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衍案卷(33)+番外

作者: 叶枫华 阅读记录

“居然是什么都没有发现?”

胡增安本来也觉得以齐汉那个粗鄙之人的眼光不应该会发现什么,他会对齐汉动手也只是出于谨慎罢了,可顾修衍出现在岑州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让他难免不多做联想。他还怀疑过是三年前岑州赈灾的被朝廷抓住了什么把柄,可在找到那本被胡嗣友私藏的粮册之后,他就知道不是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顾修衍出现在岑州的原因居然如此简单,只是因为胡家派人追杀了齐汉,可只要他不承认,顾修衍手上能有什么证据?就凭齐汉的一句口供么?这也是顾修衍为什么没在来岑州的第一时间就已追杀朝廷命官的罪名将他入罪的原因。

这虽然也是足以覆灭整个胡家的大罪,可他没有证据,只要胡家不承认他就一点办法也没有。胡增安只觉得自己沦落到如今的境地就是一个笑话,他居然就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猜疑和胡家膨胀的自负而毁了他自己还有整个胡家。

“还有就是想要致胡家于死地并不是顾某,胡大人自恃在京为官多年,故友旧交遍布朝堂,总想着自己能够瞒天过海,事到如今却还没看清自己如今的处境是因何而来么?”顾修衍自以为自己在岑州的行为已经透露出了足够的线索,这胡增安却好似还不明白,“是陛下。”

“陛下?”胡增安吃惊的瞪大了眼睛,“为何?”

“为何?胡大人你想不到么?”

是啊,为何呢?胡增安不是想不到,只是他刚听到顾修衍的话时太过震惊,或者是他一直都在逃避这个答案。

胡家三年前做的事太过张扬了,他不是不知,这些年也一直刻意约束这胡氏子弟的行为,就是怕胡家再招惹来皇帝猜忌。可是胡家偏安一隅太久,在岑州声势权力让胡家人真以为自己能一手遮天,行事无忌终招恶果。

“其实顾某在离京之前,陛下曾秘密诏见于我……”

岑州案17

————=

嘉元帝在顾修衍离京前,曾经传召其到含元殿密谈。

其实皇帝对三年前岑州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全无了解,只是当时朝廷正在对北疆用兵,偏赶上岑州出现了灾情,内忧外患之下,若是一个处理不当,岑州很可能会引发□□,届时势必影响边境局势。

出于对大局的考虑,嘉元帝权衡利弊后还是决定不予深究。胡氏是岑州的老牌氏族,在岑州树大根深,更能在短期内帮助嘉元帝稳定住岑州的局面,此时胡家闹出赈灾粮的幺蛾子,不过是不满岑州知府韩定山,而且胡增安刚接手胡家家主之位,想要坐稳位置才会兵行险着。嘉元帝明白胡家和胡增安的小心思,权衡之下还是决定将韩定山调离了岑州。

好在胡增安也知道自己此举是火中取栗,那之后整个胡家低调收敛了很多。

只从嘉元帝仅是将韩定山调到边境肃州而未多加惩处就能看出,皇帝虽然表面上看是站在了胡家这头,但同时也在敲打胡家,别自以为手中有些好牌他们这些氏族就可以借此轻易拿捏皇帝。

“朕当时之所以将韩定山降职调到肃州,并不是觉得他错了,而是作为执掌一方的官员,他既无法压制住当地氏族,也没能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日积月累之下才引发后来之祸,这是他无能失职之过。”

“这胡家在得到好处之后,胡增安能立刻开仓放粮,稳定住岑州的局势,朕也算他知情识趣,没白在京师做过官,要是他胡家能严肃家风,谨言慎行,当初之事便也就作罢了。可这才几年,胡家就开始气焰嚣张,目无法纪,走商贩私也就罢了,为了掩饰罪责居然敢大胆到截杀朝廷命官,这次是那参将命大逃过了一劫,消息才传到了京师,在朕不知道的地方他们胡家又做过些什么?”

当年嘉元帝因顾念大局让胡家得偿所愿,但却并不代表他对胡家借着朝廷危难之机,为自己争取私利而私下做的手脚不恼火,这次嘉元帝决定严办胡家,也是在给那些因近年来大历无战事而又开始蠢蠢欲动的世家大族一些警告。

“胡家不思皇恩,肆意妄为,其心若豺狼,罪行当诛。你此去岑州,务必彻底清查胡家罪行,若遇难以决断之事,可以便宜行事,莫负朕之所望。”

“有负皇恩……”

胡增安明白,只需凭这一句“有负皇恩”,就足以让胡家祸及全族。在得知顾修衍到了岑州之后,他不是没想过他背后之人是嘉元帝,只是出于侥幸,一直不肯直面这个事实。胡家遭逢此大难在他决定除掉齐汉之时已然注定,胡家本已被嘉元帝猜忌,又做下私下截杀朝廷命官之事,已是触碰到了嘉元帝的底线,皇帝索性用胡家开刀,震慑朝堂上那些同胡家一般自以为能左右朝局,欺上瞒下的勋贵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