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田园安宁(19)

作者: 善徊 阅读记录

何家因为来得晚,进来时动静又大,很是吸引了不少看瓜群众的目光。

刚巡视完小弟家西瓜的李欣然也看了过去,却有点不记得何家的人了。这个时候,作为小姐的忠实粉丝,懂得察言观色的李蛋儿立马心领神会,为小姐解惑。

“小姐,他们是村里做出摇篮的何家,他家的独苗苗何宁前一段时间还是个痴傻的,小姐心善,见他可怜,便让斩哥给他发了牌子。对了,他还有个带着蛮夷血统的媳妇。”

解释到这种程度,李欣然早就想起来了,稀奇道:“他的痴傻病好了吗?”

李蛋儿:“小姐送他牌子没多久就传出他病好了的信儿。据说何家前段时间造的摇篮是他设计的,如果这是真的,那他不仅病好了,还变聪明了。”

“既然病好了,那他为什么不来参加我们的早会?”

第26章 大会开始

早会——是李欣然规定的,每周都会由她定个时间把众小弟聚在一起,给她讲最近的趣事,若能带来让她觉得好玩的玩意儿,还会有重赏。当然,这样的会议只允许有牌子的正规小弟参与,其他挂名小弟是没有资格的。

其实,这也不能怪何宁。主要是他之前是个傻的,大家也没通知过他。虽然后来不傻了,但也被众人给忘的差不多了,就更没人去通知他时间地点了。

但是,众小弟也不是傻的,没人敢主动承担错误,只得让何宁做这个替死鬼。

何宁的行为在李欣然看来,是十分可恶的,这家伙不仅不知感恩,还胆大包天敢忽视她,实在是可气!

“李斩,给他记一笔,过两日的早会他若还不到场,就立马收回他家佃的田!”

这招可是够狠的,马上要秋收了,现在被收了田就等于让何家颗粒无收,白种了地。

可女王之怒,就是这么霸道!

李欣然发了怒,众小弟虽然没胆儿承担,但也不敢再欺瞒着何宁,李蛋儿就派了手下一个小弟去通知何宁参加两天后的早会。

这边何家到了场地后,由于位置靠后又靠边,离看瓜群众很近。大家刚收拾了个大概,就七七八八地被熟人拉到边上唠嗑了。

八月的午时还是很热的,何宁被晒得捏儿捏儿的,想睡又睡不着,只得懒洋洋的拿着树枝在地上涂涂画画,修改图纸。何安安置好框里的西瓜,拿出夏天随身携带的扇子,静静地坐在何宁背后为他把扇。

前一段时间何家两个跟着李清学女红的女娃何柳与何杏,成功地卖出了自己的第一份绣品,何宁也为她们高兴。心理上的差距让何宁无法把她们当做姐姐,但当做妹妹宠还是很容易的。

为了祝贺她俩学会一门养家的本领,何宁想把前世的溜冰鞋设计出来,当做奖励送给她们。这俩小姑娘为了学好女红已经很久没出门玩耍了,在何宁的观念中,女生就该像李欣然一样无忧无虑的长大,养家的事情还是交给他们男人的好。

何宁设计的溜冰鞋不是大学时期学的单排轮滑,而是小时候玩过的一种两排共四轮可以绑上鞋子滑的溜冰鞋。

本来昨天已经做好了一双出来的,他亲自试了试,感觉很不稳定。他这样的溜冰老司机都觉得不稳,那肯定是不安全的,需要大幅改进。

昨晚睡觉前何宁突然想到前世的十*货车,一下子有了灵感。今天一个上午净打磨轮子了。

趁着现在大会还没开始,何宁想着把溜冰鞋设计成可以前后左右伸缩一定幅度,以调整大小宽窄的样式。

这种加了小机关的样式要保证不失稳定性,又要保证一定的舒适度,需要费一番心思,何宁陷入了沉思。

“喂,何宁,小姐下令:两日后辰时末到李家打谷场参加早会,你要敢不去,就收了你家佃的地!”

突如其来的喊话打断了何宁的思路,对方的话说得也不甚明白,何宁正想叫住对方,一抬眼,就见一个泼猴模样的半大小子拐了个弯就窜没了影儿。

传话的人也是怕何宁追究他的责任,毕竟家里被收回田地可是能饿死人的大事,造成这样有大部分的原因都在他这个传话人身上,看来,以后见了何宁得绕着走了。

传话的人话也没讲明白就蹿没了人影儿,何宁也不着急,若是关于李家小姐的事情,他还是等散会后找李蛋儿更靠谱点儿。

何安坐在何宁身后自然也听见了,前半句他不懂,但后半句要收回何家佃的田还是把何安吓了一跳。

当初他刚进何家的门,亲眼见着何家老老少少为了种好这十亩地有多辛苦,如今地里的庄稼即将收获,这时候被收了地那可真是白辛苦一场了。

何安十分担忧,正想着该怎么办,不自觉的把目光投向何宁。只见何宁气神若定半点不着急的样子,何安的心渐渐被安抚,所有的焦虑都被眼前人的宁静所驱逐。

大郎总是有办法的,他要相信他的大郎。

随着天空中的太阳缓慢移动,李家的宾客们也被招待着吃了午餐,饭后还品尝了李家大郎专门从西域带回来的正宗西瓜,虽然每人只分得一小块儿,但尝过的人无不被其中滋味所征服。

在场的人纷纷对李家花大力气栽培的西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分期待中原地区也能种得此宝瓜。

当地的县令更是亮了眼睛,若真在他的地盘把西瓜培育成功了,那可真是为民造福的功德一件啊,说不定自己的官位也得往上拔一拔呢!

吃饱喝足的众人终于想起了此行的真正目的,不少人催促着李家西瓜评赏大会还是早些开始的好。

这也正和了李能富的意,稍作休息后,便吩咐管家整顿外面的秩序,安排评审团的出场事宜了。

西瓜评赏大会终于在成百上千看瓜群众的期盼中开始啦!

这次种植西瓜的农户有五十六家,但真正种出西瓜的却只有四十三户,只有种出瓜的各家才能派出两名代表,带上自家的西瓜,依次排好队,准备绕场一周。

各家派出的代表按照座位的次序依次排好队,从各位评审面前开始,在李大山的带领下绕着会场一周,在众评审团以及周边的父老乡亲们的眼皮子底下,展示自家种的西瓜。

走在最前面的李大山一手搀扶着自己上了年纪的老爹,慢慢悠悠地走着。在快走到评审团面前的时候,另一只手把背上的竹筐取了下来,背在了胸前,缓缓地揭开盖在竹筐上的麻布,挺了挺胸,露出被摆在最上面的西瓜。

显然这是一个经过精挑细选,层层选拔出来的西瓜,大小跟超市里的包包菜差不多,难得的是圆得周正,表皮光滑,绿油油的看着就很喜人。

代表队绕场一周的速度并不快,评审团和周围的群众们也都能很清楚的看到他们框子里西瓜的大小,很快地,几乎所有人都发现了一个规律:队伍中越靠后的竹筐里西瓜越小。

按照这样的规律,看了前面近二十户人家种出来的西瓜后,大家也就对后面的没了兴致。

一开始的前十户人家种出来的,还勉强能看出是西瓜,可后来越往后看越惨不忍睹。太小不说,还长得歪三扭四的,卖相实在难看。

等到后来,甚至有几户人家种出的西瓜大小跟大枣差不多,让人失望不已。

何宁跟何安被何家人派为代表,跟着队伍往前走。

场内场外人很多,同时被上前双眼睛盯着,队伍里不少人都既兴奋又紧张,同手同脚,忘了怎么走路的有不少。

何宁还好,以前有过几次在几千名师生面前领奖、讲话以及演讲的经历,平日里也是个惯受瞩目的,倒也习惯别人的注视。今天也就只需绕着场地走一周罢了,又没有脱稿几千字的演讲,对前面几个踩着自己脚走路的人何宁表示真的很不理解。

何安以前有过几次登台唱戏的经验,但哪一次也没见过今天这么多的人,一时间,心里也是怵得很。但随着队伍的前进,前面的人一个个的揭开自家竹筐,何安的心终于不用跳出嗓子了,再看看身边始终从容淡定的心上人,何安感觉自己充满了自信和勇气。

看!他家种出了最好的瓜,他家大郎就是这么优秀!

第27章 何大爷的目的

随着队伍的前进,越来越多户人家的西瓜接受了人民群众的检验,评审席上和周围人群的议论声也越来越大。

队头的李大山听到最多的还是周围对他家的赞扬和羡慕,正当壮年的他也忍不住骄傲得意起来。就连他搀扶着的老爹,背也不驼了,脚步都轻快许多。

突然,不知是不是产生了错觉,李大山觉得队伍后面的评审席安静了许多,也许是最后的西瓜也看过了吧。

可渐渐地,李大山感觉有点奇怪,他们绕场了大半圈,大半圈的人都安静了下来。直到他绕完一整圈,回到自己的席位上坐下,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几乎所有的人不约而同的做了同一个动作——揉眼睛。

整个西瓜评赏大会的时间很短,但其中跌宕的情节,反转的剧情令李大山今生难忘。穷尽一生他都不明白:为什么种田技术一般的何家可以一次种出是他家西瓜两倍甚至三倍的大小?

那天下午李地主家的管家宣布本届西瓜评赏大会的获胜者乃何家,五十两奖金的得主也是何家,李地主李能富甚至还宣布以后每三年举办一次西瓜评赏大会,并且设下三个奖项,二等奖和三等奖也能分别获得三十两和十两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