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金碗良缘(31)+番外

作者: 裴千羽 阅读记录

裴宛与刘庆对视一眼,刘庆问道:“递状子?那我得去投缿筒[注①],来这干什么?“

却见那老丈摇头摆摆手:“那玩意不管用,”至于怎么不管用,欲言又止,后半截话咽下去,没说。

裴宛往街上瞅了一眼,问道:“老丈,那门口聚齐的都是递状子的人?”

“这小老儿可说不好,不过大约都是的,近来事多,递状子的人也多,可惜李大人也忙的很,他半夜里就出去了,现在还没回呢,他们呀,多半是白等。”

哦?刘庆给那老丈比了个拇指:“您连他半夜出去都知道?”

老丈指了指眼睛,“花眼,越远越瞅得清。”见他们听的认真,便很郑重的道:“不管你们有啥事,找李大人就对了,他是个好官哩!”

刘庆眉毛一挑:“您老眼都花了,怎么看出来他是个好官?”

老丈脑袋晃晃,很是自得:“瞪着眼可瞧不出官好不好,您要是得闲,来我这小摊上卖两天云吞就知道了嘛!”

“唷,您老有啥高见?”

“你看麽,那些官老爷的府邸,哪个不是前门后门都挤满了求着办事的人,可只有李大人府上,出门时耷拉脑袋、唉声叹气的多是穿绸人!这难道还不是好官?”

这话虽粗浅,但细细品咂极有味道,连一向自持的裴宛都禁不住笑了,刘庆又拍出一串大钱:“老丈会说话,瞧把我主子哄高兴的!我谢着您!”

正说着,只听见街口有人骑马而来,正是浣州观察使李仁卿,而他身旁紧跟着的是檀泷。

“李大人回来啦!”

“李大人!”

霎时街口被围的水泄不通,李仁卿的亲卫忙上前呼和,李仁卿翻身下马,略站了一会子,让亲卫安排疏散。

人群散去,唯有裴宛和刘庆站在街上。

李仁卿惊喜叫道:“三哥儿!”

他亲自把裴宛让进仪门,一路走着,一路偷眼不断端详,进了书房,立刻把随从撵出去,请裴宛和他的侍从进屋。

李仁卿往地上咚地一跪:“臣,浣州观察使李仁卿,拜见太子殿下!”

裴宛略略施手:“李卿请起。”

李仁卿顺势站起来,两人一看看我,我看看你,忽的李仁卿一拳打在裴宛肩头,笑道:“一晃两年没见了,好,好得很,结实了!前儿檀泷拿着‘青宫之主’找我,我吓了一跳,这几天我天天扫榻,就盼着你过府。”

“不宜声张,这回我也是微服。”裴宛打量好友,两年多不见,真的变了个人似的:“居移气养移体,当年‘银马轻裘随风去,誓死不做宦中人’[注②],如今瞧瞧你,官儿当的有板有眼,倒叫我认不出来了。”

李仁卿笑嘻嘻的:“三哥儿,我同您说实在的,浣州这地方好啊,旺我,以后考核也甭把我迁出去!”

这脾气性格倒是还是原来的他,两人闲叙一番,落座,议起正事来。

李仁卿谨记太子殿下交代的差事,忙道:“海孟北叫我找个由头押了,藩军我也去查看了一番,可奇怪的是,军营中并没有发现抚北倌军,我也托几个相熟的伍长打探过了,军中没有什么异常。”

裴宛沉吟,“我与他们交过手,处事作风是藩军养不出来的,那腰牌也做不得假。应该是你去晚了,叫人家挪营了。但这事既有影儿,想来也遮掩不了太久,这样,海孟北还是放了,檀泷暗中跟着,务必把马脚抓住。 ”

李仁卿在地上兜转两圈,他是个爽快性子,耐不住打哑谜,道:“真要是坐实了,这事可大了!周子衿那个杀才,竟敢放任手下罔顾调令,渗入我浣州,我不参他一本枉我姓李。”

这其中有很隐晦的内情,裴宛不便详说,只道:“折子不着急写,如今最紧要的就是盘一下行宫各路护军的底细,我知道地方上并没有很多人手,我已经写信给皇姐,请调绿营驰援。”

李仁卿搔搔头发:“您说怎么着那就怎么着!只不过,各州什么样我不说您也知道,浣州忝为江南首富,境内藩军兼辖两州,又闹匪,实在是左右见绌。而且这来的人一多,吃喝嚼用,我受不起。”

裴宛算明白了,笑骂道:“你学精了,要跟我哭穷?”

李仁卿一拍大腿:“三哥儿不枉为我知己!”他从书案上翻出一沓笺纸,拢了拢递给裴宛。

裴宛接过去粗略一扫,眉头越蹙越紧。

“浣州物价怎么涨了这许多?”

裴宛不自觉严肃了起来,李仁卿讪笑:“您别瞅我,要不是我拦着,起码还得再加个三分虚耗。”

裴宛不说话,示意李仁卿有话直说。

李仁卿抱拳朝天虚晃了两招,以示尊崇,道:“陛下南巡,考绩官吏,体察民情,本是我朝煌煌盛世一大功德,但三哥儿你也得体谅浣州的难处。自打上年督建行宫起,银子就填海似的使,户部支给本州一千万两,还造不了半个园子。剩下的,一大半由商会筹募,还有两百万两的缺,我们州牧薛大人现在还各处打秋风呢。”

上一篇:醉红裙 下一篇:南国枯木又逢春