一堆赵武的战利品。因为战利品太多了,所以每样都是一点象征,比如几束牛尾、马尾,象征着赵武缴获的牛马无数;几只指头大的象牙雕塑,则象征着赵武从南方带回来无数根象牙。

此外,桌案上原本要摆放一堆赵武从南方带回来的宝石宝玉,但晋平公没舍得把宝石宝玉扔在太庙里。他只用一块翡翠玉璧代替了那无数的缴获。至于宝石……晋平公招来喜欢画龙点睛的叶公,让他绘了一幅画,画上记录赵武入城时的、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以此告慰祖宗了。

除了这些之外,赵武还敬献上一大堆杂草。这些香料植物赵武看得很珍贵,晋平公却不以为然,他只留下了楚国敬献的白色苞茅,这种东西是用来过滤酒的,齐桓公曾以此责备楚王不向周王室称臣。这次楚国贡献苞茅,表明炎黄集团经过数百年努力,终于打服了楚国。所以苞茅的出现,代表着炎黄集团的胜利。在赵武的坚持下,晋平公留下了一段甘蔗根,一束茶树的枝条……

桌案上剩下的空间,则全用来摆放头颅。数个被砍下的战俘头颅,意味着在这场战争中,晋国俘虏无数。晋平公最喜欢摆放这些骷髅,因为在他自小受的教育当中,唯有这些骷髅才能显示一个男子的勇气,所以桌上的空间大部分被头颅占去。当然,献俘太庙的祭品当中,黄金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晋平公有点舍不得,所以只献上了三两件黄金首饰,以代表赵武缴获回来的黄金,剩下的他都装到兜里了……

出了太庙,他还不停的安慰脸色不好的赵武,因为心中有点愧疚,晋平公把多年不用的亲热称呼都用上了:“亚父,叶公画的画已经详细记录了亚父的功绩,所以献上的祭品虽少,但我父已经知道了,我列祖列宗也知道了亚父的功绩……嗯,绘画时间久了容易褪色,不如亚父把绘画的图像雕刻在金版之上,呈现在太庙,那就能保持永久。”

随着楚国黄金的大量涌入,晋国的金不再专指青铜,晋平公在这里说的金版,就是指用黄金制作的图画模板,当然是用赵武的黄金。

因为晋平公已经履行了献俘太庙的义务,功臣们如果打算让自己的功绩永存,让后人永远铭记自己的功劳,可以用另外的东西替换太庙的祭品,比如用玉版、用象牙雕塑、用青铜版、龟壳上记录的功勋文字,置换那些不能保存长久的祭品。但想要置换祭品,也是有一定程序的,首要的条件是:需献上一只钟鼎,鼎上可以刻录自己的功绩,钟鼎放置在太庙,用于焚香祭告上天。而古时候焚香,意思是提醒神灵注意倾听焚香人的祈祷。

上一篇:弹痕 下一篇:妖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